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野常寬銳評《花束般的戀愛》:談不來!

原作者:宇野常寬,《水曜日は働かない》
翻譯:靜希
本翻譯基于CC BY-NC-SA 4.0發(fā)布,僅供個人學習,如有侵犯您的布爾喬亞法權,請?zhí)嵝烟栔髁⒖疼`行游士刪文跑路倫理;歡迎有志者私信加入或投稿(翻譯或原創(chuàng)):lab_on_roof@163.com
第7回 「花束みたいな戀」はしない
第7回 “花束般的戀愛”談不來
看了電影《花束般的戀愛》。因為是坂元裕二的新作,一公開上映我就馬上去電影院看了。觀眾全都是年輕人,有點驚嚇到。在電影里所描繪的是與觀眾們同世代的年輕人的、天真無邪的同居時代之故事。在大學生活的尾巴認識的麥和絹也就是所謂的“文藝系”年輕人,對于將表現(xiàn)之事[文藝活動]放置到生活中心[以為生計]這種生活方式、才能與執(zhí)著又有點(相當?)不足夠,即“喜歡的是喜歡文藝之物的自己”這般類型的年輕人。這樣的兩人,以一點偶然與興趣的一致為契機開始變得關系很好、并以風卷殘云般的感覺開始同居、度過了只要兩個人在一起本身就很快樂的時期、而最終從大學畢業(yè)開始工作后就陷入了倦怠期、直到分別為止的過程被描繪了出來。描繪這個過程的表現(xiàn)精度令人吃驚的高,很多(我這樣的中年層)觀眾會一邊觀看一邊心里被撓到癢處、感嘆這樣的事情是會發(fā)生?。欢芏啵ㄎ宜龅降哪贻p層)觀眾應該會感到,在生活的前方自己可能也有這樣的體驗吧——帶著這種生動的感受離開電影院。

然而,這部電影卻正是一種幻想。在漫長的倦怠期之后,僅僅出于慣性而在一起生活的兩人就這樣放棄了戀愛——就像許多其他人會做的那樣——并沒有(選擇)成為夫婦、而是把戀愛的終結當作終止同居生活的契機,選擇了分手。通過這樣的選擇,成功地將兩人所度過的這幾年時光界定為“美好的回憶”。至少,在數(shù)年之后偶然相見之時,能為姑且有著一定幸福的對方真誠地送上祝?!斎?,正是“此處”暴露了其幻想。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沒法選擇如此漂亮的分手。要么經歷所謂的“修羅場”,要么選擇放棄一切、成為字面意義上最糟糕的“夫婦”。但是,直到二人分手為止的過程因影片所追求的極高表現(xiàn)精度而具備了說服力。因此,在坂元之外,這部電影的制作人員們在此種說服力之上進一步描繪出這個結局,就為幻想\夢幻式的展開賦予了最小限度的寫實\真實感。對于此種演出手腕,我真的只有拜服敬佩(特別是主演的菅田將暉的演技相當精彩)。
可是,另一方面我尋思,還是有點……不滿足。
這部電影恐怕是坂元裕二至今為止的作品中完成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但是……不,“正因為如此”,我有種不滿足之感(物足りなさ)。為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在這部作品中坂元只描繪了自己已經理解好了的東西,或者說只描繪了若去取材就能以相當高的表現(xiàn)精度\解析率進行模擬的東西。這就好像是,已經成為完全體的大佬搞的表演賽[完成された橫綱相撲],其中沒有一個“冒險”。

比方說,即便作恭維之語,《四重奏》和《anone》都說不上是完成度很高的作品。然而在這些作品中,坂元細致編排的對話劇,是為了摸索如何描繪恐怕他自己都不理解的人性觀與家族觀、即人際關系的形式。例如,《四重奏》應該是一次探索旅程:研究四人組——相互間朋友以上戀愛未滿的關系亂作一團——這種半吊子的人際關系,其射程距離究竟多大(能支撐人們直到什么境地)?而《anone》則試圖追問,建立一個以擬似的母女關系為中心的理想(擬似)家族、其成立條件是什么?坂元驅使那些絕妙灑落、又不失真實感的金句所探尋的,正是他自己還無法確信的人與人之間的羈絆形式。因此,坂元的作品往往會暴露破綻。《四重奏》被時間線的潮流所牽制、采用讓觀眾拍撫胸膛[放輕松]的展開,結果變成了無內容的結局;《anone》的劇集構成\結構顯然有破綻,最終集就像是總集篇那樣倉促地展開,把觀眾拋在一邊,變成沒有說服力的東西。

但《花束般的戀愛》則不一樣。坂元具有確信地為兩人的戀情描繪了一個值得祝福的結局。在此處完全沒有縫隙。這是因為本作以完全控制的方式、只是去描繪坂元已經知道的東西。正因如此,我們能理解這種打動觀眾心靈與引起共鳴的機制。然而,我對創(chuàng)作[作品]所執(zhí)著\著迷之處,在于這類交流——精致地料理已經搞清楚的東西、給客人端上去品味——的外側,仍存在著真正的力量。

在《盡管如此,也要活下去》的結局中選擇分開生活的雙葉和洋貴,繼續(xù)寫著無法送達對方的手信。這兩人之間的關系性,作為對人類應該如何面對不可挽回的罪行這個問題的暫定回答而被提示出來。坂元本人對這個答案也并無確信,這一點也是清楚的。看完這結局,許多觀眾會感到心里煩躁不安\不舒暢[モヤモヤ]吧。然而,與此同時,這個結局也是坂元以及雙葉們如今能夠摸索得到的作為“祈愿”的東西吧。在那存在著的,是一種“祈禱”或者說賭注。而我在創(chuàng)作中所追尋的正是這樣的事物,而并非已經最適化了的某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