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愛好可以變成工作嗎?
最近和朋友聊天,談到興趣和職業(yè)發(fā)展的話題,讓我產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我們談論的核心是:一個人的興趣愛好變成一份工作后能激發(fā)工作激情嗎?興趣愛好可以變成工作嗎?

我們舉一個例子:
如果我問你是否喜歡讀書?
我相信大多數人的回答是“喜歡”
那,讀書是你的興趣愛好,我安排給你一個工作就是讓你讀書,你覺得你能完成得怎么樣呢?
我想你的回答是:肯定沒問題。不是沒問題,而是肯定沒問題。
但是,既然是工作,就要有“要求”。本周五下班前把《理解人性》這本書讀完,并且要做筆記,那些是核心要點要做標記,最后是需要檢查的。
接下來會怎么樣呢?
如果你親自去做這個事情,你就會發(fā)現,你的“讀書的興趣”變味了,你會很著急的把書讀完,快速的去完成你的工作。至于書中的內容你并不會特別的在意,你在意的是“完成你的工作”,這個工作的結果,而不是你感興趣的讀書過程。
不相信的伙伴可以親自嘗試一下,將你喜歡的事情,變成一項工作(有時間要求、內容要求、結果檢查),那你看看最后你的這個興趣和你之前的興趣相比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答案是肯定的。
一個人的興趣愛好變成一份工作后不能激發(fā)工作激情,興趣愛好不可以變成工作。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因為一個是追求結果,結果導向(工作);一個是追求過程(過程導向,結果不重要)。
因為這個變化,所以你的興趣就發(fā)生了變化,因為興趣是你可控的,你在這個過程中能夠體驗到這種控制感、參與感(和工作的參與感是不同的,興趣的參與感是一種心流體驗,而工作則不是)、滿足感(并不在于你完成了什么,而是這種參與體會的滿足感)。
而工作是“被動的”,所以你的控制感、參與感、滿足感被剝奪了。
緊接著我又陷入了沉思。

有沒有辦法將興趣愛好變成工作呢?激發(fā)工作的激情呢?
答案也是肯定的。
一個人的興趣愛好可以變成一份工作也能激發(fā)工作的激情。
那如何做呢?
答案就是心理咨詢。
心理咨詢的對象不是心理有“障礙”的人,而是人的正常心理的不健康狀態(tài),所以通過心理咨詢可以進行有效的調整,將工作帶給我們的各種壓力、焦慮等進行“化解”。
如何化解?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