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當眾射殺李廣的兒子李敢,漢武帝:李敢是被鹿角觸擊而亡
公元前118年,21歲的霍去病,陪姨父漢武帝打獵。剛到甘泉宮,他突然拉弓,對著李廣的兒子李敢,就是一箭。李敢當場死亡,漢武帝卻說:“他是被鹿角觸擊而亡的?!?/p>
從這件事便可看出,即使英明如漢武帝,也是有著自己的私心,為了保住外甥霍去病,就這樣讓李敢憋屈死去,不僅不念李敢與其父李廣的功績,就連李廣的最后一個血脈消亡于世間都不放在心上。

其實,霍去病之所以射殺李敢,并不是與李敢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單純地為舅舅衛(wèi)青出一口氣而已。為了出氣而射殺一位功勛武將,從這便可看出霍去病的目中無人。
李廣是出身名門望族的將星,自幼便有一手令人驚嘆的騎射技藝,在領兵作戰(zhàn)上也是令人信服,多次擊敗匈奴。
李廣雖然功績不斐,但身為三朝元老的他卻是一生都沒有封侯,這主要還是與他的統(tǒng)兵策略有關。
李廣雖然擅長領兵,但卻不適合當元帥,因為他的兵法十分激進,與匈奴作戰(zhàn)的時候不是大勝就是大敗,缺乏了穩(wěn)健。
所以李廣立下的功勞有很多,但犯下的錯誤也不少,甚至還被匈奴活捉過。

正因為如此,漢武帝遲遲沒有讓李廣封侯,內心對他的家族勢力也是忌憚不已。
相比李廣,漢武帝內心更加看重的是自己的小舅子衛(wèi)青以及少年將軍霍去病。
這兩人的能力比之李廣更加出眾,身后也沒有讓人忌憚的家族勢力,與漢武帝更是沾親帶故,因此漢武帝將衛(wèi)青封為了大將軍,乃武官之首,又為霍去病封侯,兩人的地位一下子都超過了李廣。
這就讓李廣內心更加不服氣,迫切想要立功封侯了,畢竟自己努力了大半輩子都沒得到的東西如今竟然被兩個小輩取得了,任誰都會不甘。
帶著這樣的心情,李廣開始付諸行動,他不顧漢武帝的反對,一定要參加漠北之戰(zhàn)。
漢武帝本以他年老為由不讓他去,但最終還是耐不住李廣的軟磨硬泡,答應了他。

臨行前,漢武帝叮囑衛(wèi)青一定要照顧好李廣,不能讓他與單于對陣,否則勢必是捉拿不了單于。
因此,在漠北之戰(zhàn)中,當衛(wèi)青得知單于位置的時候,便命令李廣從東路包夾過去,不讓他參與正面作戰(zhàn)。
李廣雖然強烈反抗,但軍命難抗之下,他還是不得不遵從軍令,但此時的李廣心中卻是憤怒難耐,他認為衛(wèi)青是故意不讓自己立功,以防自己封侯。
當衛(wèi)青帶兵與單于作戰(zhàn)的時候,李廣卻因為軍隊沒有向導而導致沒能到達指定地點,最終讓單于成功逃跑。
衛(wèi)青派出長史想要詢問李廣事情緣由,但李廣卻拒絕回答,還強硬道:“此事全怪我一人,回去以后我自會領罰。”
當李廣來到大將軍幕府的時候,他的心情卻是非常失落,他對部下說道:“我與匈奴打了這么多場仗,如今好不容易可以抓到單于,卻因為迷路而導致沒能成功,這難道是天意嗎?如今我就算回朝也會被那些刀筆之吏落井下石,不如就在這里結束我的人生吧?!?/p>
于是李廣便拔劍自刎了。而衛(wèi)青為了顧及他的名聲,也未跟人解釋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所以,在李敢心里一直有根刺,他覺得父親的死和衛(wèi)青有關。后來他直接去找衛(wèi)青理論,還對他拳打腳踢,結果把衛(wèi)青打傷了。

衛(wèi)青無論從官職還是輩分,都比李敢高,而李敢的這些行為確實過分了。但衛(wèi)青并沒有與他計較,還幫他掩蓋此事。不過這事還是被霍去病察覺了,衛(wèi)青在霍去病心中如同神一般的存在,當然忍不了。
于是就趁著打獵期間,當場射殺李敢?;羧ゲ〉募g自然不用說,這一箭直接命中要害,等人過去檢查時,早已沒了呼吸。漢武帝也傻眼了,霍去病是衛(wèi)青的外甥,又是自己寵將,還能怎么辦。只好吩咐下去,讓在場眾人封口,只對外宣稱李敢是打獵時不慎被鹿角給撞死的。
《史記》:(李敢)怨大將軍青之恨其父,乃擊傷大將軍,大將軍匿諱之。居無何,敢從上雍,至甘泉宮獵。驃騎將軍去病與青有親,射殺敢。去病時方貴幸,上諱云鹿觸殺之。李廣的死讓人惋惜,他唯一的兒子被射殺,還不是死在戰(zhàn)場上的,更讓人嘆息。
不過這一切都無從追究,只能說是一筆孽債。李敢之死,也從側面反映出霍去病的缺陷。就是性子不夠沉穩(wěn),容易沖動犯錯。不過從霍去病的人生閱歷來看,也是能理解的。
17歲兩出定襄、19歲三征河西、21歲縱橫漠北,殺得匈奴人一提起霍去病這名字就膽寒。可惜如此天縱奇才,卻英年早逝?!妒酚洝分杏涊d,霍去病是忽然得病死的,當時年僅24歲。至于死因,卻沒有過多描述。
所以,這事在歷史上出現(xiàn)了各種猜測,有說是過勞死的,也有說是瘟疫死的,還有人說是死于匈奴的埋伏中……總之,對于霍去病的死眾說紛紜,可我總覺得霍去病的死和他的性格逃不開。
如果他能更沉穩(wěn)一點,不再沖動行事,也許一些意外是能避免的,也許就能像他舅舅衛(wèi)青一樣,能夠安度晚年。對此,你怎么看?歡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