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說課稿
一、說教材,說學生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
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xiàn)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
了作者對大自然中這種生命現(xiàn)象的熱愛和贊美。
課文情節(jié)很簡單。主要寫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傍
晚,群鳥已經(jīng)歸巢,沒有看到鳥。重點寫了大榕樹的碩大無比和充滿生機的美麗,并由衷的
贊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第二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是清晨,正是群鳥出巢的時刻。重點寫
了眾鳥活動的熱鬧場面。充分感受到了它們生活的自由、快樂。結尾時又由衷地寫出了“那‘鳥
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p>
小學語文新大綱提出了“小學語文教學必須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并要求“倡
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確處理好師生的關系,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討論,勇于探
索。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得到提高和發(fā)展”。大綱強調了要以學生學習為主,所以在這節(jié)課
安排教學任務時,我注重設計的問題以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為目的。而六年級的學生基本
已經(jīng)掌握了學習方法,對自學課文有了一定的基礎,為了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讓
學生談自己的體會,以“讀—析—讀”相結合的教學策略,即首先讓學生能在讀中找出相映的
重點詞語及句子,再互相交流,最后能通過朗讀表達出自己的喜愛和留戀之情。宗旨是通過
如上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深入的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學目標的確立
本課的教學目標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情況確定,我確定了四個目標,分別是知識目標、能
力目標、德育目標、情感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情景。這個目標要求全體學生必須理解和掌
握,以這一線索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設計了以讀代講的教學模式。
2、能力目標:
讓學生親自去體會、去感受,并利用朗讀、交流去解決實際問題。學生通過自讀、自悟,運
用一定的學習方法,從中挖掘這種獨立學習的可貴能力,這樣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
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在教學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使每個學生的才能得到表現(xiàn)。
3、德育目標:
增強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有的學生由于這方面的知識缺乏,這種環(huán)保意識特別的差,有時
還會做出一些不良的舉動,為了讓這種不良現(xiàn)象的杜絕而實現(xiàn)德育目標,我設計了在討論完
所有的問題后,讓學生聯(lián)系課文互相學習交流,體會到愛護大自然,愛護鳥類的重要性,這
些都是學生比較容易掌握的,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增強了環(huán)保意識。
4、情感目標:
課文《鳥的天堂》揭示鳥與樹、人與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創(chuàng)造了美好的生活,當今世界
熱點為環(huán)保,又正好與我國提倡的“和諧社會”相應,一個“和諧”,從文本到生活,都得到了
體現(xiàn)。通過本文的學習,師生情感達到了升華,沉浸在和諧的大自然的氛圍中。倍感《鳥的
天堂》的確是人間的樂園。這里的人們保護榕樹,愛護鳥類,感悟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美。
三、說說如何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及教學媒體的使用。
根據(jù)新大綱,新教材的編寫意圖,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了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
堂的含義”鼓勵學生在學習課文后說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學難點是理解“鳥的天堂”為什么
的確是鳥的天堂,體會兩個“鳥的天堂”的不同含義。為了能夠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并貫徹
新大綱提出的:全面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思想“的要求,我采用”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充分的去
讀,在讀中自己去感悟,去領會其意義。理解是朗讀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理解了課文的內容,
才可能通過朗讀準確表達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使學生對
課文的思想感情體會的更加深入。例如:“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數(shù),樹干
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教師指導學生抓住這句
話進行理解,鼓勵學生互相交流體會,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閱讀實踐在自讀中自悟、
自得。并讓學生從部分詞語中體會到榕樹的巨大,就這個問題啟發(fā)學生從總體上談大榕樹的
大和茂盛,也可以就某一個句子,某一個詞語說一說自己的體會。文中的重點詞句是文章的
精髓,它對表達中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抓住這些具有感染意義的關
鍵詞語、句意深刻的語句,引導學生領會其中蘊藏的思想感情,從而撥動他們心靈的琴弦,
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例如:那翠綠的顏色……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通過互相交流
啟發(fā),使學生抓住“那么多”“一簇”“一堆”“不留一點縫隙”等數(shù)量詞中體會樹多而密,“翠綠”“顫
動”等詞語中體會榕樹的美麗和富有生命力。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另外,播放影音文件,
課文朗讀“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弊寣W生更進一步體會鳥的天堂的
靜態(tài)美。
這段語言文字比較優(yōu)美,指導學生帶著喜愛之情練習朗讀(齊讀、指名讀、范讀、體會讀),
并試著背下來。這一要求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鼓勵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要給學生
充足的時間,實實在在地練習,當堂背下來,查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也減輕了學
生課業(yè)負擔。
然后教師播放“眾鳥紛飛”的Flansh動畫,引導學生談出自己的感受,學生獲得直觀感受后,
抓住喜歡的句子談感受,這是最受學生喜歡的一種形式,為它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的學習空間,
完全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擇合作伙伴,因而興趣較濃,積極性特別的高。并讓學生交流自己的
體會,在自讀中自悟,在自悟中自得,此時,學生的主動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他們主動的
求知,主動去探索,主動去發(fā)現(xiàn),使學生的生命力得到張揚。從而,結合課文了解到作者第
二次去“鳥的天堂”抓住了眾鳥活動的熱鬧場面進行描寫,知道鳥的數(shù)量多、種類多、姿態(tài)多,
感受到他們自由、快樂。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著重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指導學生一邊
讀,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學生通過想象講述有的鳥還會怎樣。想象課文描繪的形象、意境,
使理性認識和感性體驗相互作用,把抽象的文字符號轉換為具體的視覺表象,令學生身臨其
境,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從而感受鳥的天堂的動態(tài)美。
為了更好的突破難點部分,我設計訓練學生圍繞第四自然段中重點句展開學習,訓練學生找
出重點句,培養(yǎng)理解句子的能力,對于學生提出的有關問題應當視其性質區(qū)別處理。在此基
礎上由此句引出本課的難點,第一句“鳥的天堂“為什么要加引號,而第二句鳥的天堂卻沒
有加引號?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討論:這株大榕樹為什么被稱作“鳥的天堂”,學生進行討
論研究。多向交流讓每一個學生充分展示自我,表現(xiàn)自我,學會吸收,學會合作,充分調動
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由個體的學習活動轉化為群眾學習活動,為全體學生主動參與
學習提供了優(yōu)勢互補的條件,營造了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全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這
樣的討論交流就把突破理解上的難點和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有機的結合起來。課文的最后
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容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對學生的答案,多層的鼓勵,從而發(fā)展學生的發(fā)
散思維、直覺、頓悟、想象和靈感,體會到這里的人們保護榕樹,愛護鳥類,感悟人與自然
和諧統(tǒng)一的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根據(jù)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在設計本課時,使學生獲得了感觀上的感受,創(chuàng)設民
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一看就喜歡上這種方式,使他們滿懷興奮、愉快之情在學習中發(fā)
揮自己的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爭先恐后的發(fā)表自己觀點和看法,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
中來。
四、說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轉換
本課主要有7個環(huán)節(jié):
(一)、導入新課:首先提出問題,帶著問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學習作者的寫
作方法
教師提出問題,交代任務
1、播放影音文件:課文朗讀:“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p>
2、投影出示描寫大榕樹巨大的句子,讀一讀,談出自己體會,同學互相交流,教師根據(jù)
學生分析板書并指導書寫要點。
3、投影出示描寫大榕樹美麗和富有生命力的句子,方法同
(三)、為與下面的內容更好的銜接,教師使用激勵性語言穿插,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利于
下面內容的學習。
(四)、學習課文第二部分,展示鳥的天堂的靜態(tài)美,指導以各種形式朗讀,并在理解的基
礎上背誦優(yōu)美的句子。
(五)、播放“眾鳥紛飛”的錄像,讓學生自讀、自悟,交流小組學習情況,然后指導學生在
默讀中想象當時的情景,講述自己的想象,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寫作方法,突破全課重點部
分。
(六)、抓住重點進行訓練理解,學生討論研究,使難點得以突破。(七)、全課總結:采
用由學生談學習課文受到的啟發(fā)的方法,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和感悟人與自然的美。
五、說板書設計
樹大而茂盛靜態(tài)美
鳥的天堂
(和諧)鳥多而快樂動態(tài)美
板書是課文的濃縮,設計精練、清晰,有助于體現(xiàn)課文的重點及中心,課文主要寫作者兩次
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第一次寫了大榕樹的碩大無比和充滿生機的美麗;第二次寫了眾
鳥活動的熱鬧場面。體會人們保護榕樹,愛護鳥類,感悟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美。
總之,這節(jié)課我本著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自主的學習知識為主,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學
習主人,教給他們學習方法,培養(yǎng)他們獨立學習為宗旨而設計并實施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