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我15歲入贅,生完孩子去上學,岳父妻子支持,如今幸福美滿
15歲那年,我被作為“人質”,給一群受騙者打工贖罪。后來一位老板看中、收留了我,并把自己的大女兒嫁給我,傾盡全力資助我上學……
做“人質”,我沒有絕望
1969年,我出生于四川省古藺縣一個窮山溝里,因為家貧,讀完小學五年級便失學了。品學兼優(yōu)的我,12歲就不得不與大哥一起承擔養(yǎng)家的責任。1983年9月,我瞞著家人悄悄地離開家鄉(xiāng),來到本縣湘南壩林場,和貧困的山民一起墾荒造林。當時,我并沒有覺得多苦,只想到要多掙點錢,讓父母過上好日子。當然,重新回到學校里讀書,也是自己夢寐以求的事。

1985年春節(jié)剛過,我跟著一位在外面做生意的親戚來到湖南。這個時期,社會上傳言說,四川邊界有宋美齡在花旗銀行的一本存折,如果到手,可兌換到幾億美元,幾個湖南老板為此到四川尋“寶”。長年在外游蕩、這位有“耗子”之稱的親戚編了一個天大的謊言,說家里有宋的存折,而且可以送“寶”去湖南,湖南老板信以為真。這樣,那個親戚為了獲得對方信任,把我留在湖南當人質。很快真相大白,幾位湖南老板被騙,那位親戚逃之夭夭。老板們錢花光的時候,終于明白自己上當了,不過他們認為還有我這個“人質”是挽回損失的最后籌碼,也許能用我贖回一些錢。

幾位出生于山野、憨厚樸實的老板,雖然在生活上沒有給我穿過緊的“小鞋”,但自由卻是相對地少了些。十四五歲的我,似乎覺得自己是騙湖南人的幫兇,就每天早起,跟著主人上山干活,以勞動償還他們所受的損失。
于是我這家做幾天,那家做幾天,輪流跟幾位老板無償打工。轉眼大半年過去了,沒有親人的憐愛,只有思鄉(xiāng)的淚滴,沒有笑容,有的只是怎樣在這種贖罪般的生活中多學一些東西。孤獨、寂寞、無奈并沒有打倒我,摧毀我,相反更激發(fā)起了我強烈的求知欲和發(fā)奮有為的夢想。

我至今記得在溆浦大山深處一個很有學識的老人的告誡:“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是的,真正的傲骨是有所作為。相處時間長了,和湖南人的關系就融洽了,讀過幾年私塾的湖南老板也樂意給聰明懂事的我講一些樸素的道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仇不報非君子,有恩不報是小人”。
緊張的勞動之余,我總喜歡借主人家孩子的課本來學習。只有小學水平的我,常常告誡自己,無知是最大的恥辱,同時常常激勵自己,我還能讀書,我還能圓大學夢……

好心老板,要把女兒嫁給我
1985年底,我終于結束了“人質”生涯,來到當地的石灰窯上做事,要攢一點錢,自食其力,買點書,給父母寄點錢。年關將近,多么想回家啊,但是,十五六歲的我,想的卻是男兒四海為家,“要做凌空高翔的海鵠,不做檐頭低回的燕雀”。
山村過年的爆竹聲在山谷中回蕩時,我仍在一個人演算著習題。當然,住在50年代修筑的戰(zhàn)備倉庫里,擁著一床破舊的棉絮,看身旁的荒山野嶺,望遠處的炊煙裊裊,聽風吹來的爆竹聲聲,我心底難免會涌起想家的思緒:年邁的父母在遠方,血緣的親情在遠方,可自己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我常常淚水獨飲……

我拼死拼活地干活,以麻木自己要強的心靈。年少的我,硬是用自己稚嫩的雙肩和成人一樣承擔起繁重的體力活。別人挑多重,我也挑多重;別人挑多少擔,我也挑多少擔,毫不示弱。晚上,別人都回家了,我就回到戰(zhàn)備倉庫里,熬夜看書。
這時候,有一個人開始注意我,關心我。這個人就是另一個石灰窯的老板何先財,我后來的岳父。
1986年的一天,我的老板出去辦事了,窯上就剩我一個人,我沒有趁機偷懶,而是冒著烈日站在公路邊為老板攬生意,招來一個買石灰的主顧。

何先財正好碰見了,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四川佬,你這樣把生意全搶走了,我們還要不要吃飯?你的老板又不在,你操的哪門子心,快到一邊歇涼去!”我回答說:“何老板,我一個外鄉(xiāng)人掙一碗飯吃不容易,不管老板在不在,端老板的碗,就得替老板做事,你莫要怪我?!?/p>
憑著一份認真和赤誠,每次老板不在的時候,我都把錢一分一分地記好,數好,等老板回來時,交給老板,從沒出過一點差錯。
年底了,何先財關心地問我:“四川佬,快過年了,你不搞點錢回家過年,看看你的爸爸媽媽?”我回答說:“我在這里做事,僅僅夠三餐飯錢,余下的一點點錢也只夠回去一趟的車費,什么東西都買不起,回去又有什么意思呢?只好等明年多掙點錢再回家,買點東西孝敬父母?!?/p>
因為是外鄉(xiāng)人,平時難免會受到欺負,我一肚子苦水倒都沒地方倒。何先財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經常批評那些欺負我的人。1986年夏天,我原先干的那個石灰窯停工,便來到何先財窯上做事,他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每次發(fā)工資時總是有意無意地多給我十塊八塊的。
不管做事多么勞累,我總是不忘學習。那時住在戰(zhàn)備倉庫里面,不管是寒冬臘月,還是三伏炎夏,都是點著煤油燈或借著柴火的微光看書到深夜,四大名著等就是這段時間讀完的。
有一天,一輛油罐車翻倒在山澗里,我把從油罐車里溢出來的油裝滿自己的瓶罐,那一刻是我多年來最高興的時刻。有一次窯上發(fā)了10元獎金,我除了買一條毛巾外,其余的錢全買了書、紙、墨等學習用品。

又是一年年底,我要回家了。為了防止扒手偷盜,何先財親手將一年的工錢縫進我的衣服里面,反復叮囑我一路要小心。依依惜別,我的心里陡然間涌起一股暖流,何先財待我那樣好,多像是慈愛的父親呀!
也許就在這一刻,何先財忽然動了一個念頭:自己有三個女兒,為什么不把龐小伍招為自己的上門女婿呢?龐小伍為人忠直、善良,能吃苦,有孝心,愛學習,不正是自己多年來要尋找的女婿嗎?
在我臨走的前一夜,何先財托窯上的廚師李遠富做媒,要把自己的大女兒嫁給我。

1987年2月,我再次來石灰窯上做事,就直接住到了何先財家里,就這樣,何先財成了我的準岳父。
準岳父的大女兒、我的未婚妻何小華,此時正在中學讀書。山泉水養(yǎng)育的姑娘,清秀可愛,聰明大方一直是學校公認的?;ǎ偌由蠈W習用功,成績好,哪里把我放在眼里。也難怪,長期營養(yǎng)不良和極度超負荷的重體力勞動,使得年僅17歲的我面黃肌瘦。只不過是因為父命難違,對婚姻二字尚懵懵懂懂的何小華,沒有完全拒絕我,但也不是那么情愿。
兩個人站在一起,反差是如此的大,令岳父都感到吃驚。為了縮小兩人之間的差距,1987年3月,小有積蓄的岳父毅然將我送到武術館學習,希望我鍛煉好身體。之后不久,又送我去學習開車,去外面做生意增長見識。

孩子八個月大時,我背著書包去上學
1989年初,何小華放棄了升學的機會,回鄉(xiāng)與我結婚。婚后,我不論是做事,還是學習,都抓得很緊,因為只讀過幾年小學,基礎很差,學習起來,非常吃力。但是,我堅信功夫不負有心人,無論白天多么累,晚上是一定要寫好當天的日記才睡的。
1990年6月,廣州美術學院一個叫紀葉的碩士生來村里寫生,他安慰我:“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睕]讀過初中的我不知這句話是何意思,好羞愧啊?!爸獝u者近乎勇”,我學習的愿望更加強烈了。在征得岳父岳母、妻子同意后,我每天堅持抽空到離家三里多遠的小江中學聽幾節(jié)英語課。一邊干活,一邊聽課學習,風雨無阻,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英語老師被我的精神所感動,就建議我干脆來學校讀書。

我心里很高興,老師終于可以接納自己了!可冷靜下來一想,又感到很懊惱:自己能有今天,全虧了岳父,他一家為自己犧牲了這么多,再提出這些要求,是不是有些“得寸進尺”?即使岳父能同意,自己也于心不安啊。
岳父起早貪黑在石灰窯上干活,岳母長年身體不好,不能勞動,妻子又有孩子需要照顧,家里那么多的農活,自己不干又該誰去干?我把自己的想法跟同村的一位嬸子說了,結果那位嬸子又把我的想法告訴了我岳父。
岳父有些犯難,自己的家底并不寬裕,何況岳父送女婿讀書,這可沒有先例啊。多少個不眠之夜過去了,岳父還沒得出結論。他想:不送我讀書,恐怕就毀了一個大學生,毀了一個人才;送我讀書,家里重擔又由誰來挑?另一方面,萬一今后我考上了大學,一去不復返了,自己老了又靠誰?但是富有同情心和新思想的岳父到底想通了,把我叫到跟前:“你還是去讀書吧。我疑惑地問:“家里擔子這么重,您一個人挑得起嗎?”“你去吧,家里有我呢?!痹谠栏负推拮拥墓膭詈痛叽傧拢襾淼叫〗袑W,校長一聽就搖頭:“你都結婚了,小孩都那么大,到我們學校來讀書,那怎行?”倔強的我軟泡硬磨,校長終于作了讓步,先讓我來學校學習,如有“不軌”苗頭,立即“掃地出門”。

1990年10月下旬,兒子滿八個月的這一天,我終于背著書包踏進了魂牽夢繞的校門,成了小江中學初中二年級的學生。這一年,我21歲。
期中考試,我英語12分,全班倒數第二名。我回家后就哭了,連飯都吃不下去。岳父安慰我:“已隔了這么多年才去讀書,又沒學過英語,跟不上,很正常,慢慢來嘛。”我非常感激岳父,難得老人家如此設身處地為我考慮,如此通情達理。
但我沒饒恕自己,而甩出了一句話:“我就不相信自己學不好英語!”想學好英語,必須補習一些基礎性的東西。于是,我用妻子給的零花錢買了錄音機、磁帶。白天在學校跟班學習,晚上跟“家庭教師”我的妻子補習英語,在妻子的指導下苦練發(fā)音,夜夜都學到凌晨一點多。

期末考試,結果出人意料,不僅令岳父一家人大吃一驚,就連學校的老師也目瞪口呆:我門門功課皆優(yōu),英語成績92分,名列全年級第一名,全學區(qū)第二名。因為成績突出,第二學期開學我即被選為學校學生會主席,成為同學們學習的榜樣。1992年初中畢業(yè)時,我免試錄入省重點中學尖子班。
進入高中,各方面的開支都很大,而一向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石灰窯生意越來越慘淡,家里的經濟狀況不如從前了,家里的農活我也很難幫得上忙,為此,妻子難免會抱怨幾句。多少次,我也想放棄學習,倒又是岳父從家里跑來開導我:家里還過得去,你得堅持讀下去!這使我感動萬分。
是的,即使只是為老岳父,我也得爭口氣。岳父不容易啊!他一個人忙完石灰窯上的事,又回來忙農活,可他從沒嘆過一聲氣,發(fā)過一次脾氣,像一頭老牛一樣默默地耕作,累倒了,再爬起來。他對大家說:小伍是個有出息的人,自己累一點苦一點算什么,只要讓小伍考上大學,自己心甘情愿。

全家人省吃儉用,對我生活學習方面的要求,從不打半點折扣。尤其讓人感動的是,每隔幾天,岳父就要給我送點葷菜來,以至學校守門的師傅也說,從沒看到過你這種做父親的人,對兒子這么關心。是的,岳父對我的關心已遠遠超過了對自己親生兒女的關心。
1995年高考前不久,溆浦發(fā)大水,去中學的道路被淹,岳父硬是帶上菜,頂風冒雨,翻山越嶺,多走20多里路把菜送到我的手里,讓我感動得熱淚盈眶。雖然家里經濟拮據,但學校所需花的錢,岳父從未講半個不字,總是有求必應,盡量滿足,有時不惜借貸。每當看到岳父忙碌的背影,我不由得涌起一股感動之情,我的老岳父啊,在我的人生長跑中,您是我大恩大德的教練??!

大恩不言報答,我沒有讓親人失望
1995年9月,我終于不負眾望,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湘潭大學。岳父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他慷慨地拿出自己剩下的幾千塊錢積蓄,把我送進了大學。但是交完學費后,我的生活費又成了問題,岳父瞞著家人,硬著頭皮來到鄉(xiāng)信用社借了2000元貸款。
這年11月,我患病住院,需要做手術。得知這個消息,岳父再次來到鄉(xiāng)信用社,借了3000元貸款,連夜趕往湘潭。我的病情穩(wěn)定下來了,但還需要住院,不能干體力活、長年患病的岳母便日夜守護在我的病床邊,一直守護到我病愈出院。

為了讓我安心搞好學習,從我上中學后,妻子何小華就主動與我分居,一直到我大學畢業(yè)。整整10年,何小華獨自帶著孩子,從孩子蹣跚學步到上小學五年級整天既要照顧小孩又要忙于生計,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了與父親一起撐起這個家,為了讓我安心學業(yè)她甚至從沒有去過學校一次!
2000年3月12日,岳父將我欠學校的最后2500元學費送往學校。對于岳父來說,貸款送我上學的路是多么漫長,至此終于走到了盡頭。
每次回家,我都要來到那座曾經給過我太多的傷痛、又給過我人生轉機、已破敗不堪的石灰窯前自省:自己能為這個家做些什么,自己能為家鄉(xiāng)農民做些什么,自己為他們又做了些什么?

我時刻沒有忘記岳父如海的恩情,沒有忘記妻子多年來對自己的鼎力支持和默默奉獻。1999年6月,我大學畢業(yè),有許多留在大城市大機關發(fā)展的機會,可我都拒絕了,毅然決然地回到家鄉(xiāng)小鎮(zhèn)上工作,一來可以方便照顧家庭,也為家鄉(xiāng)建設盡一份力。我的這種行為,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可我義無反顧。
我是農民的兒子,是作為農民的岳父全家培養(yǎng)了我,我將有很多機會掙錢,但我只有一次機會為農民做事。一有空的時候,我就研究農村的問題,如山區(qū)的農業(yè)產業(yè)化、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小城鎮(zhèn)建設等。讀大學了,當干部了,仍然保留著農民最樸實的本色。每次一回家,我就挽起褲腿下地干活,吃飯的時候,從不舍得浪費一葉菜,一粒飯。
為了完成為農民做事的心愿,做一個知識型的“新農民”,我整整拼搏了10多年。大一、大二,我一頭扎進書本里,瘋狂地汲取知識的營養(yǎng)。從大三開始,我便利用寒暑假,進行廣泛的社會實踐:在商務進修學院任教;代表廣州榮華飲食服務公司參加廣州市體制改革研討會;對湖南經濟進行調查;在大連進行股份制改造研究等,足跡遍及祖國的大江南北。通過大量深入的調查研究,我撰寫有關農村經濟發(fā)展的數十篇論文,均獲得了教授及有關專家的好評。通過努力,我在仕途上走的順風順水。

“人以無知為恥辱?!币驗橹挥小爸敝?,方可為“知”。現在我對此理解得更加透徹更加深刻了。
如今我已人到中年,令我欣慰的是,在岳父全家人心目中,我一直是他們認為的有出息的人。盡享天倫之樂的岳父經常說他沒有看錯人,妻子小華說她沒嫁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