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籠中》最大缺憾:真實事件還原度不夠,過于強調(diào)個人奮斗!
《八角籠中》上映后,觀眾評價出奇的一致:一個草根逆襲的故事,真實、勵志、感人!
先說勵志和感人:
關(guān)于勵志和感人,到底是向騰輝的故事更勵志感人呢?還是蘇木、馬虎他們的故事更勵志感人呢?
《八角籠中》是一個向騰輝和蘇木、馬虎他們相互成就的故事。雖然是相互成就,但世界上有很多蘇木、馬虎這樣的孩子,但向騰輝卻只有一個。沒有向騰輝,蘇木、馬虎他們就不太可能成就自己。

向騰輝才是《八角籠中》這部影片的靈魂和主軸,他本性善良,毛病不少,但他是一個值得讓大家尊敬的人。
再說一說真實:
《八角籠中》基本還原了現(xiàn)實中四川大涼山“格斗孤兒事件”的原貌,后續(xù)的走向,“拳擊孤兒”在后來幾年的結(jié)局與命運。
但是,既然拍成電影,自然少不了藝術(shù)加工和改編。改編后的“格斗孤兒事件”增加了不少戲劇性和曲折性。
比如向騰輝被好朋友陷害,處處被卡,無法參加比賽。

網(wǎng)絡(luò)輿論風暴“誘拐孤兒”、“打黑拳牟利”等數(shù)條“罪狀”,讓向騰輝成為媒體和公眾口誅筆伐的“騙子”。為了孩子們的發(fā)展,向騰輝逼不得已把孩子們轉(zhuǎn)讓給另外一家格斗俱樂部。
誰知道那家格斗俱樂部竟然逼孩子吃藥,蘇木反抗不吃藥,被娛樂部其他隊員殘忍踩傷了腿。

馬虎為了給蘇木治病,竟然干起了盜竊搶劫。
這些事,在真實的“格斗孤兒事件”中是沒有的。
既然要搬上銀幕,改編和藝術(shù)加工是需要的,但改編和藝術(shù)加工過了頭,就讓人感覺有點假了。
《八角籠中》最后有一個場景,就很勉強:蘇木明明前期一直被對手壓制,最后在被對手牢牢鎖住的前提下,居然能瞬間反擊成功,反敗為勝,雖然很勵志,但顯得不那么真實。

另外,在真實性上,《八角籠中》還忽略了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當?shù)卣姆e極作用。
當年,“格斗孤兒事件”發(fā)生后,先是沉寂了一段時間。但最后,“格斗孤兒事件”卻迎來了令人頗感“意外”的進展:在政府的支持下,恩波格斗俱樂部獲得了體校資質(zhì),曾經(jīng)被“遣送”的孩子們可以繼續(xù)回來訓練與學習,畢業(yè)后也能獲得國家承認的學歷!
這才是“格斗孤兒事件”的真正轉(zhuǎn)折點!

也就是說,“格斗孤兒事件”發(fā)生后,當?shù)卣欠e極作為的。關(guān)于這一點,《八角籠中》沒有著重體現(xiàn),只是在最后用一行小小的字幕做了說明,不得不說是一大遺憾,對當?shù)卣彩遣还降摹?/p>
《八角籠中》里,馬虎他們通過故意指控向騰輝,制造熱度,對抗無良媒體,在得到了更多人的關(guān)注,增加了人氣后,最終才解決了蘇木他們的問題。
這就過于強調(diào)向騰輝他們的個人奮斗了。

向騰輝為蘇木他們提供了一個小舞臺,但時代和社會為向騰輝提供了一個大舞臺,沒有時代社會這個大舞臺提供的機遇和挑戰(zhàn),向騰輝和蘇木們就做不到實現(xiàn)命運的逆襲,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