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矯正的原理是什么?

隨著隱形矯正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美觀、可摘除的隱形牙套來矯正牙齒。但對于醫(yī)生來說,不太美觀的"鋼牙"牙套永遠是心中的白月光。
事實上,在了解"鋼牙套"后,你可能也會愛上它。
但在了解它之前,你需要知道一個有趣的常識——為什么牙齒能矯正,而人體其他骨頭不能。
第一、牙齒矯正的前提——牙槽骨具有彈性
牙齒之所以能矯正,是因為牙槽骨是人體中新陳代謝最強的骨頭。簡單點講,它可以改變形狀。
牙齒矯正,其實就是牙槽骨改建的過程。

牙長在牙槽骨里的,就像樹根種在泥土中一樣。由于牙槽骨具有重塑性,所以牙齒并不是紋絲不動屹立在牙槽骨之上。正因如此,牙齒是可以"移動"的,也就構成了矯正的基礎。
如果牙槽骨沒有彈性,那牙齒就沒有矯正的可能了。
但由于牙槽骨畢竟是骨頭,不能用強勁勇猛的力氣去改變,所以每次只能微微調整一點,逐漸加力。這也就是矯正周期長的原因。
第二、矯正的過程
矯正呈現的結果是"戴了牙套",但牙套可不是簡單套上去的。相反,這是個復雜而精細的活兒。
2.?粘貼托槽
看似小小的托槽,其實每個都有自己的位置。醫(yī)生先找準位置,再用酸蝕劑酸蝕牙齒表面(牙表面的牙釉質是光滑的,酸蝕劑可以增加摩擦力)。

再用專門的樹脂材料將托槽一個一個耐心粘上去。

粘一顆很簡單,但一口呢?所以,它非??简炨t(yī)生的耐心。
2.牽引弓絲
托槽就是弓絲的家,粘完弓絲,就是將一根弓絲卡在一排托槽里。

弓絲是個調皮的孩子,無論你怎么掰扯它,它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回到原來的形狀。

所以?。。≈攸c來了!你將弓絲"強行"塞進了托槽里,但它會拼命回到原來的狀態(tài),它就像火車頭一樣,拉著牙齒回到它的狀態(tài)。
當然,弓絲需要定時更換,因為每根弓絲的力量是不一樣的。
牙齒能沿著醫(yī)生設計的"軌跡"移動,全靠弓絲的"調皮"屬性。
3.拉橡皮筋
有些人會有疑惑:為什么有人用橡皮筋,而有人不用呢?
橡皮筋的作用是拉間隙。

什么叫間隙?就是牙齒與牙齒間的縫隙。
有人矯正需要拔牙,拔牙后自然有間隙;有人天生牙縫大,也是需要收的。
一般來說,醫(yī)生會先"排齊"——讓牙齒排整齊;
再"收間隙"——收緊牙縫。
社會在進步,科學在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高科技的隱形矯正,但對于醫(yī)生來說,定方案、粘托槽、拉弓絲、調整咬合等過程雖然復雜,但他們能像手藝人一樣潛心琢磨,是一種藝術享受,這是任何科技所無法替代的藝術感。
我想,這是屬于醫(yī)生的一份情結吧。
最后小博再多說幾句。
作為醫(yī)護人員,我們常被認為是"不茍言笑"的冰箱。事實上,我們有時候確實不擅長表達。從醫(yī)多年謹遵嚴謹務實的理念,多少對我們的行為及人格有影響,也希望大家多理解。
當然,我也相信絕大部分醫(yī)生都是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也是盡全力給你診治建議,也希望少些杠精,醫(yī)生和病患多多配合吧。
畢竟,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