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逛博」棟梁·梁思成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獻展【全面介紹展覽內容】

【展覽信息】
時間:2021年8月10日-2022年5月5日(是的!延期到五月了?。?/span>
地點:北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7-8號展廳
門票:20元,提前在微信公眾號購買即可,需要參觀特展的話門票一共80元
交通:地鐵15號線,清華東路西口站,C出口,再步行5分鐘左右
只看《棟梁》和其他普通展廳的話,20元可以說非常超值。
但1月9日前,特展是《華夏之華——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山西!所以我買的80的門票。

2022年的第一個月,官方公布的進京政策很嚴格,但《棟梁》展原計劃1月9日就要結束了,決定還是去一趟,直到飛機落地,其實我都還是有點忐忑,擔心會有變數,還好一切順利,當晚安頓好以后,第二天直奔清華。
清華大學現(xiàn)在并不對外開放,但藝術博物館是可以參觀的,所以導航直接定位"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導去清華的話要多繞不少路。

期待了半年,終于來了。最近剛又看完了紀錄片《梁思成林徽因》,帶著腦海里那些片段再來看這個展,特別有親切感。

我去的那天是工作日,參觀的人不算多,可以仔仔細細地看。

展廳門前掃這個小程序碼,可以看到王南老師一個多小時的導覽視頻。
整個展覽分為五個單元,分別是求學、治史、規(guī)劃與保護、建筑設計和教育。除了梁林粉絲們熟悉的老照片,最值得一看的,是大量的圖紙和手稿。

拜讀過梁先生著作的朋友,對他的測繪圖應該都非常熟悉,但手稿以及里面的鉛筆批注,使梁先生嚴謹治學的形象更加清晰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

下面我們詳細地從展覽這5個單元,來了解梁思成先生低調而又輝煌的一生。

進入展廳后的右邊展板是展覽介紹,左邊是"梁思成年譜簡編"。右邊的區(qū)域是前兩部分內容——求學和治史,也是我最著重看的部分,左邊的區(qū)域是后面三部分內容。
【求學與歸成】
展覽的第一部分,展示了梁先生的求學經歷,也是我最為羨慕的一段經歷之一。
作為梁任公的長子,梁思成先生可以說接受到了當時最一流的中西合璧的教育。
任公親自指導的國學,常年的外語學習和運用(英、日、德、法),清華時代的各種實踐活動培養(yǎng)的全方位技能,以及美國留學獲得的學術技能和素養(yǎng),這些都是梁先生日后成為國之棟梁的基礎。





說到梁先生赴美留學的經歷,當然少不了林徽因先生,這是我磕的唯一一對CP!
除了舊照片,這一部分還展示了梁林的成績單、梁先生翻譯的刊物、入學申請書、留學期間的作業(yè)等等,真是多樣又充實的青春。所以我總感慨,像梁林這樣能達到前無古人的高度的學者,仿佛都是精力無限的。

【治史——書寫中國建筑史與破譯"天書"】
熱愛中國古建筑的人,幾乎無一不崇拜梁思成先生,他是中國建筑史這門學科的重要奠基人,而且大部分的工作都在社會動蕩中甚至貧病交加中完成,每每想到這些,我都無限欽佩。

也因為他和營造學社同仁們在極度艱苦條件下的尋訪和測繪,才有了佛光寺、獨樂寺、應縣木塔、隆興寺、晉祠、趙州橋等等經典古建的精美絕倫的測繪圖。
展覽以各座古建筑為思路,串聯(lián)起了他們探尋古建的舊照片,我們更有幸可以拜讀這些古建筑的測繪圖手稿、草圖和原件,還有梁先生著作里的一些插圖。





不要問我為什么跪著看完,一是這些作品實在令人拜服,二是展柜的高度剛好比膝蓋高一點,彎著腰看時間長了真不行,我基本都半跪著在細看哈哈哈。除了照片和測繪圖,還有莫宗江老師的采訪錄音,內容非常詳實,莫老師的談吐也十分有意思。
除了圖紙,展品里還有梁先生發(fā)表的文章、書籍和部分手稿,其中最打動我的,是在尋訪途中七七事變突發(fā)后,林徽因先生給女兒梁再冰寫的一封家書,條理清晰又充滿溫情,讓我不禁想起紀錄片里年近八旬的再冰回憶母親時紅了眼眶的樣子。
在這一片的展區(qū)里有一間小黑屋,里面播放著這段視頻,算是展覽的其中一個彩蛋:

站里評論都有提到字太小和顏色看不清,有一說一,在展廳也看不清(苦笑。

【規(guī)劃與保護——城市規(guī)劃與文化遺產保護】
梁先生除了學術上的建樹以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在城市規(guī)劃方面的設想和對古建筑保護與傳承的貢獻。
展覽的這一部分,為我們展示了梁先生在這方面的工作成果,展品包括天津、北京城市規(guī)劃的草稿,古建筑文物目錄,以及就相關問題與國家領導人溝通的信件等等。

其中《北京——都市計劃的無比杰作》更展出了完整的手稿,從字里行間的無數處修改就能看出,梁先生對首都的規(guī)劃有著無限憧憬。(篇幅較長,可以跳轉到視頻看,戳:


【建筑設計——建筑設計作品與思想】
或許是因為我關注的重點都在古建筑上,這一部分內容對我來說是比較新鮮的,揚州大明寺的鑒真紀念堂是我唯一拜訪過的梁先生設計的建筑,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我鐘愛的南京博物院是梁先生作為顧問設計的。

梁先生設計的建筑類型眾多,風格也十分廣泛,從他的設計中,多少也能觸碰到梁先生本人的思想,難以想象的廣博。這部分展出了不少設計圖紙、模型和實體建筑的照片,還包括梁先生作為代表參與聯(lián)合國總部設計的紀錄片片段,經典。
這部分還展出了梁先生給女兒梁再冰的家書,詳細地提及了自己在建國后關于城市規(guī)劃與建設的工作。


【教育——建筑教育】
從外界能看到的梁先生晚年的照片里,跟學生在一起時,他展露的笑容是最多的。我私心以為,經過了一波又一波的風浪以后,再次回到建筑教育、回到學術的傳承的時候,梁先生是最愜意、最快樂的。

梁先生創(chuàng)辦了東北大學、清華大學兩個建筑系,是中國近現(xiàn)代建筑教育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展覽將這一過程通過文稿和照片一一展示出來。
我不是建筑學專業(yè)出身,對建筑理念和思想可以說一竅不通,但通過梁先生的文字和之前在紀錄片看到他的學生們的回憶,可以斷定梁先生不僅是位頂尖的學者,還是位頂尖的老師。
這片區(qū)域里也有一間小黑屋,里面是12個屏幕播放著佛光寺不同角度的影像,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算是展覽的另一個彩蛋吧。

展覽到這里就基本結束了,展品都看過以后,我在展廳里徘徊了很久。

梁林兩位先生的晚年是我最大的意難平。
展品眾多,不能盡述,有時間的話,親自去一趟吧,對梁思成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