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菖蒲之舟
?開始看連城三紀彥的《一朵桔?;ā?,菖蒲之舟已經(jīng)是此書中的第五個故事了。
大正末年或者昭和的背景下,陰暗或者壓抑的感情我早已有所準備。
《一串白藤花》里阿縫殺死久病的丈夫,《桐棺》里阿際殺死害死自己丈夫卻也與自己有情的貫田,《一朵桔?;ā防镡徖L為了再見暗戀之人一面殺人,《白蓮寺》里母親為了隱藏兒子身世殺夫。我覺得,都還能理解。雖然病態(tài),不過世間萬般情感而已。直到這篇《菖蒲之舟》,我徹底破防了,原因也是,某國人一直以來的扭曲屢屢讓我接受不能。
首先,故事的主人公苑田岳葉是兩次殉情后都活了下來的天才歌人,就是寫和歌的詩人。而兩次和他相偕赴死的年輕女子最后卻都因他而死了。在這個虛構(gòu)的人物身上,我相信已經(jīng)有不少人看到了或現(xiàn)實或虛構(gòu)的其他相似的例子。隨便說一個,太宰治。
本身死就死了,還非要帶人一起,我就非常不喜歡。和自己正宮老婆阿峰關(guān)系也不好。好嘛,越到后面越讓人無法直視。一開始以為他的真愛是第一次一起殉情的妹子,文緒。第二次殉情的對象朱子是文緒的替身。結(jié)果看著看著,好家伙,原來文緒和朱子都是已經(jīng)出家為尼的前師母琴江的替身,殉情只是為了激琴江出現(xiàn)。按下四十米的長刀,我倒要看看,作者這個歪屁股想放啥歪屁。
哦豁,原來苑田從頭到尾誰也不愛,他!愛的!是自己的和歌!大家都以為他是殉情過后寫的和歌,其實是事先寫好,然后按著和歌發(fā)生的殉情的一場“表演”,不過苑田是演員,妹子們卻是真情實感。
好家伙,這種“為藝術(shù)獻身”已經(jīng)不止一次惡心到我了。某國人還特別喜歡這樣的情節(jié),我表示無法理解。隨便舉例,地獄變。
最后連同苑田的自戕,也是他早已安排好的一場“秀”。我不懂,這種刻意,這種貪婪,怎么在他們筆下成了可以歌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