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nèi)經(jīng)-5.陰陽應(yīng)象大論(2)


東方-風(fēng)-肝-目
其神,魂也。陽氣上騰,散為風(fēng)也。風(fēng)者天之號令,風(fēng)為教始,故生自東方。風(fēng)鼓木榮,則風(fēng)生木也。凡物之味酸者,皆是木氣之所生也。味之酸,皆先生長于肝。肝之精氣,生養(yǎng)筋也。木生火,然肝之木氣,內(nèi)養(yǎng)筋已,乃生心也。目見日明,類齊同也。
玄謂玄冥,言天色高遠(yuǎn),尚未盛明也。道謂道化,以道而化,人則歸從。化謂造化,庶類時育,皆造化者也。萬物生,五味具,皆變化為母,而使生成。智從正化而有,故道生智
玄冥之內(nèi),神處其中,曰玄生神。柔軟曲直,木之性也。
風(fēng)傷筋,為自傷。金克木,燥為金,所以燥勝風(fēng)。
神管魂魄,心主神,魂居肝,魂靜則至道不亂。其色蒼,蒼為薄青色,其象為木。
角,木音,調(diào)而直也。在聲為呼,此處,發(fā)“噓”的音
在味為酸,此處酸為自傷。酸傷筋。金克木,辛為金,所以辛辣可克制酸。

南方-熱-心-舌
其神,心也。陽氣炎燥故生熱,鉆燧取火,惟熱是生。凡是味苦者,皆火氣之所生也。炎上作苦。味之苦皆先生長于心。心之精氣,生養(yǎng)血也。火生土,然心火之氣,內(nèi)養(yǎng)血已,乃生脾土。心別是非,舌以言事,故主舌。在體為脈,通行榮衛(wèi)而養(yǎng)血也。
神處心,神守則血氣流通。
徵,火音,和而美也。在聲為笑,喜聲也。此處,發(fā)“呵”的音。
心之憂在心變動,肺之憂在肺之志,肺主于秋,憂為正也。心主于夏,變而生憂也。
心之志為喜,甚則自傷。水克火,水為腎,為恐,所以恐能勝(克)喜。
苦傷氣,為傷己所勝,就是火克金,會傷到自己克的。水克火,能緩解火克金,故咸能勝苦。

中方-濕-脾-口
其神,意也。陽氣薄,陰氣升,升薄相合,故生濕。土濕則固,明濕生也。
物之甘味,皆土氣所生。凡味之甘,皆先生長于脾。脾的精氣生養(yǎng)肉也。土生金,乃生肺金,故肉生肺。
脾受五谷,口納五味,故主口。霧露云雨,濕之用也。安靜稼穡,土之德也。復(fù)裹筋骨,充其形。
宮,土音,大而和也。在聲為歌。此處,發(fā)“呼”的音。
在變動為噦,噦:打嗝,嗝氣(胃脾里有陳寒)。在味為甘,甘可寬緩也。思所以知遠(yuǎn),在志為思。甚則自傷。思傷脾。怒則不思,勝可知,怒勝思也。
脾主肉而惡濕,故濕勝則肉傷。脾都是自傷。甘傷肉,傷脾。
木克土,木亦肝,肝為酸,為怒;所以酸勝甘,怒勝思,風(fēng)勝濕。

西方-燥-肺-鼻
其神,魄也。天氣急切故生燥,金燥有聲,則生金。物之味辛,皆金氣之所生。味之辛,皆先生長于肺。
肺之精氣生養(yǎng)皮毛,金生水,故肺金之氣,養(yǎng)皮毛已,乃生腎水。
肺藏氣,鼻通息,故主鼻。輕急勁強,燥之用。堅勁從革,金的性。
商,金音,輕而勁也。在聲為哭。此處,發(fā)“呬”的音。
在變動為咳,就是咳嗽。鼻司呼吸,辛可散潤也,在志為憂,過則損也。為自傷。喜則心火并于肺金,故勝憂也。
熱傷皮毛,熱從火生,耗津液故。此為被勝傷己。不僅被克到,還傷了自己。
在味為辛,辛傷皮毛,為自傷。火克金,所以苦勝辛,喜勝憂也。

北方-寒-腎-耳
其神,志也。陰氣凝冽,故生寒。寒氣盛凝變?yōu)樗?。物之味咸,皆水氣之所生也。凡味之咸,皆生長于腎。腎之精氣,生養(yǎng)骨髓。水生木,然腎水之氣,養(yǎng)骨髓已,乃生肝木。腎屬北方,位居幽暗,聲入故主耳。
羽,水音,沉而深也。在聲為呻。此處,發(fā)“吹”的音
栗為戰(zhàn)栗,甚寒大恐??侄灰?,內(nèi)感于腎,故傷也??謶植唤鈩t傷精。思深慮遠(yuǎn),則見事情之源頭,故勝恐。
寒則血凝,傷可知。食鹽而渴,傷血可知。心主血脈。此為傷己所勝,水克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