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帝堯,光宅天下;人類文明之源大揭秘
《尚書》帝堯,光宅天下;人類文明之源大揭秘《孔了凡-人類文明史話(草稿 16)》
人類文明至西周周公攝政時(shí)期,形成了一套完備的體系。但是我們無法想象,象《山海經(jīng)》這樣的宏大巨制大禹是如何完成的?孔子在《論語》所述“有朋自遠(yuǎn)方來”,這里的遠(yuǎn)方指的是何時(shí)何地?又能是誰可以被孔子稱得上“朋”?孔子又怎么做到“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尚書》可以為后入揭開這個(gè)人類文明之迷。
《尚書? 堯典》記載“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薄暗蹐?,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 通過《堯典》的這段記述我們可以斷定帝堯之德“聰明文思,光宅天下” “帝堯,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span>
《尚書 周書·呂刑》又記載“上帝監(jiān)民,罔有馨香德,刑發(fā)聞惟腥?;实郯я媸局还?,報(bào)虐以威,遏絕苗民,無世在下。乃命重、黎,絕地天通,罔有降格?!边@段記載反過來也可以證明帝堯之德做到了“地天通”。
《國語.楚語·觀射父論絕地天通》也記述“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智能上下比義,其圣能光遠(yuǎn)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號、能知四時(shí)之生、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舊典者為之宗。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異業(yè),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禍災(zāi)不至?!边@段《國語》也說明帝堯“明德”可以“光遠(yuǎn)宣朗,能知山川之號、能知四時(shí)之生”。
通過《尚書? 堯典》《尚書 周書·呂刑》《國語.楚語·觀射父論絕地天通》的記述,我們就可以得到這樣一個(gè)判斷:堯舜禹以及孔子之德可以做到“克明俊德,格于上下,協(xié)和萬邦”。大禹之德偉岸高廣,寫出《山海經(jīng)》不足為奇,孔子之德“仰之彌高,鉆之彌堅(jiān),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知“有朋至遠(yuǎn)方來”,做到“雖百世,可知”亦不足為怪。
天道惟誠!文明惟德!這就是人類文明密碼。(待續(xù))
孔元2574年五月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