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九蓮山下南少林寺,比嵩山少林寺晚62年,系唐初十三棍僧南下所建

從湄洲島回來,繼續(xù)往南方進發(fā),下一站就是在金庸筆下出現(xiàn)過2次的南少林!一般來說,歷史上,被稱為南少林的有兩個,一個就是這個莆田南少林寺,另一個就是泉州的少林寺,幾百年來,到底哪家是正宗,一直爭論不休,至今也沒什么結(jié)論,今天我去的就是這個莆田南少林。

嶄新嶄新的牌樓,現(xiàn)在看到的南少林寺是全新重建的,原寺已經(jīng)被毀,這是在1986年的時候,在莆田西天尾鎮(zhèn)北部九蓮山麓發(fā)現(xiàn)一處古建筑遺址,經(jīng)過考證,這就是南少林遺址,然后在遺址上重建起來的;

感覺整體建筑偏漢唐風,不過也和南少林的歷史相符,據(jù)考證,唐朝初年,少林十三棍僧中的道廣、僧滿、僧廣三人帶少林僧兵五百到福建平定海盜,從而開創(chuàng)了南少林的歷史;

可惜現(xiàn)在的一切都是新建的,而且還沒有徹底完工,最后一排房舍還在建造中(也許是修繕?),石護欄、地磚全都是嶄新的,是很整潔,但始終感覺缺少了一點歷史的滄桑感;

這個角度看,要是大雪紛飛就“一夜回到盛唐”了;

大雄寶殿,這個“大”不念大小的大,念“dai,第四聲,音同代”。新建的南少林寺建制與其他寺廟基本一致,都是大雄寶殿、天王殿、鐘鼓樓、山門這些,沒看出有啥特別不同之處;

叫云板,是一種法器,很多寺廟都有懸掛,我在全國很多寺廟都見過,它是報事之器,作傳令或集眾之用;

偶遇一個和尚,一路走一路敲打手中的兩根木棍,不知道是啥意思,難道是報時?

這是梆魚,據(jù)說,要開飯了就敲它,但這個時候也就是剛過上午10點,也不是飯點??!敲它是為啥?

鼓樓,它對面就是鐘樓,是寺廟的標配,也是“晨鐘暮鼓”的由來;

天王殿;

大雄寶殿前留個影,北少林我沒敢去,但南少林我去了3個;

銅香爐、古寺,這個誕生了飛鶴、宿鶴、食鶴、白鶴、桂麟、韋陀、老鷹披翅等拳種的南派少林寺,再一次鳳凰涅槃;

兩邊的祖師殿、齋堂啥的,不適合拍攝出來給大家看,所以,能拍的也就是正面的走道、大雄寶殿這些了,大家感興趣的,路過莆田的時候可以自己去親眼看看;

嵩山少林寺第29代方丈德禪大師,曾親筆寫下“南少林就在福建莆田九蓮山下 ”的題詞,無論紛爭如何,這座南少林是被官方認可的,希望重建以后,能夠重振南少林當年的雄風吧;

南少林不大,也沒啥特別的地方可以逛,所以,都用不了一個小時就可以逛完,如果你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可以多看看兩邊長廊及后面的東西,也許會有不同的收獲,如果僅論寺廟建筑及風景,只能說也就一般吧;
攻略
地理位置:福建省莆田市南少林寺
門票價格:免費
大約用時:1~2小時;
景區(qū)類型:人文景觀
到達交通:南少林寺離莆田市市區(qū)僅20公里,交通非常方便;
當?shù)厥乘蓿浩翁锸锹糜纬鞘?,吃住非常方便?br>附近景點:霍童古鎮(zhèn)、北岐灘涂、太姥山、湄洲島等;
寫在最后
莆田少林寺和泉州少林寺我都去過,要說官方認證,當然是莆田少林寺,畢竟得到過嵩山少林主持的親筆題字,但從歷史沿革、寺廟規(guī)模等比較起來,我覺得泉州少林寺更靠譜一些,當然這也就是見人見智的事,不必非要爭一個誰對誰錯。如果僅從旅行角度來看,泉州少林寺更有看點,而這個莆田少林寺是剛新建的,實在沒啥看點,不推薦特地去一次,如果路過,可以去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