劉易斯機槍的前身,自帶“高壓鍋”的麥克萊恩機槍
2023-04-10 23:18 作者:丹書戰(zhàn)史 | 我要投稿

當馬克沁機槍出現(xiàn)后,無數(shù)槍械設計師都想點亮新的科技線,制造一種比馬克沁機槍更好的自動武器,一戰(zhàn)時英國軍隊大量裝備了劉易斯機槍,這種槍管上套著粗大金屬筒的機槍被證明是當時最好的機槍之一,確實做到了和馬克沁機槍平分秋色,不過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另一款競爭者,它就是劉易斯機槍的前身——麥克萊恩機槍。

麥克萊恩機槍雖然沒有最終定型,但是它的結構設計已經很成熟了,不過它的競爭對手是馬克沁機槍,因此在定位上應該將它視作重機槍,需要安裝在三腳架上操作。

這款機槍采用了導氣式自動原理,導氣管位于槍管下方,有一個手槍式的握把,它還有一個似乎可以調節(jié)長度的肩托,供彈具是頂部安裝的彈盤,據(jù)稱彈容量可能高達148發(fā),它可能發(fā)射當時英國軍隊的制式步槍彈藥。

最奇特的地方在于槍管冷卻系統(tǒng),由于馬克沁已經擁有了水冷槍管的專利,麥克萊恩只好另尋他法,他開發(fā)了一種新的密閉水冷結構,它不像馬克沁機槍一樣需要額外補充冷卻水,而是單獨增加了一個容器用來容納高溫蒸汽,并通過這個容器表面來散熱冷卻,這就相當于一口高壓鍋,冷凝的水又流回水冷套筒內。

我們不知道這套冷卻系統(tǒng)是否可靠,想來應該是比較危險的,一旦出現(xiàn)蒸汽泄漏或者承受不了壓力爆裂了,對射手可是相當危險。
劉易斯在一戰(zhàn)前幾年對麥克萊恩機槍進行了優(yōu)化,他沒有改變機槍的基本原理,將機槍輕量化,取消了水冷結構,改為粗大散熱筒的氣冷結構,雖然后來證明這個散熱筒其實沒什么用。

關于麥克萊恩機槍的公開信息很少,我們甚至搞不清楚它的重量、射速、有效射程等基本信息,更沒有實物流傳下來,但它確實奠定了劉易斯機槍的基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