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展館分享——廣東省博物館
廣東省博物館是廣東省唯一的省級綜合博物館,也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位于廣州市珠江新城中心區(qū)南部,占地面積6.7萬平方米。它是一個集歷史、藝術、革命、自然等多種類型文物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是華南地區(qū)藏品數(shù)量最多、品類最豐富、特色最鮮明的博物館,也是展示嶺南文化和粵港澳大灣區(qū)文化的重要窗口。
廣東省博物館的前身是1957年開始籌建的廣東省革命博物館,1959年10月1日正式開放,主要展示廣東革命歷史和民族英雄的事跡。1960年代后期,為了豐富展覽內容和提高收藏水平,廣東省革命博物館開始收藏各類歷史文物和藝術品,并改名為廣東省博物館。2004年12月,新館奠基開工,2010年建成并對外開放。新館建筑外觀設計理念來源于傳統(tǒng)漆盒,空間概念借鑒廣東傳統(tǒng)工藝品象牙球,整體創(chuàng)意為“綠色飄帶上盛滿珍寶的容器”。
單從外型看,廣東省博物館就是一個顏值極高的“寶盒”了。該博物館成立于1959年,2004年重建的時候,邀請了8個國家共10家國際有名的建筑設計單位參與設計,最后選用了“珍寶容器”為新館的設計理念。具體來講,博物館的外形是一個長方型盒子,色調深沉,看真一點則有不同的層次,其設計理念源自于廣東傳統(tǒng)工藝品象牙雕刻,有很強的視覺空間感。晚上,紅色光芒從不同的層次之間散射出來,就形成“粵光寶盒”了。
廣東省博物館現(xiàn)有藏品總數(shù)32萬余件(套),包括自然標本、化石等5.3萬余件(套)。其中,古代書畫和陶瓷兩類文物的數(shù)量和質量居于全國博物館前列,外銷藝術品、出水文物、華僑文物、潮州木雕、端硯等特色文物收藏在全國首屈一指。這些藏品不僅反映了廣東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情況,也展示了廣東與中原地區(qū)以及海外地區(qū)的交流互動和影響。
廣東省博物館是一個充滿歷史文化底蘊和起源的博物館,它不僅承載了廣東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民族情感,也展示了廣東地區(qū)的歷史變遷和文化特色。它是一個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了解和珍惜的文化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