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民俗文化:青島嶗山沙子口廟會

起源于明永樂二年(1404年),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明崇禎7年(1634年),漁民們因為連年豐收,便在姜哥莊村東黍子岡蓋一座廟,起名“滄海觀”,內(nèi)供奉龍王和天后。
每年正月十三日廟會時,香火鼎盛,面及即墨縣及沿海各漁村。廟會最隆重的是祭海儀式,祭海當天,裝扮一新的上百艘漁船排滿海灣,五顏六色的網(wǎng)標迎風飄揚。

主祭人莊嚴地面對大海宣讀祭文,數(shù)百漁民鞠躬行禮,隨后將祭品撒向大海,以感謝大海對他們的恩澤。漁民們在神像前燒香磕頭,感謝龍王爺?shù)亩髻n,使他們魚蝦滿艙,同時也懇求龍王爺和媽祖娘娘保佑大人孩子新年平安。

上完香后,大家就站在海邊放鞭炮,同時各種民俗表演紛紛登場。鞭炮若雷,號子震天,場面震撼。周圍的村民以及四鄉(xiāng)八疃的鄉(xiāng)親、天南地北的客人也大都在這一天到姜哥莊一帶走親戚、逛廟會。


聲明:本文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此文僅用于分享傳播,如侵自刪!膠東五市協(xié)同發(fā)展,共筑美好家園——魅力膠東。
準官方平臺,稀有知識產(chǎn)權,全網(wǎng)絡媒體平臺,誠尋志向合作伙伴!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