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臺競爭都是講條件講資格的,必須要讓自己條件過硬
在大的平臺上,在大的事情上基本上都是講條件講資格的,而不是講能力講人品的,為什么呢?因?yàn)槟阒v資格講條件,這個是客觀存在的,你很容易把關(guān)很容易篩選,你如果講能力講人品的話,這個東西是很容易作假的,而且主觀性太強(qiáng)。 比如100個人里面要提拔一個領(lǐng)導(dǎo),怎么判斷能力是否強(qiáng)?兩個人你可以判斷誰的能力強(qiáng),但是100個人你怎么去判斷一個人能力強(qiáng),如果你講人品,100個人里面,你怎么去否定這99個人人品不如你呢? 在這種情況下講條件講資格,比如說你的學(xué)歷,研究生還是本科?是不是在基層鍛煉了三年?是不是在邊疆支援了三年???那有這個條件,你就有這個資格。 原則上大的事情基本上就是按條件來走的,你符合這個條件那你就備選,如果你不符合這個條件,那只能淘汰掉你。 經(jīng)常困惑這個有什么用,那個有什么用,因?yàn)楹芏鄸|西在你沒有用到它的時候,你是感覺到它沒有用的,但是真的要用的時候,那就是很嚴(yán)肅的事情了。 比如說學(xué)歷了,經(jīng)常說學(xué)歷不重要,能力很重要,那是因?yàn)槟銢]有在大的環(huán)境中競爭,所以你感受不到資格條件的重要性,僅僅是去找一份工作可能很容易,但是你要進(jìn)一個好的單位,那人家就要用條件來卡你了,比如你的學(xué)歷夠不夠,學(xué)校夠不夠資格,專業(yè)夠不夠資格,這個時候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我們經(jīng)常講吃虧是福,不要老是考慮有沒有用,能拿到手的東西拿到了,即便是用不上也不會吃什么大虧,就是付出一點(diǎn)勞動而已,該有的學(xué)歷把它爭取,該有的證書你把它拿到,用不用得上都是看造化的。 大智若愚就是這個樣子,不要用你的眼光去判斷這個世界,只能努力的往前走,結(jié)果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不要自以為是的去判斷這個有用那個沒用,那如果這樣判斷你什么有用什么沒用,這個世界的主宰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