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樓
蜃景
海市
海市蜃樓
空中樓閣
?宋·沈括(今浙江湖州人)《夢溪筆談·異事》
【原文】
登州海中,時有云氣,如宮寶臺觀,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見,謂之海市。
【今譯】
登州(今山東蓬萊)附近的海(渤海)中,春末及夏季,時常出現(xiàn)云霧空氣,云蒸霞蔚,遠(yuǎn)遠(yuǎn)可以見到空中城市樓臺的形狀(空中樓閣),好像宮廷大院一樣,城樓臺閣景觀、城墻垣堞、人、物、車、馬、穿冠服的以及他們乘車的篷蓋等等,都清晰可見,這種景象就叫做“海市”。
【賞析】
最早記載“海市蜃樓”情景的是《史記·天官書》“海旁蜃氣像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云氣各像其山川人民所聚積?!保ㄒ鉃楹_叺尿讱庑纬傻某鞘袠情w。)
蜃:海里的一種動物,也叫大蛤蜊。傳說蜃能吐出氣霧形成象樓臺、城郭的形狀,將雨即見,這些景象稱為“蜃景”、“海市蜃景”。這些虛無縹緲奇幻的仙景常在夏天的海邊或沙漠中出現(xiàn)。
海市蜃樓hǎi shì shèn lóu,實則是因為夏季,海水的溫度低于空氣的氣溫,所以海面的空氣密,空中的空氣薄,這樣光線經(jīng)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fā)生顯著反射或折射,把遠(yuǎn)處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異幻景,image of towns and markets in mirage,發(fā)生時可見極遠(yuǎn)處隱約有山巒、城郭、亭臺樓閣等,不久就會消失。
在沙漠中也有這種虛幻景象,沙漠上白天地面熱,故下層空氣較上層空氣稀薄,光線經(jīng)不同密度的空氣而發(fā)生反射,便有池畔草木映在水中的景象,在沙漠上旅行的人,常常會看到前面不遠(yuǎn)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片樹林、一池碧水…可當(dāng)走到近處一看,卻又不見了。這些都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
后來用“海市蜃樓”比喻人事繁華的虛幻,unreal appearance,美麗但可望而不可及的,illusions or hopes that cannot be realized,無法實現(xiàn)也不得長久的事物。
“海市蜃樓”指虛無縹緲,變幻莫測,實際不存在的事物。
“空中樓閣”顯現(xiàn)于空中的樓臺殿閣,
后用“空中樓閣”原比喻心胸豁達(dá),后比喻脫離實際的理論、計劃,或憑空幻想,沒有根基虛構(gòu)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