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CG色變?為什么大家都“瞧不起”CG?


最近有一個非?;鸬腃OS美圖系列廣泛傳播,來自up主菇菇和呱呱的投稿,是一組《Fate/Stay Night》的Saber的COSPLAY美圖,可謂一眼驚艷,非常養(yǎng)眼。但我看各種不同平臺轉載的評論,就很快聞到了酸味,“這不都是重度后期的圖嗎,那干嘛不用CG”?!耙还珊窈竦腃G感,太假了……”
且先不評價這組圖是否應該用CG完成,起碼從完成度來說,還是相當精美的,怎么在評論里就感受出一種,不屑CG的味道呢?
其實這種不屑CG的感覺,已經(jīng)不是一次了,動畫愛好者里也一樣有這樣的人……一段華麗的畫面,下面就會有一條評論,“這個轉場是CG的,不是手繪的”?!斑@機甲動畫,都是CG,不是手繪的”

完全理解手繪愛好者的執(zhí)著,認為只有手繪才能完美表達平面美術的美感,我自己也深有體會,但是也不至于不屑任何其他的表現(xiàn)手法,比如卡通渲染來模擬手繪效果的CG,“三渲二”。

事實上,米哈游早年放棄了《崩壞學院》2D橫版玩法,徹底開始研究三渲二來表現(xiàn)二次元角色的那一刻,可能就為它的成功打下了基石。以目前的游戲主流的玩法來說,動作游戲不做成立體的玩法恐怕不行……所以建模CG、是沒法避開的,以前據(jù)說老任在GBA時代有技術,可以不用建模而僅用貼圖和美工,打造出逼真的“偽3D”效果,但那是因為GBA的機能限制,沒法做出理想的3D,才用了貼圖代替。但我想如今應該不會有游戲公司會再用這種技術來做可以成為主流的游戲了吧?

看不起CG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很多人覺得CG是“廉價的”,或者說是“成本低”。從效率上來說,CG肯定是提高效率的方式,但如果追求高質量的CG,那么其實完全不會“省錢”??匆幌旅绹鲜磕岬哪欠NCG動畫電影大作,《冰雪奇緣》那種,投資動輒1個億美金,再看日本票房冠軍《你的名字?!?,成本才8億-10億日元,對比一下預算就知道,CG的上限比手繪更高,甚至可以說比目前絕大多數(shù)的視覺呈現(xiàn)方式都高。

《你的名字?!返闹破舜宕ㄔ獨饩徒邮懿稍L說,做《怪物之子》的時候,沒有做成實拍電影,就是因為細田守想要的效果,如果用實拍+CG實現(xiàn),那個代價不菲……所以做成了手繪動畫。顯然,手繪的成本是更低的,前提是達到一定的水平。CG的上限肯定是更高的。

還有一種錯覺就是,“CG有一種做好建模就不需要折騰電腦自己會生成動作”……可能比起手繪動畫以原畫、中割為標準來看,大概是沒錯,但真的要讓CG動起來,自然、逼真,可能最后還是需要原畫師的輔助,調教,甚至啟用動作捕捉,最終調整完的CG才逼真。手繪或者實拍需要花的功夫,高水平的CG可能花的功夫完全不比手繪、實拍來的差,所以為什么很多人會對CG表示不屑呢?

我想可能是因為一些粗糙的建模充數(shù),讓一些觀眾覺得CG就是廉價的……其實手繪(實拍)也一樣,不用心的實拍一樣可以呈現(xiàn)出擺爛的姿態(tài),不用心的手繪一樣可以顯得非常粗糙,最終是否能呈現(xiàn)出好的畫面,還是要看制作者是否用心。
所以再回到文章開頭說的COS美圖,可能它的確是靠綠幕拍攝的CG背景,PHOTOSHOP也沒少加圖,它被質疑CG和不屑,可能是因為整體風格太過玄幻,看起來不像是二次元的風格,失去了二次元的風韻,實際上它只是一個普通的棚拍,只是帶了綠幕合成了背景,如果完全用CG去做,甚至可以做出更加逼真的質感,但那個要求,可能比直接實拍再合成要難得多……
無論是實拍、手繪、定格動畫、還是CG,或者是別的什么呈現(xiàn)方式,最終效果好不好,還是看用沒用心,技術到?jīng)]到位……你可以有自己的執(zhí)著,但不要小巧任何的視覺呈現(xiàn)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