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漏:關于時間的隨想
在我家中,收藏了無數個沙漏,透明的玻璃里裝著以黑、白、灰為主色調的各種沙子。
我對沙漏的喜愛,源于有一天老師用沙漏教我們一種音樂游戲。看到那塑膠沙漏,我便希望找到有黑色沙子的沙漏,并且是玻璃做的。于是到處找呀找,我終于在某一天晚上買到了我的第一只黑色玻璃沙漏。從商場抱回家中,心里無限欣喜。這種雀躍心情,像極了兒時買了一種喜愛的新文具。
而這些沙漏,則給我?guī)砹藢r間的一系列思考。如果給2019-2020年一個在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題,那就是“時間”。就因為這樣,我的研究生畢業(yè)音樂會的曲目是《Time and Money》(時間與金錢)。這首音樂中用了一段秒針加速兩倍的音效,每每練習這首曲子時,總是一顆心也跟著音樂慌慌張張,生怕自己不能夠成為這個社會的精英并且能與時間賽跑。
偶爾回到家中,我常毫無準備的遇見我那飽讀詩書的瑞士心理分析師鄰居太太。再一人拿杯紅酒在晚上串門,且漫無目的閑聊。有一夜,我們聊到了一個很有趣的話題「什么是時間?」我們倆加上另一位設計師鄰居各自發(fā)表了自己對時間的見解與定義。
我看著我桌上擺著的沙漏說:“ 時間對于我來說就像沙漏,它在流動,每當我決定靜心做一件事情時,常常會擺上一只擁有精準時長的沙漏,在沙子流完之前,我抓緊時間將這件事情快速做完。在那段時間里,我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而其他時候,我將會享受悠閑的時刻。”
另一位鄰居說:“ 我每天清晨起來,必須將所有的時間規(guī)劃好,我不能容忍一刻閑下來。我會在很閑的時候就容易發(fā)火或者生氣?!?/p>
女鄰居說:“ 哈,每個人對時間的使用都不一樣,可是為什么我們要去定義時間?時間就像海浪,它有時激烈,有時候軟軟的撲到沙灘上來。它就像是有形狀的,隨時在變化,你永遠不知道它的真實面貌?,F代人追求快,再也沒有人去品嘗那種時間正在放慢的感覺。”
這個對話讓我想起在我大二時的某節(jié)音樂史課時,賞析作曲家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班里突然有人“哎”的一聲嘆氣,用手掌杵著腦袋且將臉推變了形狀。教授突然笑著說:“有一天,當今日年輕的你們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人生全部亂了套,嘮叨的婆婆加上不斷讓你做事的另一半。和仿佛永遠做不完的工作。你們會突然意識到今天有多可貴,你們活在滿是樂譜的世界里,將萬千思緒凝聚,閉上眼睛傾聽旋律。享受你們當下的人生吧!”
時間對于每個年齡段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而具體到一個人來說,這一生的每一天,我們都會對時間的看法不同。有時我們在急速奔走,有時我們在慢慢悠悠的逗留!偶爾,我們浪費時間,但又在某一天突然驚覺時間的可貴,就像某日清晨醒來,當我看見床邊的沙漏將時間在我面前以流動狀態(tài)呈現的那一瞬間,我突然意識到時間與人的珍貴。 那天起我做了幾個小小的決定:再也不想為一些不足掛齒的事情和人浪費時間。我在一本書上看到的一句話:“ 盛年不重來,一日不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p>
后來在將近1年的時間里,我生活在工作狂的狀態(tài)下。我每天在不同的工作環(huán)境里轉換,一點一滴為自己的將來鋪著路,做不同的事見不同的人,那段時間里,我能看到我的生活正在各個方位有數據上的變化 我開始終于活著像一個成年人該有的樣子:八面玲瓏,忙忙碌碌,執(zhí)行力強。一直活在一種忙完了這陣忙下一陣的日子,音樂會、上課、教學生、寫作業(yè),為之后的人生做著各種規(guī)劃… 常常內心如刮著風暴般急驟。毫無畏懼,不顧后果的做完一個又一個決定,只因為沒有那么多時間再去思考、斟酌。
就在這幾日,我終于病倒了。發(fā)著高燒38.9度的清晨一人在刮著大風的洛桑醒來。給正在工作的媽媽打電話,給朋友們發(fā)去短信,一瞬間所有人都在為我揪著一顆心,讓我放慢工作的節(jié)奏?!畷r間’似乎給我來了當頭一棒,我突然重新開始思考自己對時間的定義,這也就意味著我的人生正在邁向一層新的階梯,它需要轉換思考模式并且迎接接下來的挑戰(zhàn)。
在我的文字中常常提到這是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斓饺藗兺浬畹奈兜?,只能用“量”代替“質”,快到。。。一切成了一種比賽!時間讓我們對未來產生深深的恐懼,我們總是在對未發(fā)生的事情煩惱,不斷的給自己加壓,希望自己在那預想中那未來的一瞬間做好準備且全力以赴。凡事追求一個‘結果’,用有沒有結果去衡量一件事情的價值。
直到有一天,一個青年爵士鋼琴演奏家朋友提到一個有意思的假設:其實時間也許并不存在。我才意識到:放慢點,其實許多事情將會質量更高。因為,如果只為追求結果而去做一件事情這樣的概念,也許只適合工作。卻并不適用于生活。而好的結果,常常是因為不追求結果,卻追求過程。
真正會讓自己老去的,并不是時間,而是來自日復一日對自己正在衰老的暗示,每個人的心智與心理都是不同的。如果將一個人的人生的時光中刻上一個看不見的時間點去規(guī)定這個人在這一輩子的某一天需要一定去完成某一件事,而不論這個人的本身,著實是一件不大公平的事情。熱愛生活,同時也是接受生活,接受自己與他人的差異,接受自己心理與生理的成長,接受時間對我們公平的饋贈,接受一切相聚和別離!用好奇的眼睛,去看生活的顏色與形狀還有這個世界的‘各種美’。
人生的真諦和人精神品格的完善,是認識到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就像泰戈爾所說的“ 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弊非笠粋€結果,很多時候就像是希望時間靜止。我曾與朋友們一起開著船去海中間,海浪將船打的筆直再重重落下,再往前開又是一片寧靜。這就是時間,它的美不在于靜止,而是在于動態(tài),和動態(tài)下你的自己。
我對沙漏的思考到此為止,也希望對每個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人說:你若想一生是少年,則每日保持好奇之心對待萬物,你若想去做一件事情,就去勇敢的做,不要瞻前顧后,認真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如果這一生你常因為害怕結果的失敗,而去放棄一件件自己喜歡的事情,這也許就是對時間最大的褻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