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賦分制為什么很多人認為不合理,孩子分數(shù)被“偷走”了嗎?
聽到有位高中家長的吐槽,他小孩模考化學生物分別考了88和90,賦分后化學94生物96,總分多了12分。而他同學化學生物一門68一門74,賦分后直接變成78和86,總分一下子多了22分。本來原始分兩人排名本來差不多,但賦分后排名一下拉開了好幾個名次,被搞懵了。認為選科相同,考低分的反而通過賦分實現(xiàn)排名反超。所以這位家長吐槽賦分制很不合理。
江蘇2021年高考新改革實行賦分制
其實很多人認為賦分制不合理的原因,可能是賦分后會出現(xiàn)下面兩種情況。
1.賦分后分數(shù)反而會降低,俗稱被“偷分”了。中等學生就真成為了“炮灰”。如果某一科目選的人數(shù)較多,且考的分數(shù)都偏高,低分考生較少,那么中等生在賦分之后的分數(shù)可能比原始分還要低,也就是說賦分拉低了中等生的真實水平。
2.選科相同,低分學生的反而通過賦分后實現(xiàn)總分排名反超。就像前面家長吐槽的情況一樣,本來原始分排名都差不多,賦分后就一下落后許多,這就使的很多家長學生不理解,從而懷疑賦分制的合理性。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那新高考的賦分制到底合不合理呢?我們首先要知道高考到底怎么賦分的。就是新高考下政生化地四門科目根據(jù)考生卷面成績排名所在的等級區(qū)間,賦予其對應等級的分數(shù)。
賦分等級表
新高考為什么采用賦分制?主要還是由于新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變成3+1+2選組合模式,由于能夠選擇的組合較多,但賦分學科難度又各不相同。
這時賦分制就能將不同學科按成績轉化成難度排名后,重新計算賦予分數(shù),方便總分排名和錄取,體現(xiàn)高考公平性。
新高組合模式
賦分制的初衷是為了更好體現(xiàn)公平性。但實際情況來看總讓人覺得賦分制對學霸還是比較有利,對中等以下學生不太友好。條友們你們對賦分制怎么看?合理嗎?公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