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推薦,余華的活著
《活著》講述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小說的敘述者“我”在年輕時獲得了一個游手好閑的職業(yè)——去鄉(xiāng)間收集民間歌謠。在夏天剛剛來到的季節(jié),遇到那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聽他講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 福貴出身于地主家庭,年輕時是個浪蕩公子,經常去城里的一家妓院吃喝嫖賭。他丈人在城里開了一家米行,福貴每次去妓院后都讓一個妓女背著他上街,然后從丈人的米行經過,其品行之放蕩墮落可見一斑。后來,福貴中了別人的圈套,把家里的田地、房產都輸了個精光,于是全家一夜之間從大地主淪為了窮人。福貴的父親郁悶而亡。父親的亡故使福貴也清醒過來,決定重新做人。從此,福貴租地度日,他穿上粗布衣服,拿起農具,開始了他一生的農民生涯。不久,福貴的母親生病了,他拿了家里僅剩的兩塊銀圓,去城里請醫(yī)生。但他在城里發(fā)生了意外:他被國民黨軍隊抓了壯丁。 兩年后,福貴被解放軍俘虜并釋放了。福貴回到家里后,知道母親早已故去,女兒鳳霞也在一次高燒后成了聾啞人。福貴后來又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大煉鋼鐵、三年饑荒、“文化大革命”等時期。在此期間,福貴和親人生離死別:為了讓兒子有慶上學,他把女兒送給了別人,不久,女兒跑了回來,全家重又團圓;縣長的老婆生孩子需要輸血,有慶被一個不負責任的大夫抽血過量致死,而那縣長竟是福貴在國民黨軍隊時的小戰(zhàn)友春生。春生在后來的“文革”中經不住迫害,懸梁自盡。
幾年后,福貴的女兒鳳霞嫁了人,但卻在產后大出血中死去。有慶、鳳霞死后,福貴的妻子家珍也撒手人寰,剩下的只有福貴和女婿二喜、外孫苦根。祖孫三代相依為命了幾年后,二喜在一次事故中慘死。福貴和外孫苦根同住幾年后,苦根也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幼小的生命。最后,福貴買了一頭要被宰殺的老水牛,并給它取了“福貴”之名,艱難而平靜地活著余生。 余華,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3歲時隨父母遷居至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在海鹽縣讀完小學和中學,于海鹽縣武原鎮(zhèn)衛(wèi)生院曾經從事過約5年的牙醫(yī)工作。
1982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83年調入海鹽縣文化館工作,1989年調至嘉興市文聯(lián)任《煙雨樓》編輯,1993年定居北京進行職業(yè)創(chuàng)作。至今已經出版長篇小說6部,以及一批中短篇小說與雜文、隨筆,其作品被翻譯成40余種語言,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荷蘭、瑞典、希臘、挪威、俄羅斯、捷克、以色列、巴西、日本、韓國、越南、泰國和印度等國家和地區(qū)出版。
余華的作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曾獲意大利 格林扎納·卡佛 GRINZANE CAVOUR 文學獎( 1998 年),法國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 CHEVALIER DE L’ ORDRE DES ARTS ET?DES LETTRES ( 2004 年),首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Special Book Awards of?China (2005 年 )、 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2008年)、第十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作家(2013年)、第二屆中國版權金獎(2018年) 等重要文學獎項 。
對本書感興趣的電子檔書籍可以一鍵三連,私信或者在評論區(qū)留下聯(lián)系方式,方便對本書讀后感進行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