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歷史書必修一純手打第9課到第17課時間線

2017-11-04 21:57 作者:何如天性涼薄  | 我要投稿

1775年 美國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

1776年 美國誕生

1783年獨立戰(zhàn)爭勝利結(jié)束

1787年5-9月 華盛頓主持制憲會議

1789年 正式頒布1787年憲法

1861年 美國內(nèi)戰(zhàn)開始

1789年 喬治·華盛頓當選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

1828年 民主黨成立

1854年 共和黨成立

19世紀中期 民主黨主要代表南方種植園主,共和黨主要代表北方工業(yè)集團和西部農(nóng)場主。南北戰(zhàn)爭后,各自的基礎(chǔ)都發(fā)生了變化


17、18世紀 法國波旁王朝是歐洲大陸上典型的君主專制國家。法國君主制下原有的三級會議長期停開。路易十四宣稱“朕即國家”

1789年 法國革命,建立君主立憲制

1792年 法國廢除君主制,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804年 拿破侖加冕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1814年 波旁王朝復辟,史稱復辟王朝

1830年7月 法國發(fā)生革命,奧爾良公爵建立“七月王朝”

1848年 法國再次革命,宣布共和,史稱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1852年 共和國總統(tǒng)路易·波拿巴恢復帝制,史稱法蘭西第二帝國

1870年 普法戰(zhàn)爭中路易·波拿巴被俘,第二帝國垮臺

1814年后的三個王朝都實行某種程度的代議制,但都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民主要求,導致一次次的革命

1870年 共和派在巴黎宣布廢除第二帝國,建立共和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由此開始

1875年 議會陸續(xù)通過了憲法的全部條文,確立了共和制 (1875年憲法)

1940年 德國入侵法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法國繼續(xù)實行共和制

14世紀以來 德意志陷入封建割據(jù)狀態(tài)

19世紀中期 普魯士成為德意志最強的邦國之一

1864年-1870年 首相俾斯麥籌劃下,進行三次王朝戰(zhàn)爭,完成德國統(tǒng)一

1871年1月 德意志帝國在法國凡爾賽宮宣布成立

1871年4月 頒布了《德意志帝國憲法》,憲法規(guī)定帝國實行聯(lián)邦制和君主立憲制


1839年6月3日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6月 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

1842年8月 簽訂了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1856年10月 英法聯(lián)合發(fā)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1860年 英法聯(lián)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

1858年6月 《天津條約》

1860年10月 《北京條約》

19世紀40年代 英國海軍為世界之最


1851年1月11日 洪秀全起義,建號太平天國

1853年3月 攻克南京,定都于此并改稱“天京”

1856年 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全盛。在軍事發(fā)展的同時,太平天國還進行了政權(quán)建設(shè),頒布了綱領(lǐng)性文件——《天朝田畝制度》

1856年 太平天國領(lǐng)導集團發(fā)生嚴重內(nèi)訌

1856年9-11月 諸王之間發(fā)生混戰(zhàn)

1859年 《資政新篇》?

1863年 在英、法聯(lián)軍支援下,曾國藩兵分三路,圍困天京

1864年6月 洪秀全病逝

1864年7月 湘軍轟破天京城墻,天京陷落


1890年日本爆發(fā)經(jīng)濟危機

1894年7月 中日甲午戰(zhàn)爭開始 

1894年9月 黃海決戰(zhàn)

1895年 簽訂《馬關(guān)條約》

19世紀末 在華教會勢力迅速膨脹,人民群眾的反洋教斗爭迅速發(fā)展,匯集成席卷中國北部的義和團運動

1898年 義和團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

1900年6月 帝國主義列強以“救護駐華使館,助中國剿匪”為借口,由英國西摩爾率軍從天津進犯北京

8月 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逃往西安,途中發(fā)布“剿匪諭旨” 

1901年9月 八國聯(lián)軍與政府簽訂《辛丑條約》


1894年 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國第一個資產(chǎn)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

1905年 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同盟會以“驅(qū)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quán)”為宗旨,被孫中山概括為三民主義。同盟會以《民報》為機關(guān)刊物

1911年4月 黃興等人發(fā)動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

1905年 清政府派載澤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

1906年 清政府宣布“預備仿行憲政”

1911年武昌起義

1911年10月10日 革命黨人熊秉坤、金兆龍率先發(fā)難。起義勝利后,成立湖北軍政府,推舉黎元洪為都督;宣布“五族共和”,定國號為“中華民國”

1912年1月1日 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以五色旗為國旗

1912年3月 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912年2月 宣統(tǒng)帝下詔退位

1912年3月 袁世凱在北京正式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


1915年1月 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凱遞交了“二十一條”密約,妄圖使中國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1919年5月4日  五四運動開始

1919年6月28日 中國代表拒簽《凡爾賽和約》

1915年 新文化運動開始

1914年一戰(zhàn)開始

1918年以同盟會戰(zhàn)敗而告終

1911年 清政府宣布組成第一屆責任內(nèi)閣,史稱“皇族內(nèi)閣”

1914年5月 袁世凱頒布《中華民國約法》(又稱“新約法”或“袁記約法”)

1916年6月 段祺瑞宣布恢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歷史書必修一純手打第9課到第17課時間線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祁门县| 南澳县| 克拉玛依市| 赤壁市| 民乐县| 蒙山县| 印江| 金平| 商南县| 霍城县| 城固县| 师宗县| 罗城| 洞头县| 英吉沙县| 泸水县| 分宜县| 唐山市| 江津市| 井冈山市| 苍南县| 武定县| 双流县| 邵阳县| 乾安县| 巴楚县| 上林县| 肇东市| 正安县| 招远市| 姚安县| 桐庐县| 井研县| 新建县| 靖远县| 黄梅县| 讷河市| 乌审旗| 永州市| 和硕县|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