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族長的秋天》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
? 有一次,我這樣與人說到:有關(guān)讀書時習(xí)慣做筆記的事。像是在《百年孤獨》與《霍亂時期的愛情》那樣人物名字滿天飛,人物關(guān)系亂如麻的情況。
? 于是有人說到:既然這樣,那你肯定會喜歡《族長的秋天》的,就是筆記會不太好做。
?
? 《族長的秋天》講述了一位獨裁者帕特里希奧·阿拉貢內(nèi)斯的一生。他是將軍是總統(tǒng)是考迪羅是族長,沒有人知道他確切的年齡,女巫說他有一百歲甚至兩百歲了,這點我倒是贊同的,因為我覺得這是一種象征手法。
? 帕特里希奧·阿拉貢內(nèi)斯也只是籠罩在拉丁美洲上空的烏云中的一小朵而已。
? 說起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是不能繞開美洲國家的獨立歷史的。從殖民地到反抗獨立,再到專制統(tǒng)治,不斷的內(nèi)戰(zhàn),獨裁者互相謙讓似的把椅子讓來讓去,下面的百姓席地而坐看著這一場場鬧劇。幾百年來,這片土地上和平、安定、民主、自由都是鮮有的事物。
? 《族長的秋天》里同樣是不那么注重敘事方式,重點都是對人物內(nèi)心的描寫,從不同的人物視角中,在錯綜復(fù)雜的時空里,去看一位獨坐在房間里正在慢慢腐敗的族長。
? 《族長的秋天》中的敘事方式我覺得倒還算是好理解。從不同的人物口中講述有關(guān)族長的事,這點與《百年孤獨》中那種不斷彎折彎折再彎折不同,也沒有那么多一模一樣的名字。
? 其實我在閱讀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作品時,很多時候想的卻是另一件事。從《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再到《苦妓回憶錄》《族長的秋天》,可以發(fā)現(xiàn)故事中的時間跨度都十分之大,少則五十年多則一百兩百年這樣。
?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是在2014年逝世的,讓我感覺就在不久之前一樣,但是又感覺十分遙遠。
? 很多時候我都覺得,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不堪稍微一用力就會折斷了。也許相對而言的話,真的就是命如紙薄、短如螢火。
? 所以,我想無論怎樣活著總是最好的,努力活得長久一些才能遇到更多好玩的好吃的更多討厭的更多喜歡的,這樣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