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女孩重度依賴:糖、藥物、網絡和霓虹燈

以前寫過很多類似的胡言亂語,但是因為系統(tǒng)壞了全丟了(悲
于是決定將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傳到 B 站補檔,計劃通屬于是
寫的東西里邊會有一部分參考各路神仙,參考過的資料都放在最底下了,如有侵權立刻刪除,非常抱歉

傳統(tǒng)ADV還是新概念Galgame?
?????? 《主播女孩重度依賴》作為一款在2022年發(fā)售的游戲,它的游戲性在當下看來實在有待商榷。它采用的古早ADV玩法,在當下的眼光看來實在不算有趣,這種通過選項來控制數值的玩法也不算新鮮。相較于ADV的刻板印象,《主播女孩重度依賴》集中的大量文本和過場CG更類似于Galgame。
?????? 然而用傳統(tǒng)的Galgame的眼光審視,《主播女孩重度依賴》卻又體現出傳統(tǒng)ADV的特點:缺少必要的旁白,沒有文學性的描寫和抒情,故事的展開也和選項控制的數值緊密聯系。《主播女孩重度依賴》作為這兩者的中間作,雖然沒有顯著的游戲性特點,但卻有著自身獨特的背景設定。
?????? 主播,作為現今新興的偶像產業(yè)之一,正顯現出新生的蓬勃氣象。同時,直播內容的多元性也使得主播的身份可以展現出本人的諸多特質:除去歌舞回、游戲回等等某一方面的內容,雜談回之流的內容無疑是主播本人的觀念、思考乃至于性格的體現。以小時為單位的直播時長使得雜談回像是一次與舊友的促膝長談,只不過聽眾與講述者此前可能素昧平生,而聽眾之于講述者也不一定是抱有善意的“朋友”。
?????? 《主播女孩重度依賴》劇情主要講述少女糖糖因為現實原因患上躁郁癥,在男友兼制作人“阿P”,也就是玩家的引導下,成為Youtube主播“超天醬”之后所發(fā)生的故事。在游戲中,一天分為早上、中午、傍晚和晚上四個時間段。玩家可以在每個時間段為糖糖安排諸如陪玩、瀏覽網絡、吃藥、外出等等的活動,而活動也會相應的影響糖糖的數值。類似于Galgame,不同的數值情況將會令糖糖走向不同的結局。題材上講,《主播女孩重度依賴》無疑抓住了當下的熱點現象。而類似于傳統(tǒng)養(yǎng)成戀愛游戲的外表,使得《主播女孩重度依賴》看起來也似乎與廢萌Galgame無異。
?????? 在游戲的全程中,玩家都是以阿P的第一人稱視角進行游戲。制作人有意令玩家以參與者的身份與糖糖交互。而與糖糖大量的對話,以及糖糖豐富的表情差分和CG動畫,都說明了游戲的終極目的之一便是塑造好糖糖這一僅有的角色。
? ? ???《主播女孩重度依賴》的制作人にゃるら曾表示:《主播女孩重度依賴》中主人公糖糖是以自己現實中遇到過的女孩為原型設計的。而提及至此時,にゃるら可以說是崇敬的神色,也愈發(fā)讓我好奇,糖糖,或者說超天醬,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 然而真正看完整作的26個結局以及各種細節(jié)文本,玩家才能真正意識到《主播女孩重度依賴》并非所謂的廢萌作,而是正如“地雷”所形容的一般:它只是一團被精裝點綴粉飾的惡意。

對地雷系女孩的誤解已深
?????? 隨著《主播女孩重度依賴》的流行,“地雷系女孩”的概念逐漸廣為人知。因此,地雷系的概念與非主流、甚至是“廁妹”一起綁定。在中文互聯網上搜索,對于地雷系女孩的描述幾乎都與抑郁癥、自殺等等負面印象掛鉤,對其的描述也往往都是“容易做出過激行為”“非常自我不關注他人”。
?????? 然而這種從個體特征反推整體概念的做法是不準確的。“地雷系女孩”的概念,最初只是取“最初印象很好,然而接近之后就會發(fā)現難以忍受的特點,從而感到像是踩到地雷爆炸體驗”的含義。而“地雷系”一詞,自2020年之后才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在日文互聯網上流行。與“地雷系”綁定的自我傷害、精神疾病等等標簽也與當時的氛圍不無關系。
?????? 在《主播女孩重度依賴》發(fā)行之后,女主糖糖直接成為“地雷系”的代名詞。類似于“郁嬌”和“病嬌”的中和物,地雷系女孩往往有著嬌弱、可憐、病氣的形象,然而病態(tài)的性格以及強烈的缺愛感、恐懼感使得她們往往對于愛有著強烈的占有欲和不安感。在此基礎上,因為病態(tài)的精神需求以及對于他人的挽留等因素,她們才會做出自我傷害等一系列行為。
? ? ???當然,此作中的女主糖糖經過玩家引導后也存在精神崩壞的劇情分支。在這些結局中,糖糖通常會做出更過激的行為?!吨鞑ヅ⒅囟纫蕾嚒返牧餍蟹聪蚨x了“地雷系”這種概念,也是因此中文互聯網中通常將地雷系與盲目排斥正常人、追求陰暗抑郁的事物掛鉤,這種觀點只能體現地雷系女孩在特定情況下表現的特征,顯然是片面的。
? ? ???回到正題,糖糖作為地雷系女孩的代表,她身上的標簽可謂是相當鮮明:躁郁癥,少女主播,與男友同居,社恐,輟學。大部分情況下,這種女孩在現實中只會受到身邊親友的關注和照料,情況壞者甚至已經離開人世。然而得益于ACG文化的加工和傳播,糖糖這樣的躁郁癥患者形象可以向網絡展示。將從未有過的復雜情況向眾人展示,所得到的必然有著不理解。
? ? ???在Bilibili上,有相當數量的玩家將此作的主題總結為“諷刺當代互聯網主播和宅男現象”和“通過魔幻展示現實”,卻忽視了游戲自始至終都在描寫糖糖的內心世界而非強調糖糖的主播身份這一現實。然而從我的觀點出發(fā),糖糖的主播身份只是出于結合時事考慮以及主播身份方便制作者表達的原因,真正的重點并非主播身份引發(fā)的社會思考,而是糖糖本人的內心以及她身上必然發(fā)生的悲劇。
?????? 因此若想要揣摩制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我們必須先了解糖糖這個角色。

哈德曼的躁郁癥少女,路邊的小石
?????? 在第十五天,如果糖糖的陰暗度和對玩家的好感度均大于60,糖糖就會在當天的深夜向玩家發(fā)來一段傾訴身世的文本:
致阿PP
等我更火了,手頭也更寬裕了,我們就一起去找套更好的房子住吧。到時候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只有鏡頭拍到的地方才干凈了,我要把新房子的每個角落都打扮得可可愛愛的。
當然還要再買一張好大好大的床,然后我們要每天晚上都睡在一起哦。
從天黑一直睡到下一個天黑!
不知道為什么,
最近糖糖老是會想起小時候的事。
我們家當時很窮。
真的很窮。
一點錢都沒有……差點就要被媽媽拉去賣身了
后來我逃離了那個家,又只能到處去找朋友家借住。
能像現在這樣和阿P住在一起我真的好幸福。
唉,你是不會突然就拋下我的對不對?
我不想再一個人受窮了。
求求你,永永遠遠和我在一起吧。我最喜歡你了。
?? ? ??一個自小在貧苦中長大的少女,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親情和愛,反倒還要經受被至親出賣的恐懼和痛苦。在十數年的孤獨和無助中,她究竟多少次渴求過一點哪怕是施舍的愛?而現實,又到底是怎樣一番情景?我們無法得知少女在過去究竟過著怎樣顛沛流離的生活,我們也不知道她在無數個長夜中究竟感到過多少次的苦楚和絕望。在濃稠到宛若流淌的深邃黑暗中,我們所扮演的玩家,也就是阿P,猶如一流明的燭光刺破了黃昏后隔絕了陽光的黑色。
? ? ???即使她還是蝸居在那個鏡頭照不到的地方就是臟亂的小小房間,即使她依舊獨自在他鄉(xiāng)漂泊不定,為城市每個月的房租而擔憂,但至少因為阿P,她知道現今并非黃昏后逐漸沉溺的宵暗,而是和阿P互相扶持著等待朝陽升起的旭暗。她可以不再擔心現實中的憂愁,而是幻想著未來屬于自己的粉色房間,幻想著自己可以像是其他的女孩一樣依靠著阿P。
?????? 為此,她給了阿P所有的承諾,甚至是卑微的祈求:
求求你,永永遠遠和我在一起吧。我最喜歡你了。
阿P,陪我到天亮吧……
愛你……
你要負責愛我一輩子哦
? ? ? ?即使只身長大的她從未知曉愛為何物,但她依然愿意給出永遠愛你的承諾。因為愛是她最想要得到的東西,所以“愛”之于糖糖而言,就是她能給予阿P的最珍貴的寶物。
?
阿PP
?
糖糖明明叫你一直待在糖糖身邊,
可是你昨天又丟下糖糖,
自己去了便利店對不對?
而且還是在晚上……
?
你知道我當時有多寂寞嗎?
寂寞得我都沒心情發(fā)嚶嚶嚶跟你開玩笑了!
?
糖糖啊,以前身體很弱的。
那是真的真的真的很弱……
現在雖然多少有比當時好一點,
可還是很怕一個人呆著的!
?
以前媽媽總會待在糖糖的身邊……
可是那樣的媽媽現在已經不在了。
?
所以糖糖只要一想到,
如果阿P不在了……就特別害怕,
昨天醒來你卻突然不見了……
真的,以后不要再這樣隨便出門了哦?
? ? ? ?字句中洋溢著近乎病態(tài)的不安感。是過往的經歷深深入骨的苦楚令她恐懼,還是害怕失去阿P后她的生活會回到最初一無所有的時刻?正如艾米莉·狄金森所抒寫的一般:
Had I not seen the Sun
I could have borne the shade
But Light a newer Wilderness
My Wilderness has made
?????? 游戲中可以觸發(fā)類似對話的時間段只有深夜。也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刻,糖糖才能擺脫元氣少女超天醬的身份,重新拾起自己的惆悵,一個人在深夜的孤獨中反復品嘗那一份苦澀——直到阿P到來:
致阿PP
對不起,突然給你發(fā)消息。昨天晚上只是有點在意你為什么半天不回,并不需要道歉的。
而且只是遲了一下下嘛。
但有的時候,我就是會很害怕這個一下下……
?
以前啊,糖糖的爸爸媽媽都不理糖糖的。
雖然那都是小時候的事情了。
?
那時,無論糖糖說什么,他們要么當沒聽見,要么直接說「好好好知道了」來敷衍……
阿P,你有時候也會這樣,對吧?
以后不要再這樣了哦,我是真的有陰影。
雖然沒有到虐待那種程度……但他們兩個都很忙,我晚上經常得一個人睡,小孩子嘛,總會有突然怕黑的時候……
?
像昨天也是這樣,自己一個人好害怕,趕緊哭著給你發(fā)消息,可是你卻怎么都不回,我都要怕死了……
明明說來說去都是糖糖的錯……對不起,發(fā)這么長的消息給你。
?
但我是真的很想把這些告訴你,我再也不想一個人過夜了…………
?
求求你了,永遠跟我在一起吧,好不好嘛?
?? ? ? ?游戲中,糖糖會在翌日中午向阿P發(fā)來一段道歉的文本:
?
對不起哦 突然來鬧你
你肯定很為難吧 確實這樣很煩人
原諒我吧我不鬧了……
下次我要是再犯,你可以直接提分手
?
啊,不行……!分手還是算了
因為那樣的話我會死掉的
?
抱歉哦我又開始絮絮叨叨了
真的很對不起……
求求你不要討厭我……
? ? ???不斷地自我否定和批判自己存在的價值,這是糖糖作為躁郁癥患者中郁的一面。這種對自己存在價值的否定導向的是強烈的自毀傾向,因此在糖糖后續(xù)的26個結局中,幾乎所有的結局都是BE。不僅是因為與阿P有關的事情,更是因為糖糖本身的躁郁癥難以得到治療。阿P對于糖糖的作用更多是微弱的抑制以及在病情發(fā)作的時候減輕糖糖的痛苦。關于這一點,游戲在后面揭示了更多與阿P身份相關的內容。
致全世界我最最最最最喜歡的阿P
?
當面說這個太難為情了,我就寫成文字發(fā)你吧。
?
我真的好喜歡好喜歡阿P啊,比任何人任何人任~何人都要愛你。
?
所以你一定要和我結婚啊。
?
糖糖啊,在過去留下了些心理陰影,這些事你不要跟別人說哦。
雖然你也沒人可說。
?
糖糖的爸爸和媽媽啊,以前總是吵架。
那真的是天天都在吵,媽媽生氣起來,有時候還會扔菜刀呢……
?
把糖糖都嚇壞了。
雖然最后他們還是離婚了。
可是為了誰來養(yǎng)糖糖,兩人又開始成天爭吵……
?
這害我每天都過得很害怕,所以糖糖當時就想好了,以后的婚姻一定要幸福美滿。
你知道的吧?你能懂我吧?
?
我會成為世界第一的主播。
我會成為比任何人都要閃耀的女孩子……所以,好不好?
?
我愛你
致一直都很溫柔的
阿PP
?
昨天我們一起去超市的時候,不是有個被朋友排擠的小學生一直在哭嗎?
?
看到他我便突然想起了一些過去的經歷,抱歉哦,請允許我稍稍吐一些自己的苦水吧。
這些事情我只會說給阿P你一個聽哦。
?
糖糖讀小學的時候被起伏得很~~~慘很慘。
被班里領頭的女孩子盯上,她問我「你是不是覺得全世界就你長得漂亮?」
?
我不說話,她就狠狠地扯我的頭發(fā),然后,其他的同學也一樣,拿桶裝了水來潑我,還抓班上的宅男過來,逼我跟他親嘴。
?
我當時超害怕的,后來她們的欺凌也一直沒停過,明明糖糖什么錯都沒有啊。
?
所以當時我就想,我一定要報復她們。我要變得比任何人都可愛。所以現在才會來做直播……
?
你說我現在是不是很令人驚艷呢?我是不是已經很努力了?
?
你要每天都夸糖糖最可愛,夸超天醬最可愛哦。
每天都要夸哦,每天每天都要夸哦。
?
致我在這個世界上最最喜歡的阿P
?????? 到這里為止,阿P和糖糖的關系仍然被刻畫成男友與躁郁癥少女的關系。這種設定在當下并不罕見。而《主播女孩重度依賴》的成功之處在于:當玩家真正開始對糖糖產生同理心,小心翼翼地控制著糖糖的數值,期望可以拯救糖糖的時候,往往會導向意料之外的BE結局。在全部26個結局中,無論阿P如何努力,糖糖最終都無法到達真正的HE結局。也就是說,在這些同舟共濟的假象背后,等待糖糖的是必然的絕望。這也為整個游戲增添了些許物哀之美的底色。
??????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糖糖的形象與古明地戀相似。拋去設定,兩人的內核實際上都是無法化解的孤獨。從童年長期被忽視到之后孤身漂泊他鄉(xiāng),糖糖的躁郁癥實際上與這些孤獨的經歷有很緊密的關系。從某種天馬行空的角度看,哈德曼的自我心理學或許和《主播女孩重度依賴》的內核有些許的相似之處。作者假借互聯網和主播的身份,或許也是在刻畫社會、人際、文化之于糖糖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INTERNET OVERDOSE等結局,或許也是展示互聯網對于躁郁癥少女產生的負面影響。
?????? 不過當然,糖糖和戀戀的形象實際上都是很可愛的,她們只是和其他女孩子不太一樣而已。

淺嘗輒止還是繼續(xù)深入
?????? 很多情況下,玩家都無法在一周目的時候到達第三十天觸發(fā)的結局。根據Steam上的數據,達成率最高的結局是Crossing the Line 我只是一個過客,從你的世界路過。這個結局的觸發(fā)條件很簡單:只需要無視五次糖糖發(fā)來的JINE消息。
?????? 這個結局一方面體現的是糖糖作為躁郁癥患者對安全感的極度渴求,但另一方面,發(fā)送五條JINE消息所需要的時間很短。如果想要避免這個結局,阿P必須在任何時刻即時對糖糖的消息作出反應。在游戲中,玩家所扮演的阿P可以全天陪伴糖糖。然而現實中,完全放棄自己的私生活陪伴戀人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Crossing the Line 結局雖然不是制作者著墨最深的結局,但卻是現實中最容易發(fā)生的情況。
? ? ???在有著少女元素的同時,糖糖同時還是一個精神病患者。玩家往往在一周目時將《主播女孩重度依賴》當成戀愛游戲,因此而忽視了糖糖身患躁郁癥的情況。即使是不回消息這種細節(jié)也會“引爆”糖糖,可想而知長時間陪伴糖糖的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當與少女的相處過程中只剩下不斷踩雷,玩家是會像第十五天一樣繼續(xù)陪伴,還是對這些似乎莫名其妙的沖突感到厭煩?
? ? ???糖糖所需要的,究竟是高高在上的救贖,還是平等的關懷和陪伴?
? ? ???除 Crossing the Line 以外,Steam 成就達成率第三高的結局是 Os-Alien 我就喜歡這樣的你×∞,觸發(fā)條件為糖糖的好感度達到滿值。在這個結局中,糖糖會不斷發(fā)來消息表達愛意,游戲將在屏幕中不斷出現的粉色“敲稀翻”中結束。無疑阿P在此時成為了糖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然而糖糖病態(tài)的占有欲和不安感,阿P又是否可以承受一生?無疑這份愛過于沉重。無論是繼續(xù)留下亦或是直接離開,阿P和糖糖當中總有一方要承受痛苦。糖糖所需要的,真的是一個陪伴一生永不離開的愛人嗎?玩家所產生的同情和救贖欲,是否是玩家自己一廂情愿的“善意”?
? ? ???制作人還增加了兩個惡趣味的NTR結局,分別是NeToRare我哭了哭了哭了哭了一千遍,我笑了笑了笑了笑了一千遍和Angry Otaku Needy Girl無心的天使。前者的觸發(fā)條件是糖糖的好感度降為0,反倒體現了糖糖對于阿P的“重度依賴”,不到徹底死心之前都無法割舍。而后者的觸發(fā)條件則是好感度低于80且粉絲數量大于50萬。看似是糖糖較為物質的表現,然而結合后面“秘密.txt”中關于阿P身份的內容,這個結局還有另外的含義。
? ? ???除以上的結局之外還有若干觸發(fā)條件即可達到的結局,然而都不是作者重點著墨的。如果不有意識地進行操作,其他的結局都難以觸發(fā)。游戲進行到這里,無論是出于被NTR的憤怒想要弄清楚這個游戲的底線,還是想要繼續(xù)探索全結局,玩家都必須對糖糖進行一些“另外的操作”。而制作人埋下的惡意,正好有一部分藏在幾個特定結局的觸發(fā)條件中。從這一刻開始,游戲的最終目的變成了探索糖糖的每一種結局,無論好壞。這也意味著玩家所扮演的阿P從此刻起不再是男友的角色,而是一個站在第四面墻外的玩家。也就是說,在這之后,你需要親手將糖糖推向深淵,哪怕她摔得粉身碎骨。

打破第四面墻、意識流和藥物依賴
?????? “第四面墻”是一個戲劇概念。傳統(tǒng)的戲劇表演中,演員會在傳統(tǒng)有三壁的鏡框式舞臺中表演,而第四面墻則是虛構出的演員與觀眾之間的墻?!按蚱频谒拿鎵Α钡恼f法用來形容作品中的角色直接與敘事層之上的觀眾對話。第四面墻在表演中是虛構和現實之間的界限,有時舞臺的布景會刻意強調這種分隔感,例如擺放背向觀眾的花瓶和桌椅等。
? ? ???打破第四面墻的設定很常見。例如《君與彼女與彼女之戀》中的曾根美雪以及《心跳文學部》中的莫妮卡。打破第四面墻的手法意在模糊虛構創(chuàng)作和現實之間的分界線,從而使觀眾對于故事更具有親身參與的實在感,因此作品中角色的真情流露往往可以對玩家產生更大的沖擊和震撼。
? ? ???打破第四面墻的手法帶有一定第二人稱的感覺,而意識流的手法則著重于刻畫人物的內心?!耙庾R流”,望文生義可以解釋為意識流動的狀態(tài)。意識流的手法也就是著重展示人物內心的意識變化和思考過程,從而將角色的內心世界直接展示給讀者。意識流相較于打破第四面墻,有著更強烈的代入感,因此很容易使讀者以第一人稱視角感受角色的內心。在很多流行的作品中也含有意識流的片段,例如太宰治《人間失格》中主人公大庭葉藏的部分獨白以及《EVA》末尾主人公碇真嗣的一些片段:
是嗎
這樣真的好嗎
我不知道
我該怎么辦才好
「你在害怕什么?」
怕自己被別人討厭
被誰
「你在害怕什么?」
綾波零
「你在害怕什么?」
沒錯,就像是我剛開始學大提琴的時候一樣
(在各種景象之間跳轉的畫面)
? ? ???《主播女孩重度依賴》當中與第四面墻和意識流有關的結局是 Rainbow Girl因為我是活在二次元的女孩。藥物的設定與糖糖的陰暗度有關。陰暗度越高,糖糖所能服用的藥物就越危險。從最初醫(yī)生開出的治療用藥物,逐漸演變成致幻的上癮藥物。當糖糖服用藥物時,糖糖的壓力會大幅降低。相對的,陰暗度會大幅提升。這樣設計的用意顯而易見。當糖糖不斷過量攝入藥物時,游戲會直接觸發(fā)Rainbow Girl結局。
? ? ???在游戲中,與藥物相關的CG和文字都以意識流的方式表現。相較于傳統(tǒng)意義上人們對于藥物成癮的刻板印象,也就是糖糖在推博上的混亂表達,《主播女孩重度依賴》選擇以意識流的方式直接呈現糖糖產生藥物成癮之后的內心世界。在糖糖服用藥物之后,游戲通常會插入一段過場CG。最初可以使用的安眠藥,如果按量攝入就只會產生助眠的效果。而當阿P選擇讓糖糖一次過量攝入安眠藥時,游戲就會用畫面扭曲、疊加濾鏡、BGM重混音等等的方式表現糖糖產生的幻覺。
? ? ???當服用的藥物成癮性和致幻性越強,糖糖所產生的幻覺就會愈發(fā)嚴重。直到服用最危險的“魔法郵票”時,游戲會直接插入數段不同的過場CG。這些CG主要以在城市各處拍攝的景象為主,與類似CRT顯示器靠近磁鐵產生的變色濾鏡混合,與《EVA》中意識流的片段類似。在前四次服用魔法郵票時,桌面上還會出現記錄糖糖感受的txt文檔。在不斷服用之后,鏡頭最終留給一個緩緩淌水的水龍頭。糖糖在強烈的幻覺中,通過藥物走向了屬于她的流著奶與蜜的虛幻,或者說是“神明”給予她的“應許之地”。
? ? ???在連續(xù)服用魔法郵票之后,Rainbow Girl結局會直接觸發(fā)。在磁化的畫面中,糖糖從空白的房間中逐漸向玩家靠近。隨后是一段打破第四面墻的對話:
是你一直在引導著我對吧?
你一直都在那邊看著我對不對?
我全都明白了。關于我,關于你,還有這個世界……
神明大人,請讓我聽一聽您的聲音吧。
(超天醬)
啊哈 你果然在那里
我一直都知道的
神明大人啊,因為知道有您在看著我,
所以我一直在努力當個好天使哦 我乖不乖?
(你很棒哦)
謝謝 我好開心啊……
以后再也不要消失了哦
(我愛你)
嗯……
求求你讓我感受到溫暖好不好
神明大人……
?????? 隨后超天醬會在玩家,也就是神明的注視中緩緩融化。這段對話形式上是糖糖意識到世界的本質是游戲,從而打破第四面墻與玩家對話的情形。從這個角度看,Rainbow Girl結局只是普通的意識流敘述。然而將自身代入游戲中糖糖的視角,在過量服用致幻藥物后產生強烈的幻覺,然后臆想出一個始終關懷著自己的神明。藥物產生的幻覺相較于此前的現實更甜美。何況在幻覺中也存在著各種現實當中的景象,在飄然的感覺中觀察到現實,然而遲緩的思維卻又難以分清楚現實與幻覺之間的界限。所謂流著奶與蜜的地方,究竟是上帝賜下的應許之地,還是亞伯蘭自己臆想出的超越故土的幻境?
?????? Rainbow Girl結局和藥物緊密相連,觸發(fā)條件即是令糖糖產生藥物依賴。然而糖糖在這個過程中曾經明顯地表現出對逐漸成癮的過程有較為清晰的認知。也就是說,明知致幻藥物的成癮性會導致嚴重的問題,糖糖還是選擇通過藥物的方式獲得快感。
?????? 這種方式顯然是不可取的,而糖糖本人的動機是出于逃避現實還是自我了斷,我們也不得而知。但是在服藥的過程中,糖糖的心理過程相較于服用藥物的形式卻更加突出。、
現在的我,可以同時去想好幾件事情。以后的事情,我和P的事情,直播的事情……但是,這一切都隨它去了。我看到了這么漂亮的七彩色,這些事情又有什么所謂呢?我的人生還奢求什么呢?
……
簡而言之就是雖然很舒服,但是因為太舒服了反而很可怕。
人類通常只有在達成什么目標的時候,腦內才會分泌麻醉物質。所以,我怎么可能這么簡單就得到幸福呢?我不需要背負任何風險就能一直享受到這樣的快感,這矛盾最終變成恐懼襲擊我的全身,可是幸福又覆蓋了這種恐懼,令我更加害怕。
……
救救我,救救我,救救我,不過……又好舒服,因為我知道我的大腦一直在釋放快樂嘛。根本停不下來!
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啊,可是,我不行了。我不想放手這樣的幸福。我恐怕還會回到這種虛假的多幸感中去。因為,因為,現在……是我這輩子最舒服的時候。

Milky Way Train是《銀河鐵道之夜》?
?????? 在完成游戲的所有結局之后,桌面的“秘密.txt”就會自動解鎖。這個文檔表明阿P自始至終都是糖糖自己的幻想。有觀點認為阿P象征著糖糖人格中自我認同和自戀的部分,阿P(玩家)既是糖糖本人。這種觀點雖然符合文檔中的描述,但是淡化了游戲本身與糖糖的交互性。如果認為玩家既是糖糖,一方面文本中自始至終都是以阿P的視角與糖糖交互,缺少直接的第一人稱代入;另一方面糖糖本身的性格是游戲塑造的重點,相較于玩家是糖糖整體的一部分,我更傾向于阿P既是糖糖性格和玩家意志的糅合,同時也較為獨立地反過來影響著糖糖。
?????? Angry Otaku Needy Girl結局中糖糖為何選擇拋棄阿P終于有了理由:因為糖糖通過幻想出的阿P得到了更幸福的人生,阿P身為幻想男友的使命已經終結,NTR結局更像是一個敘述性詭計。同時這個文檔也解釋了標題中的“重度依賴”。
?????? “秘密.txt”為其余的結局增加了不同的含義。自始至終,《主播女孩重度依賴》都不是一個扮演阿P拯救糖糖的故事。玩家在游戲中扮演的角色對于糖糖而言,只是糖糖自身對于幸福的追求從而產生的具體形象。這也暗示了玩家無論作出怎樣的選擇,最終都無法影響糖糖身上將要發(fā)生的悲劇——糖糖本身的幻想并不能治療她的躁郁癥,玩家所作的嘗試只是類似于一個躁郁癥患者的自愈嘗試。
?????? 可以說《主播女孩重度依賴》的幾乎所有結局實質上都是糖糖在躁郁癥癥狀中走向自毀的事實,而不同的結局只是糖糖在可能的現實因素影響下走出的不同if線。例如Bomber Girl, Enchantment Fire, NEEDY GIRL OVERDOSE是糖糖不堪承受躁郁癥的分支,而腦FUTURE, Angel Fall Down, Welcome to my religion是糖糖在直播過程中心理逐漸崩潰的分支,Angry Otaku Needy Girl和INTERNET OVERDOSE則是糖糖遭受心理創(chuàng)傷之后的分支。
?????? 對糖糖的救贖從不存在,玩家所作的只是推動著游戲中情節(jié)的發(fā)展,在更高的敘事層上目睹糖糖走向毀滅的過程。
?????? 在游戲的更新結局中,有一個名為“Milky Way Train應許之地便是那永遠的Utopia”的結局。在這個結局中,糖糖先是服用了魔法郵票,然后在不存在的“銀河車站”乘上緩緩駛向星空的銀河列車,離開了互聯網和現實世界。這個結局致敬的是宮澤賢治的作品《銀河鐵道之夜》。與《銀河鐵道之夜》相同,《主播女孩重度依賴》表面上都是甜美的童話,然而在故事背后,兩部作品的內核都是悲哀孤獨的情感世界。
?????? 與其他的結局相同,Milky Way Train也不算是HE結局。從悲觀的角度上說,這個結局或許是用幻想的方式隱喻了糖糖的結局。在《銀河鐵道之夜》中,作者給出了多處關于死亡的暗示:起點處的北十字星和象征天堂的南十字星,以及穿著被淋濕的黑色上衣的康帕瑞拉。依照制作人にゃるら喜歡neta著名作品的習慣,我相信在《主播女孩重度依賴》中的隱喻只多不少。
?????? 《銀河鐵道之夜》初稿寫于1924年,而直到宮澤賢治直到1933年去世為止都尚在潤色這部作品。期間日本前后經歷了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1927年的金融恐慌以及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躲y河鐵道之夜》的主人公喬班尼作為普通市民,身上體現了這些時代的特色。在不斷的苦難中,喬班尼,或者說宮澤賢治,在銀河列車上思考著: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 書中給出的蝎子意象明示了問題的答案:蝎子被熊熊烈火吞食,卻照亮了漆黑的星空。宮澤賢治最終給出的是他人本位的答案,在《主播女孩重度依賴》中,糖糖身為主播“超天醬”的身份也多少影射了這一點。
小天使請安!
我是「超絕最可愛的天使醬」,簡稱「超天醬」哦
我乃從天而降的一道光照亮混沌的網絡世界……
為漂泊在電子之海的宅宅獻上笑容!
向大家保證世界會和平!
雖然我躁郁,但盡管放心!
?????? 當看到Milky Way Train中糖糖最終愿意為阿P放手的獨白,當看到超天醬即使身患躁郁癥也仍然“將愛平等地獻給黑子和觀眾”之時,糖糖的他人本位屬性已經十分明顯。然而《主播女孩重度依賴》的最終目的——看到每一種結局,也可以說是用盡所有辦法折磨糖糖,這就是來自にゃるら的精裝惡意。當達成全結局時,玩家也將迎來にゃるら的最終背刺。

天使飛越那無盡宇宙
? ? ???糖糖這個角色身上的各種標簽實在太過突出:輟學,躁郁癥,地雷系,主播,少女,自毀傾向……在感受糖糖的形象時,這些標簽本身所攜帶的含義往往會裹挾著我們對于糖糖的判斷。在通過這些標簽界定糖糖的時候,我們是否忽略了在這些已經固定的概念背后,是一個會改變的活生生的少女?我們所認識的糖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少女?
?????? 無疑從言行和設定上說,糖糖都是病態(tài)的。她會有強烈的不安感和恐懼,于是便不斷祈求著你永遠的陪伴和關心;她也會因為躁郁癥抑郁的一面而對自我產生厭棄,在次日的中午不斷向你道歉,即使她只是想向你傾訴那些難以忘懷的過往,即使她并沒有做錯什么。她會像每一個普通的你我一樣難以忘記過往的遭遇,但她也會在漂泊無依的時刻,依然懷抱著對明天的懵懂向往?!安B(tài)”不該成為貼在糖糖身上的標簽,更不應該成為一個貶義的詞語。病態(tài)只是一個簡短的說明:她病了,她需要你的關懷,她需要得到善意和治療,僅此而已。
?????? 糖糖的躁郁癥,根本原因在于入骨的自我厭惡。超天醬的身份,某種意義上也是糖糖對于自我的放逐。或許在她的內心深處,曾經渴望著成為像超天醬一般可以活在陽光下的少女。長久以往的痛苦,令她在渴望著幸福的同時卻又恐懼著得到幸福。誠如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所描述的一樣:
?????? “膽小鬼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會受傷?!?/span>
?????? “膽小”并不是懦弱,而是在痛苦中積壓著的卑微??謶中腋?,既是恐懼著重新得到的光亮某一天會重新消失,也是因為對得到幸福感到誠惶誠恐。因此在結局達到目標的時候,她也會發(fā)現自己寄以希望的目標,或者說是活下去的理由,也不過如此。在不確定的幸福反過來給她帶來傷害之前,她主動選擇了離開來保護自己。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部分看似美滿的結局中,糖糖依然要選擇離開阿P。
?????? 無論是互聯網,還是阿P和藥物,根本上都只是糖糖說服自己的理由而已。渴望被人關注,于是選擇成為主播,期盼著達到百萬粉的時候可以真正地被人重視在意著;期待著來自于別人的愛和關懷,于是便幻想出阿P會一直陪伴著自己;想要獲得快樂,于是選擇用過量服藥的方式享受虛假的歡愉。在這片望不穿的黑暗中,哪怕是一盞飄搖的燈火亦能點燃活下去的希望。如若此刻沒有明燈,那她便在內心中構筑一束永不消逝的燭光,哪怕一切都是虛妄的幻象。
?????? 當所有的感受都失去言語,當所有的景色都失去色彩,留給糖糖究竟是躁郁癥,還是內心中永遠無法被填滿的恐懼和空虛?那個糖糖想要成為的超天醬,所有治愈的究竟是屏幕那端的人,還是那個一直在渴望著被拯救被愛的自己?
?????? 在所有結局中,唯一的真正HE結局還是制作人在后續(xù)的游戲更新中和Milky Way Train一同追加的。THE INTERNET ANGEL Be INVOKED,天使飛越那無盡宇宙。當糖糖的粉絲數量達到上限時,紀念直播將會因人數過多而導致互聯網崩潰??此撇豢赡艿竭_的上限,實際上卻只需要一直和糖糖交流。
?????? 我們很難揣測制作人在設計時的用意,但在這種結局的達成方式中,我們或許可以猜測整個游戲所要表達的含義。阿P,或者說玩家,真正發(fā)現了那個被自己放逐的糖糖。他愿意不厭其煩地聽著糖糖訴說自己的過往,愿意在糖糖每個崩潰的時刻默默地給予陪伴,哪怕只是稍微看看糖糖的消息已讀不回。他會告訴糖糖,你是可以被愛的,你是值得被愛的。
?????? 于是糖糖不再需要用那些數字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也無需再用藥物和自傷來填滿內心中的空虛。她會在此后扔下那個鏡頭內外天差地別的房間,和阿P一起去看每一次春天的到來,去見證夏天的海浪和樹梢的蟬鳴。即使是逐漸凋零的秋天,她依舊可以看見落花重歸泥土后仍然孕育著來年的新生。哪怕在漫長的嚴冬,她也不會在嚴寒中繼續(xù)孤獨地祈求。因為我們可以告訴她,春天將近,而我們也一直在。雖然這個情景太過于理想化,但是正因是理想,我們才會不斷追尋實現的可能。
? ? ???藥物能夠提供的愉悅,終究無法替代每一塊糖中蘊藏的沁甜。在夜色中閃爍的彩色霓虹燈,還有網絡上萬眾矚目的賬號,這些城市醉心釀造的冒著粉紅氣泡的夢,總會在某個時刻像泡沫一樣悄然融化。如若這些虛假的希望是痛苦的抑制劑,那我們是否可以撕開精心維護的寂寞,真切地看到痛苦的人們發(fā)出的每一次求救,為她們帶去哪怕一聲關懷,一個懷抱,陪伴著她們飛越過往?


參考資料
[1] 粟卡Rica 【栗卡】游戲人物志|糖糖:失落女孩的謊言與幻覺「主播女孩重度依賴」.嗶哩嗶哩
[2] 游研社 《主播女孩重度依賴》,對2000年的網絡說再見. 知乎
[3] 4gamer對《主播女孩重度依賴》作者にゃるら的采訪.
[4] 恢復NEEDY GIRL OVERDOSE以及にゃるら先生的情報匯總.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