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抑郁癥患者的原生家庭
如果你不小心看見孩子將鼻孔探出泥土,如果孩子突然哭泣,請別將眼淚當成蚯蚓。
你當然可以從來不去在意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只將其視為自己所占據(jù)的附屬品,對你而言,孩子失衡的情緒是對自身意志的反叛,從而使你作為監(jiān)護人的權(quán)威受到侵犯。
你不能容忍孩子的成長發(fā)展脫離了自己所設(shè)想的軌道,這種強烈的不安全感將會一直在脊背隱隱作癢。
于是你將孩子的真實狀態(tài)命名為“不良情緒”,定義成一種懶惰行為,你的聲音很“灑脫”:
“哪有什么病,都是閑出來的!”
“一切都是自找的!”
“別人怎么不這樣,怎么就你這樣!”
“怎么生了你這么個廢物東西!”
“想死就去死??!”
冷嘲熱諷說多了,你開始感到厭煩,于是你用冷笑這一更快捷的方式來假裝回應,鼻孔微微張開,嘴角往左邊一歪,一聲“哼”在空氣里盡情舞蹈。這為你帶來了快慰感。
你當然不用去了解什么是抑郁癥,對你而言,這只是一種恥辱,讓你承認孩子患了一種被定義為“反?!钡募膊?,相當于承認自身的失敗。
無論如何,你絕不會想到一種可能:自己的教育會不會在哪一方面出了點小差錯?
你不會想到,原生家庭抽離出的窒息感,會被孩子當成一種命中注定的懲罰。從而產(chǎn)生這樣的想法:我的存在就是一種錯,我不該來到這個世界。
當孩子最終選擇自殺,你的第一反應會不會還是覺得羞恥……
“親戚朋友該怎么想!”
“不負責任的逆子!”你感到憤懣。
但悔恨還是會坐在遺體上盯視著你,它不哭也不笑。
當你發(fā)泄完,只剩下悲傷,將問題從孩子身上轉(zhuǎn)移到社會上時,它會默默走開,鎖上門。
蚯蚓最終會在眼淚中翻身醒來。
然后,你們,他們,我們,繼續(xù)重復下去。
未完……
也無法完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