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藝術名家——潘克軍


潘克軍,農安縣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1985年畢業(yè)于農安縣開安鎮(zhèn)職業(yè)技術學校美術專業(yè),1986年在長春藝術學院進修,擅長國畫。
2021年在農安縣慶祝建黨一百周年書畫展中榮獲二等獎;2021年“健康促進你我同行”書畫作品展中獲得一等獎;2022年集體創(chuàng)作了《錦繡黃龍府》大型巨作十米長卷。


欣賞潘克軍先生的作品,你往往會無意識調動自身的情緒去感悟,去體會心靈家園的意義?;蛟S只有這樣,才能讀懂他作品中深含的人生哲理,才能理解畫家通過個性的畫布載體,向蕓蕓眾生所傾訴其內心世界的藝術情素,從而尋找到生命中一個新的支點,新的精神寄托和詩意的美好。這,就是他畫風的藝術魅力。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蘭,空谷幽香,孤芳自賞;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趨炎勢。關于對梅蘭竹菊的詩一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為背景的。梅蘭竹菊,占盡春夏秋冬,中國文人以其為“四君子”,正表現(xiàn)了文人對時間秩序和生命意義的感悟。梅高潔傲岸,蘭幽雅空靈,竹虛心直節(jié),菊冷艷清貞。中國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負載了自己的一片真情,從而使花木草石脫離或拓展了原有的意義,而成為人格的象征和隱喻。大凡生命和藝術的“境界”,都是將有限的內在的精神品性,升華為永恒無限之美。


展卷細品,潘克軍先生筆下的花鳥,取象于平中見奇,淡中見雅,運用條幅與方形的構圖,使其韻味無窮??此淖鳟嫞軓娏业母杏X到用線的流暢、柔和、霸氣和俊美,時時透出一股靈氣。在花與鳥之間,點綴著或黃、或青、或深、或淡的枝葉,在靜與動之間,呈現(xiàn)出一片平靜祥和的氣氛。他筆下的花鳥可謂是形神兼?zhèn)?,栩栩如生,構思巧妙?/p>
潘克軍先生筆下的雞,潑墨大氣磅礴,筆法雄健、氣度非凡,下筆如雷霆萬鈞,寫意大氣如“風”,畫面時而濃墨重彩,心到筆到;時而蜻蜓點水,筆斷意連。在畫面的構思上疏密得當,大開大合中盡顯雞的風采,在錯落有致的意境中彰顯雞的至尊角色。鮮活的雞,鮮活的畫,帶給人們是鮮活的感受和極強的視角沖擊力。潘克軍先生筆下的花鳥處處充滿生機,是大自然在畫中的再現(xiàn),眾多作品,無不充滿著大自然的生機和活動,使各種生命和諧共存,意趣盎然。



潘克軍先生的繪畫作品取材廣泛,無所不能,欣然提筆,最愛的創(chuàng)作還是梅蘭竹菊荷,君子有修為,筆墨當自馨。他的花鳥作品,元素多少不盤算,趣物大小不算計,依心而構,循情而生,章法天然,卓然于制造畫感的品位與氣韻,用筆適勁,用墨適妙,設彩適麗,筆墨彩三法皆勝,把文人畫畫得情韻飽滿,格調典雅,宜賞宜藏,耐于把玩領悟,盡得文人作品的智與巧。


潘克軍先生構畫牡丹枝葉輕就得生機功法。皴筆成枝,有疾筆皴,有細筆勾,枝成簇,隱如龍騰云,顯如虎躍澗,把牡丹依枝而成的生態(tài)脈落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牡丹有氣勢,不盡是雍容,看來他最識真牡丹。


潘克軍先生這些看似隨意的揮灑,展示的卻是他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他的繪畫追求,他的藝術理想,還有他人生的點點滴滴都融進了畫里,畫里畫外渾然一體,既有真情的流露,又有生活的本質,他的藝術之花就這樣在春天里靜靜地開,我們在為其五彩斑斕的藝術作品陶醉時不得不承認,他是一位浪漫的色彩大師。


拜觀潘克軍先生的作品,給人一種酣暢淋漓之感。意空靈,圖壯闊,聽松濤陣陣,觀霧靄茫茫,感受云卷云舒。亦有“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之超脫,又如山中高士,俯仰間,閱盡世間萬物輪回,給人酣暢淋漓之感。


潘克軍先生的作品傾情于山水,鐘情于筆墨,畫作中,形態(tài)渾厚蒼潤,氣勢恢宏中正。他用水、墨與彩的有機融合,使畫面噴發(fā)出極具沖擊力的視覺感受,真可謂氣勢凌云,波瀾壯闊。他的作品,設色自如,色塊氤氳,點彩精確,把山水的自然美與豐富想象力有機融合在一起,物象鮮活、繪風生動。
潘克軍先生筆墨廣泛,山水、花鳥、草蟲、人物、走獸、書法皆有涉獵,如百般紅紫,各有芳菲。無論是巨幅創(chuàng)作,還是盈尺小品,那種水痕墨氣,躍然紙上,其作畫神態(tài),亦見于法度與性情之間,而落筆如云煙,胸中之郁勃,筆底造化,都在瞬息之間,如此種種,足以見得他的文化修養(yǎng)、精神境界與智慧靈性。
(文/田野)
歡迎點贊留言,喜歡潘老師作品隨時留言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