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公為魏為魏冉
薛公、田文、孟嘗君皆為同一人,出身于齊國貴族。薛公一生坎坷,用語言已經(jīng)無法描述了。
總之薛公想打齊國,雖然他是齊國人。于是他找到魏冉,忽悠詭辯一通。
魏冉是秦國大將,又是宰相,能文能武。按輩分是秦昭王的舅舅,宣太后羋月的弟弟。
薛公利用魏冉的政敵呂禮來施加危機感,如果秦齊交好,呂禮可能當秦齊兩國宰相,這對魏冉是不利的。
戰(zhàn)國時期一個人能當多個國家的宰相,蘇秦最猛時身掛六國相印。我也想不通,假如現(xiàn)在一個人當多個國家的外交部長會怎么樣?
總之薛公想讓魏冉支持魏國打齊國,當時薛公在魏國當大官,所以可以出兵打齊國。魏國打贏齊國后薛公許諾,搶的錢全給魏冉。我也不知道薛公怎么會認為一定能打贏?
戰(zhàn)爭過后,魏冉的重視程度會直線上升。薛公說,魏國會感激魏冉,而且還害怕魏冉,秦國會仰重魏冉安定邊界。
最關(guān)鍵一點是,當時魏冉有塊地,在山東定陶區(qū),離秦國太遠了,只有打齊國才能產(chǎn)生威懾力,保下魏冉的定陶區(qū)。
薛公一套利害分析確實有利于魏冉,但是打仗是要死人的,看來薛公沒有憐憫蒼生之心?。?/p>
歷史無法窺清全貌,站在魏冉的角度,這薛公說的話有理,思路清晰,沒有什么壞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