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愛玩手機的父母,會影響孩子的發(fā)育?
在一個公園里,媽媽坐在樹下玩手機,小男孩在一旁拼機器人玩具。沒多久,小男孩跑過去拖起媽媽的手:“媽媽,我不會拼,你幫我?!眿寢屘ь^對孩子說:“你自己玩,媽媽不陪你玩的。”
孩子不答應,嚷嚷著一定要媽媽陪。這時媽媽發(fā)怒了,呵斥了一句,孩子只得沮喪地回去,自己繼續(xù)拼積木。沒多久,可能拼積木屢屢受挫,小男孩突然發(fā)怒把玩具摔地上……
?

?
一.成年人看手機的頻率,幾乎快跟上呼吸空氣了?
?
行為研究學家特奧.康普諾利等人經(jīng)過研究10多萬人的手機使用情況發(fā)現(xiàn),成年人平均每天要解鎖手機110次,最高峰的時段,他們每7分鐘就看一次手機。這種情況是糟糕的,因為手機似乎變成了一個無形的“魔鬼”,把人們的注意力消耗掉了。這些人放在學習、工作和陪伴家人方面的質量也變得越來越糟糕。
?

?
另外,行為兒科學家珍妮·拉德斯基等人也曾經(jīng)做過類似的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父母陪同孩子在餐廳就餐時,三分之一的父母在就餐中頻繁地刷手機,超過三分之二的父母在就餐中至少刷手機一次。與此同時,那些父母頻繁刷手機的孩子,他們在就餐中出現(xiàn)煩躁的概率也比其他孩子高很多。
?
二.具體地,愛刷手機的父母如何影響孩子?
1、孩子容易情緒緊張
2018年底,行為研究專家Hunt Allcott等人進行了一次“斷網(wǎng)實驗”,上千名被試被要求斷絕上網(wǎng)1個月。與斷網(wǎng)前經(jīng)常抑郁暴躁的情況相比,他們在這一個月內(nèi),有更多的時間享受生活的空閑,例如到郊外散步,或陪伴家人。這些人坦言,完全不使用手機電腦等上網(wǎng)后,幸福感提升了不少。

愛看手機的父母,情緒容易焦慮。為什么?
人們在網(wǎng)上最愛展露他們最優(yōu)秀的一面,例如孩子獲了鋼琴比賽第一名,例如去了歐洲旅游,例如買了名貴車輛……在對比中,落差會給人帶來強烈的焦慮。所以越看越郁悶,越刷越變得脾氣暴躁,生活在他們身邊的孩子毫無疑問會受到父母負面情緒的影響。
?
我們常見的一些家庭,當父母發(fā)怒了,孩子會變得容易敏感和郁郁寡歡;當父母焦慮了,他們催促孩子的頻率也會上升,孩子的情緒也會變得著急……長期以往,孩子也變得更容易脾氣暴躁和不愉快。
?
2、孩子容易沉迷手機或平板
如果你有在寶寶面前玩手機的經(jīng)歷,你便不難遇到寶寶搶手機的行為。換言之,父母愛玩手機,孩子很容易會模仿父母玩手機的行為。2013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者發(fā)現(xiàn),父母愛看電視,他們的孩子會增加三分之一的看電視的時間。后來不少學者也發(fā)現(xiàn),當父母沉迷手機或平板,也會給孩子帶來相似的壞榜樣影響。
?

雖然有些父母會“霸占”手機拒絕給孩子,但孩子們的渴望是非常強烈的。當大人一放下手機,手機可能馬上就到了孩子手上。所以,父母愛刷手機或平板,孩子便容易沉迷手機或平板。
?
3、孩子缺乏父母足夠的陪伴
當父母熱衷刷手機,他們陪孩子的時間就會減少。有些爸媽可能會抱孩子在懷里一起看手機,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視力發(fā)育,也因此減少了陪伴孩子玩實地游戲、玩玩具或進行其他親子活動的時間。因為很多親子活動或游戲,常常能幫助小朋友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協(xié)調能力發(fā)展,或培養(yǎng)孩子的鉆研、探索能力,又或者能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可手機或平板剝奪了孩子們在這些方面的成長。
?
?

?
三.父母該如何戒掉頻繁刷手機?
?
很多手機“上癮”的父母經(jīng)常說,“我也不想總是刷,可就是忍不住”,怎么辦呢?下面是很多人認為可行的建議:
?
1、有意識地尋找手機以外的興趣

例如每天閱讀有益的書籍,愛上一項運動,或鉆研如何做出美味的菜肴……這些人生興趣,能讓你慢慢地找到生命的價值——價值在現(xiàn)實生活中,而不是網(wǎng)上。有益的興趣,也能幫你淡化手機的吸引力。
?
2、珍惜不會一直有的親子時光
我們常常說,“孩子很快就不需要你了,請珍惜孩子還賴著你的時光”,其實說的是孩子5,6歲后,會真正發(fā)展他們的小小人際圈,而不會再像小狗崽般圍著你的腳后跟轉。所以,在你陪伴孩子時,記得把手機放在遠處或設置靜音,別讓手機破壞你們珍貴的親子時光。
?
下面三項親子活動,爸媽參與時,尤其別玩手機
?
1.親子活動一、餐桌上吃飯時

很多父母喜歡在吃飯時,頻繁地刷手機或回復信息,父母這種做法不僅影響了自己就餐,也影響了孩子就餐。想想那些一邊吃飯一邊玩玩具看電視的孩子,父母吃飯刷手機其實給了孩子負面的示范。除此之外,在父母的影響下,孩子們也不會認真吃飯,他們或許也想和父母一起看。如果被拒絕,他們可能會鬧別扭,最終影響了孩子就餐。
?
所以,父母餐桌上吃飯時,最好不看手機,靜靜吃飯,陪孩子說話。
?
2.親子活動二、親子閱讀時

?
有些父母陪孩子親子閱讀時,喜歡把手機放在一旁,手機鈴聲響了,或信息提示了,就隨手拎起了手機。這種不經(jīng)意的做法,影響了孩子的閱讀沉浸感,孩子也會養(yǎng)成壞習慣——做事情不專注!因為我們很多父母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注意力差勁,“寫作業(yè)寫到一半就去找零食”,而他們自己卻不能自省——是否在陪孩子學習時,自己也不時地分心?
?
所以,父母陪孩子親子閱讀時,最好遠離手機或甚至手機設置靜音,專心做好閱讀榜樣。
?
3.親子活動三、節(jié)假日戶外玩耍時

?
無數(shù)研究表明,大自然是一個緩解焦慮煩躁、恢復專注力的好地方,但很多父母卻在陪孩子戶外玩耍時,喜歡刷手機。這些大人自己不僅錯過了享受大自然,孩子也因為父母的不投入,而錯失了大自然的親子時光。
?
就像文章開頭的那對父子,如果媽媽專心陪伴孩子,兩母子就能獲得愉悅的親子互動,孩子也會在與父母的玩耍中,感覺與父母更靠近??墒?,手機破壞了這一切。
?
?
所以,父母節(jié)假日陪孩子戶外玩耍時,最好把手機放包里,設置靜音吧!
?
突然想起了前幾天看到的真實故事,一個小男孩的轉變,希望那些愛玩手機的父母引以為鑒:
澳大利亞有一個小男孩Ben,母親是一位單親媽媽,自己沉迷刷手機。母親做飯做家務時,Ben也愛看手機。后來Ben上學了,老師發(fā)現(xiàn)小男孩脾氣非常暴躁,“會在上課時亂喊亂叫,非常煩躁的樣子”。媽媽一開始還以為是自閉癥,后來醫(yī)生建議這位單親媽媽讓孩子戒掉手機。
?
?
為了孩子,這位媽媽換了一部功能最簡單的手機,并且不能上網(wǎng)。結果效果很好,因為她自己刷不了手機,她的孩子也不能了。后來,媽媽也有意識地教孩子學騎自行車。隨著孩子越來越熟練自行車,慢慢地,小男孩恢復了一個小朋友該有的活潑,暴躁也少了。
?
?
所以,請把快樂的親子時光還給孩子吧!對于孩子們來說,幸福再簡單不過了,左手牽著爸爸,右手拉著媽媽……

廣州天使兒童醫(yī)院?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