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去世后一家人為1萬多元大打出手?調(diào)解員一席話解開多年心結(jié)

?
福州倉山的阿云求助說,原本她有一個和睦的家庭,但自從丈夫阿強去世后,自己就和公婆、小叔子夫妻之間產(chǎn)生矛盾,阿云希望調(diào)解小組介入幫忙調(diào)和一家人之間的關(guān)系。
阿云:希望拿回丈夫的12000元醫(yī)療費?
阿云告訴調(diào)解小組,她與丈夫阿強是自由戀愛,2008年他們的兒子出生了,一家人生活和睦。然而2020年9月,阿強不幸去世后,她感覺男方家的態(tài)度就變得冷漠起來。
?
?
阿云說,兩年來她和15歲的兒子相依為命,也不再與公婆一家來往,如今她希望公婆能夠?qū)斈険尵日煞驎r,剩余的12000元醫(yī)療費歸還給自己,卻遭到男方家人的拒絕。
?
?
王阿姨:愿意拿出1.2萬元 但兒媳做法令她心寒
?
面對阿云的說法,她的婆婆王阿姨承認拿了這筆錢。阿云說,雙方曾因為這筆費用的問題發(fā)生過矛盾。根據(jù)阿云提供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當天阿云與小叔子的妻子發(fā)生了肢體沖突,雙方均鑒定為輕微傷。王阿姨則表示自己沒有動手。
?
?
王阿姨說,兒子去世后,阿云的做法讓她心寒。
?
阿云的婆婆?王阿姨我兩個兒子,我家里拆遷,四五百平方,安置房都分給兩個兒子,我自己沒有房子了。以前我大兒子阿強說,一人住一個月,我說可以,我房子都給你,大兒子分120平方,小兒子也120平方。我兒子死后,阿云不讓我住了。
阿云
正常的老人家跟我們年輕人思想本來就是不一樣,特別她死了兒子的,思想更不一樣,一個在那里哭,大白天的哭,然后我小孩子在,剛起來才在這里吃早餐,她才在那里哭“哎呀,我要去死。”我公公在那里就罵她“不要哭”,就是說你不要天天哭哭啼啼的這種。調(diào)解員:因為你丈夫去世之后,作為他的母親,你婆婆肯定會哭的,就因為這個原因嗎?還有啊,她兒子死了,就天天怕我把她趕出去,我那時候都沒想到,然后我家的鑰匙,什么東西,重要東西她都偷走了
阿云的婆婆?王阿姨
我去偷她什么黃金,我偷了干什么,阿云說我去偷她家的鑰匙,我鑰匙偷了做什么,你肯我進家門,我鑰匙偷了做什么,以前我兒子在的時候沒說,現(xiàn)在死了就這樣說了:說我偷她的金。
?
調(diào)解小組:婆媳倆應相濡以沫 過好日后的生活
?
調(diào)解小組認為,雙方僅是口頭說辭,并沒有實質(zhì)性的證據(jù),但阿云應考慮家庭情誼,盡量孝敬公婆。
?
?
調(diào)解小組勸說雙方,如今親人已經(jīng)過世,婆媳更應當相濡以沫,把接下來的日子過好。
?
阿強去世前曾留下70多萬元?
調(diào)解中,王阿姨明確表示,她也能夠體諒阿云獨自照顧孩子的不容易,也不愿意因為兒子的離世,斷了和兒媳、孫子的親情。王阿姨還說,除了兩套房產(chǎn),兒子阿強還留了73萬。阿云證實了這個說法,同時也提出,需要償還阿強之前的負債,加上日常的開銷,這筆錢已經(jīng)所剩無幾了。
?
?
調(diào)解小組認為阿云要厘清錢款和債務的來由不同,調(diào)解員也批評了阿云此前的做法。
?
胖姐?對話 阿云73萬對不對,那你還多少錢了?就還了一個10萬塊,那剩下的錢用掉。那本來用來還債的,你為什么用掉了?你給你婆婆用掉了嗎?你給你兒子用多少?我跟我兒子用。你才兩年,小妹,兩年你用多少錢啊!你是暴發(fā)戶嗎?真正的王阿姨也要拿四分之一去,都沒拿。
表哥
你拿了73萬,我表弟還有奔馳一部。
我跟你講小妹,錢是身外之物,親情比什么都重要,尤其你兒子,除了你以外,就是叔叔奶奶,你們之間就為12000元吵了兩三年有意義嗎?拿剩七十幾萬,你婆婆也沒跟你要一分錢,所以說我覺得老人已經(jīng)很照顧你了。記者:我覺得她這樣子做也是為了孫子,想要說以后他有一套房子,不想說他以后那么難對不對
阿云的婆婆?王阿姨
我什么都不要了,我都給他了,我什么都給孫子了。 王阿姨:兒媳其實是想過戶兒子的房產(chǎn)
?
王阿姨說,自己也了解兒媳的不容易,因此早有將12000元交給阿云的想法,但她發(fā)現(xiàn),阿云真正要的并不是這筆醫(yī)療費。
?
?
王阿姨認為,應該等到孫子18周歲,再將老兩口的房產(chǎn)份額過戶給孫子,而阿云感到這樣沒有保障。
?
?
調(diào)解結(jié)果:婆媳打開心扉 重歸于好?
調(diào)解小組認為,贍養(yǎng)老人是傳統(tǒng)美德,也是親情延續(xù),不應以轉(zhuǎn)移房產(chǎn)作為條件。在調(diào)解小組的努力溝通下,雙方解開心結(jié),達成一致:阿強的父母將12000元給阿云,并以公證遺囑的形式,百年后將阿強名下各自的份額贈與阿云的兒子,阿云則每月給公婆500元養(yǎng)老,直至公婆百年。至此,調(diào)解圓滿解決。
?
?
調(diào)解后記調(diào)解小組認為,兩代人的想法、習慣、教育理念存在客觀差異,遇到婆媳矛盾時,應當時刻謹記換位思考,互相諒解,尤其經(jīng)歷親人的離去后,更應該以家庭和睦為主,互相扶助,才能讓這個家過得更好。
?
(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