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你臉上的“五官”,藏著你這一生最上乘的風(fēng)水

01
有人提出過一個觀點,老天賜給你什么樣的五官,就等于賜給你什么樣的風(fēng)水。
這當(dāng)中的邏輯鏈條就是:在成長的過程中,長什么樣,做什么事兒,吸引什么人,造成什么因果,就會過上什么樣的一生。
地球中有80億人,為什么他們都長著不同的面孔呢?難道說,就不存在完全一模一樣的人嗎?因為地球需要多樣性,那每個人的五官長相,就肯定會有一定的差異。
有哲學(xué)家說過:“這世上并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p>
其實很好理解。在人類誕生之前,不同族群的恐龍,也長成不同的樣子。而不同個體的恐龍,也有不同的差異。所以,這些恐龍的最終命運,也各不相同。
長相,由“五官”所構(gòu)成。而對于五官的理解,我們不能只停留于“五官是否端正”這件事上,而應(yīng)該要好好利用自己的五官,去過好這一生。

02
先來談?wù)勅酥白彀汀薄?/p>
嘴巴的主要功能,只有兩個,一個功能是吃飯,而另一個功能則是說話。可不論是吃飯,還是說話,都需要保持“三七分”的原則。
該怎么吃飯,吃什么,如何保證自己的飲食健康,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一般來說,吃飯的時候,配七分青菜,三分肉類,這才是最健康的飲食方式。
當(dāng)然,吃飯是小問題,重點還是說話方面。在你看來,說話,真的就是一件簡單事兒嗎?說話并不簡單,不少人都因為不懂得說話而惹禍。
不該說的事兒,你說了,那你就會得罪不該得罪的人。不該說的秘密,你透露了,那你就會被人摸透軟肋,抓住把柄。
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就是這個道理。那些放縱自己的嘴巴,說話滔滔不絕,不計后果的人,多半在社會當(dāng)中混不下去。
對于說話,我們需要保持一個原則:要么說七分真話,三分假話;要么說三分真話,七分假話;要么沉默是金,啥都不說。

03
再來談?wù)勅酥把劬Α薄?/p>
人之眼睛,那是很有意思的。心理學(xué)家認(rèn)為,我們可以從對方的眼睛神態(tài)當(dāng)中,看出這個人的心理想法和做人的態(tài)度。
在東漢末年,曹操就發(fā)覺有兩個人特別厲害,一個人叫做劉備,另一個人叫做司馬懿。這兩人,最后都成就了一番大事業(yè)。
劉備的厲害,在于他無論身處什么樣的環(huán)境當(dāng)中,都能鎮(zhèn)定自若,眼神毫無變化,特別平靜。在十八路諸侯都被華雄嚇得心驚膽戰(zhàn)之時,唯有劉備眼睛都不眨一下。
因此,著名史學(xué)家陳壽評價:“喜怒不形于色。”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他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城府特別深,讓人摸不透。
而司馬懿的厲害,在于他的眼睛如同老鷹一般,特別敏銳狠辣。還未遇到機會,那就選擇隱忍,潛龍勿用。而一旦遇到機會,就劍芒出鞘,一劍封喉。
所以,世人就稱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這“鷹視”就是對他目光最好的評價。

04
最后來談?wù)勅酥岸洹薄?/p>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忠誠且真實的言論,為什么會刺耳呢?因為人們都認(rèn)不清現(xiàn)實,只緣身在此山中,就容易被自己的情緒和人性的弱點所影響。
小人說幾句好聽話,滿嘴甜言蜜語,那我們都會覺得小人是好人。因此,才會有一大堆有錢的老板,被小人坑了,不僅破產(chǎn)了,還背負(fù)了債務(wù)。
君子說幾句真話,會讓人覺得特別現(xiàn)實,內(nèi)心難以接受。因此,遠(yuǎn)離君子,而靠近小人的人,就會越來越多。這注定了,不少人都跟貴人擦肩而過。
要想遇到貴人,那我們就需要用“耳朵”去聽。不僅聽聽別人的意圖,同時思考別人的言外之意,不能被所謂的“好壞”所迷惑。
可以肯定的是,歷朝歷代所有能夠成功的人,都有聽得進(jìn)真話的能力。而身為普通人的我們,是時候要把“忠言逆耳”這四個字,放在心上了。

05
寫到最后
談完了嘴巴、眼睛和耳朵,不少人會說,那鼻子和眉毛呢?
鼻子,那是整個面部的定海神針。它是否跟其它的五官協(xié)調(diào),不僅會影響到人之面相,還會反映人之內(nèi)心真實的一面。
鼻子歪歪斜斜,跟其它的五官極度不協(xié)調(diào),就說明當(dāng)事人內(nèi)心奸惡,不夠正派。所謂“相由心生”。內(nèi)心歪斜了,那鼻子也會歪斜。
至于眉毛,其中有一定的學(xué)問,但它只起到輔助的作用。也就是說,它能反映人之情緒。比如,加強驚訝或生氣等情緒的表達(dá)。
這所謂的五官,真的能影響人這一生的風(fēng)水嗎?長得如何,只會影響一部分的風(fēng)水。而如何運用這些五官,才是關(guān)鍵。
說什么,看什么,聽什么,為人是否端正,能否控制情緒,會決定我們一生的走向。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