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美食的探尋之旅
我上大學(xué)時候的寢室是標準的“十人寢”,許多人會覺得不可思議,但那個家真心充滿了許多煙火氣的回憶,尤其是外賣、煙霧與腳臭夾雜在一起的味道,依稀在鼻中穿透,沁人心脾。十個人來自九個省,我們聊過許多話題,美食當然必不可少。
上鋪明偉來自云南騰沖,他描述“餌絲”和“餌塊”的畫面,至今記憶猶新。 “騰沖炒餌塊”也叫“大救駕”,是云南十八怪之一,關(guān)于它有一個故事:清朝初期,后來的“平西王”吳三桂率軍攻打昆明,明朝(南明)永歷皇帝逃網(wǎng)滇西,行至騰沖,天色已晚,全軍饑餓難耐。一戶農(nóng)家,把家里的食材簡單組合翻炒,包括餌塊、火腿、雞蛋和青菜,皇帝吃過之后,贊不絕口:“炒餌塊救了朕的大駕!”從此“大救駕”一直風靡至今,這是我關(guān)于云南美食最初的印象,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我在三次云南之行中,那些遇到的美食。
第一次云南之行
第一次去云南是和學(xué)弟黑胖組隊,在大理受到了學(xué)妹雯雯一家的熱情款待,第二天一大早,雯雯的爸爸就帶我們?nèi)チ艘患摇扒逭婷妫D絲?)館”,我點了一碗牛肉餌絲,濃湯味美,餌絲充滿了嚼勁,雖然直到今天我都沒吃過“大救駕”,但這是我第一次與“餌”的邂逅。
在大理最難忘的吃食應(yīng)該是學(xué)弟韓磊招待我們的“生皮”,帶皮的生豬肉切成小片兒,有單豬皮,也有帶著肉的皮,蘸著特制的蘸水吃,我真的嘗試了,心里還是有障礙,當時太年輕。多年后云南的同事告訴我,當?shù)氐某允诚埠糜冒鬃疲炝酥缶椭鴿饬业恼核?,盡可能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神奇的蘸水風味百變,酸甜苦辣咸,無所不包,極大擴張了味蕾的邊界。
也許是在麗江或者大理的某個古街,我跟黑胖吃到了雞絲涼面和過橋米線,前者冷拌,后者滾燙,我們肯定也吃了很多其他的,但學(xué)生時代的我們對于吃并不著迷,并未再深入探索,更別說查看大眾點評了。
那時候的味覺讓我們更容易記住一個場景,比如我們恐懼吵鬧的酒吧,DJ創(chuàng)造著躁動的音樂,游客們喝酒蹦迪,那時候“艷遇麗江”是很多人的追求,兩個學(xué)生還是穩(wěn)妥地選了古城邊角的清吧喝果汁,那時候古城爛大街的歌是《一瞬間》,回憶都是果汁的甜,無憂無慮,天真浪漫。
第二次云南之行
第二次去云南的時候,我已經(jīng)工作四年了,培訓(xùn)期間吃的是盒飯,清湯寡水里總會有那么一丟丟辣,那點辣非常鮮活。如果辣有區(qū)分的話,四川是麻,湖南是香,東北是蒜味,廣東是甜,而云南我覺得就是鮮。
工作結(jié)束后跟同事去逛街頭的夜市,七拐八拐到了一個隱蔽的燒烤攤,四個人坐在小馬扎上,那時候我這個東北人,依然對南方燒烤有著偏見,我在南方生活七年,沒有一頓燒烤吃的盡興,這次遇到“昭通小肉串”,讓我意識到之前還是沒吃對東西。
“昭通小肉串”,曾經(jīng)出現(xiàn)在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中,精選小黃牛肉,串成小肉串,烤過之后酥脆香嫩,撒上濃重的燒烤料,麻辣刺激,那一晚也喝了一點小酒,我多喝就困,迷迷糊糊望著昆明的燈紅酒綠,流浪的心緒油然而生,我來過此地,明日即將離去,不知何時會再來?
在昆明的最后一晚,我來到南屏街最著名的嘉華鮮花餅店,游人零零星星,網(wǎng)購的便利,促進了美食的全國流通,在東北的沙發(fā)上只需要動動手指,過兩天就能收到云南寄來的鮮花餅。是誰先吃的花?又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項美食?真是不可思議!乾隆就酷愛這項美食,甚至欽點為進貢的糕點,民間已經(jīng)流傳了300年。這次云南之旅,辣椒中的記憶鮮活,離去的時候泛著孤單的甜。
第三次云南之行
第三次到昆明,有幸得到了本地人Ivy的指導(dǎo),這座原本陌生的城市是她的家,因此覺得分外親切,充滿了欣喜。建新園總店的涼米線,米線軟糯不失嚼勁,配菜有肉、韭菜、豆芽、鵪鶉蛋、銀耳…配上濃濃的拌料,極致的口感,進入胃里又涼又辣。
這次我也刻意吃了“游客必吃菜”:汽鍋雞、破酥包、石屏烤豆腐、菠蘿飯…由于自己一個人,能吃得有限,但是印證了Ivy后來跟我分享的:在昆明單吃早餐,一個月都能不重樣。不知為什么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得如此好吃?可能是我喜愛探索這個世界的多樣性,始終對未知保有好奇心,吃直接對應(yīng)味覺,“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p>
離別昆明的時候,有幸吃到Ivy媽媽做的小鍋米線,這是Ivy的最愛之一,自然有種家的溫暖。之前是過客,這次多了一絲溫暖與惆悵。
風味原產(chǎn)地:云南
云南的美食讓我念念不忘,我深知“彩云之南”有著無數(shù)的神秘吃食,而紀錄片《風味原產(chǎn)地云南》滿足了我的好奇心。
喃撇,傣族的特色吃食,把苦葵、樹番茄和小溪魚這樣的食材,搭配不同佐料直接用舂搗碎混合食用,還原大自然最原始的味道。
餌,將大米淘洗、浸泡、蒸熟、沖搗、揉制成各種形狀,比如餌塊、餌絲,“大救駕”的原料就是它,勁韌十足,燒、煮、炒、鹵、蒸、炸均可。
酸水果,酸木瓜和酸多依是代表,看著即令人味蕾生津,加上鹽和辣,景頗的鬼雞和大理的酸木瓜魚都是代表。
火腿,宣威火腿聞名遐邇,我后來吃過Ivy帶的云腿月餅,肉香十足,略微油膩,片中提到的老窩火腿,制作復(fù)雜,方便儲存,是云南地區(qū)最受百姓喜愛的食材之一。
撒,可理解為特制配料的涼拌肉食,有生食涼拌之意,其中的苦撒竟然是用??嗄c來制作,牛膽汁、胃液和青草混合物熬煮,此外的螞蟻撒和血撒足以令人大開眼界。
芭蕉,芭蕉粑粑,清炒芭蕉花和芭蕉芯,芭蕉葉還能包著食材燒烤用。
乳制品,乳餅和乳扇都是非常著名的吃食,街頭巷尾都有賣。
腌菜,云南的腌菜別具一格,每家的風味各有千秋,糯米和蘿卜纓的混合,德宏的臘腌菜,不禁讓我想起家鄉(xiāng)冬天腌的酸菜,相隔千里,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埤,把蔬菜晾曬到半蔫,然后用米粉攪拌,放在陶罐中腌制發(fā)酵,茄子鲊、羅卜鲊、魚鲊和豬肝鲊都是代表。
漆油,由怒江旁的漆樹的籽制成,溫度低于47度會凝固,無膽固醇成份,具有滋陰補陽、補血的功效,漆油雞是僳僳族和怒族的高級滋補食品。
北京的云南菜館數(shù)不勝數(shù),我吃過的有限,從最開始的云海肴,還行;中八樓,遠勝云海肴,美味十足;臘羅巴,油燜雞讓我成功達到美食巔峰。聽說有一家叫“火燒云”的好評如潮,云南的駐京辦也不會差。我的胃已經(jīng)準備好,美食們等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