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于嶺
(不站隊,不捧踩,更不上升演員)
說實話,因為電視的第一鏡頭給到了周子舒,所以先入為主很容易代入他的身份去感受這個“武俠世界”。
和大多數(shù)劇粉不一樣,對于給的太直接明白的故事線有種天生的免疫,與角色無關(guān),更不會上升到演員。所以劇里讓大多數(shù)劇粉共情的老溫的悲慘身世與成長環(huán)境,我的的確確沒能一下子感同身受。但也不妨礙我心疼他,為他唏噓,為他動容。
老溫是苦的,如他自己所言,他這一生終究是不合時宜。小時候父母雙雙慘死在自己面前,一個本該在愛的包圍下長大的孩子卻只能在不見天日的鬼谷中茍活,所以仇恨的種子在他很小的時候便根深蒂固。對他而言,血洗江湖甚至與那濁世同歸于盡是支撐他活下去的執(zhí)念。他的情感和目的都很純粹,純粹到讓他少了很多羈絆,對他而言恨有足夠的分量讓他與整個武林為敵,放手一搏。或者說,外放的恨是老溫對自己的救贖。
而對阿絮而言,我一時想不到怎么形容他的苦。許多人說,因為阿絮是在愛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所以他可以成為老溫的那道光,救贖他,溫暖他。大概也正是如此,更多人才會覺得老溫愈發(fā)苦楚。我不是原著書粉,不知道書里詳細(xì)的故事梗概。單純就劇情和個人主觀感受來說,我覺得阿絮同樣凄苦,甚至更甚。個人而言,我是更能感知那種曾經(jīng)擁有,但在生命很長的一段時間中慢慢失去且一直在失去的苦楚。這種內(nèi)心的拉扯同樣能置他于萬劫不復(fù),這比凌遲之刑更摧殘人心智。不僅如此,種下的七竅三秋釘嵌進身體的皮肉之苦也沒有輕饒過他。而這一切,他都?xì)w因于自己作法自斃,內(nèi)心深處就連他自己都沒放過自己,這份痛又該有多沉重,所以我私以為周子舒所受之苦絲毫不遜色老溫半分。盡管如此,在四季山莊八十一人九九歸一只剩他一人之時,他并沒有選擇立即死去,而仍想在這世間品幾壺佳釀,賞幾分美景,曬幾寸日光。我不覺得這是他對這人間還有世俗的眷戀,只是他也想在這平凡的世間游走一番,真正的活一把,感受人間煙火的溫度。幸運的話,或許還能見證他以身殉道追求的和平盛世,那樣的話,也不枉他披荊斬棘戎馬半生。
愛比恨更有力量,是我從阿絮這里感受到的。比起痛痛快快的恨,那種“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的坦然和俠義一下?lián)糁形业撵`魂。
關(guān)于結(jié)局,又是i溫和i絮爭執(zhí)不休的話題。i溫說,老溫不惜生命也要保全阿絮,他這一生什么都沒留住,唯獨把阿絮留住了。i絮說,阿絮本該曬著太陽,喝著美酒,肆意的活著,卻永遠被困在雪山了。
怎么說呢,好像哪種角度都有些合理之處,畢竟感受都是主觀,哪能完全同步。在我看來,同生,或者共死都算圓滿。他們心意相通,一方若不在了,另一方也絕不會選擇獨活。
老溫大仇得報,心中再無執(zhí)念。能陪阿絮在限定時光里肆意江湖,也不失為圓滿。只是阿絮應(yīng)該不舍得,不舍得老溫歷經(jīng)千辛萬苦才從那人心鬼蜮中爬出來,本該再陪他多在這人間走一走,嘗嘗人間的五味,尤其是甜,多看幾場沒有殺戮沒有鮮血的新奇戲法兒。那些在鬼谷錯過的,在人間要統(tǒng)統(tǒng)還給老溫。
對于阿絮,身邊有知他懂他的知己,敬他愛他的弟子,在時日無多里遵從本心自由快意的活一遭,然后就此離去,倒也能讓人接受。但是老溫應(yīng)該不允許,他的光由他來守護,就算付出生命他也想讓阿絮能在這世間多留片刻,畢竟在鬼谷呆久了,活著便是最大幸事。這也是他唯一能給的和拼了命要留住的。
若一個人要背負(fù)另一人的生命活下去才是最可悲,也是對知己最大的褻瀆。所幸,他們都活著。是老溫阿絮美好的結(jié)局,也是我們作為看客的圓滿。
?
感謝他們,以身外身,成全我們,做夢中夢。
?
(僅個人愚見和極其主觀的主觀感受,求同存異,peace &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