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牧農:假期,在工作與生活上我們有更多的期待!

五一勞動節(jié)要到了,很多小伙伴對于7天小長假的“調休”其實是有微詞的。對于挪用周末加班拼湊起來的小長假引起網友的集體吐槽。
假期的認識:
假期對于國家:假期和勞動時長的設計和理念,代表著這個國家、組織的文化、歷史、傳承的導向,同時也代表著經濟的發(fā)達程度。經濟越發(fā)達,假期就會越多,勞動時間也會更短,工作和生活能夠很好的兼顧。
假期對勞動者:的意義在于能讓人身心得以休息和放松,緩解工作壓力和疲勞。另外,假期也能讓忙碌的像機器一樣人們有寬裕的時間去關注工作之外的事情,比如走親訪友,陪伴孩子,看望老人、維系家庭、跨域遠行、采買物資等等社會活動。
假期對于盈利組織:企業(yè)、公司的根本是以盈利為目的,有著資本與逐利的天然屬性。假期代表著組織生產時間的減少,生產成本和支出的增加。目前我國很多企業(yè)在經營思維、假期觀念上還是比較傳統(tǒng),很多企業(yè)還在強力的推行高強度的勞動形式。
我國雙休的由來
從1995年開始,我國進入雙休時代。雙休的推行得益于一個叫胡平的學者。
當時的中國依舊是世界上民眾平均時間休息最少的國家,幾乎9成以上的國民從未有過旅游計劃,哪怕是到縣城閑逛的人都極少,精神生活非常貧瘠。
胡平是原國家科委中國科技促進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因工作原因經常需要到國外出差,他發(fā)現,聯(lián)合國周五下午從來不開會。因為歐美等很多國家實行的是5天或4天半的工作制度,工作時間雖然減少了,工作效率反而非常高,而且旅游、教育等產業(yè)發(fā)展得也非常好。
他回國后便向領導匯報,1986年,胡平帶領著研究中心開始研究我國是否有條件實行五天工作制。直到1990年,研究和事實都證明可行,中國人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周末是1995年的5月6日至7日。
曾有個專門機構叫全國假日辦,全稱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xié)調會議辦公室。2000年6月,該機構正式成立,我國便有了第一個長假——十一黃金周。
此后,我國人民便長期陷入了無止境的調休、補休,讓人既愛又恨。諸如“史上最坑爹假期”層出不窮,放假越放越累,被許多網友所吐槽。2014年9月15日,全國假日辦正式撤銷,其全部職能并入新設機構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lián)席會議制度之中。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促進消費、發(fā)展旅游業(yè)、服務業(yè)等三產的規(guī)劃,2008年國家開始推行“小長假”,最終形成了我們現在的“多個小長假+2個大長假”的休假體系。
假期變革的未來
我國已經與世界融為一體,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國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根本性轉變,越來越多的人對假期和勞動時間有著更多的期待。
2022年2月14日,攜程集團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推動下,在線旅游公司攜程集團宣布將在全公司推行混合辦公制度。自3月1日起,每周到崗上班3天、自由選擇辦公地2天。每周三、周五,公司各事業(yè)部、職能部門可根據實際需求自行選擇辦公地點,實行或逐步推行1至2天的混合辦公。
在大城市通勤時間動輒1至2小時的情況下,這樣的工作模式受眾多網友追捧和歡迎?!盎旌限k公正在變成一種全球性的趨勢,期待更多企業(yè)效仿和推廣。”攜程集團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說。攜程同步發(fā)布了與之匹配的員工申請和管理流程、設備支持等政策,這意味著攜程成為國內率先實際推行混合辦公制度的公司。不少網友表示,“這樣的工作模式令人羨慕,提升員工的幸福感和靈活性”。
相信我國隨著全民小康,數字化、智能制造、內需大循環(huán)、國民社情感需求的背景下,未來國家、組織、企業(yè),在假期和勞動時間和形式方面,還會有更好的發(fā)展,假期、勞動、情感、家庭,在工作與生活上我們有更多的期待?。ㄎ模航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