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饟
菜饟是容縣富有特色的菜式,其結(jié)構(gòu)近乎餃子,分為皮和餡兩大部分:餡基本上是由剁碎的豬肉和韭菜加上食鹽、生抽、腐乳、花生油調(diào)制而成。菜饟的皮是什么食材,名字就叫什么饟。容縣的菜饟品種繁多:豆腐饟、油果饟、苦瓜饟、南瓜饟、厚皮菜(容縣人習(xí)慣叫“豬乸菜”)饟、白菜饟、茄瓜饟、辣椒饟、蘿卜饟、腐竹饟、柚皮饟、竹筍饟……因為菜饟是半葷半素式的菜肴,在容縣特別招人喜愛。 在種類繁多的菜饟中,容縣浪水鎮(zhèn)白飯村大黎屯的豆腐饟,不可不提。大黎屯這地方,處于容縣、藤縣、岑溪市三縣市交界的云龍大山腳下。大黎屯人在云龍大山西麓種植的黃豆品質(zhì)較高,顆粒飽滿,而豆莢卻十分薄。每年八九月,村民們從山上或者地里把黃豆采摘回來之后,拿些生黃豆燉豬骨頭,吃到齒頰留香。要是把黃豆曬干做成豆腐,制作成豆腐饟,那可真是一道回味無窮的美食! 大黎屯的村民制作豆腐饟是件大事情,需要全家出動通力合作:村民們先是用石磨把泡浸適度的黃豆慢慢打磨成豆?jié){,這項工作,需要兩個人合作才能完成,他們多半是年輕的夫婦,丈夫推磨盤,妻子用勺子把泡好的黃豆放到磨盤的進(jìn)豆口。這種原始的勞作,演繹著一種最樸素的恩愛。當(dāng)狀如牛奶的黃豆?jié){從上下磨盤的磨縫里流淌出來時,整個磨坊已是清香氤氳。 人們把打磨好的豆?jié){用水桶裝回廚房后,接著就用白色的布袋子過濾,把豆腐渣去掉。用大鐵鑊把黃豆?jié){燒開之后,加進(jìn)石膏水——事前,人們把那些生石膏放進(jìn)火灶,煅成了石灰的狀態(tài)。加石膏,必須適量,多了,豆腐就成了豆腐渣;少了,這豆腐就成了豆腐花——大黎屯人在這方面的功夫,掌握得十分到位。 當(dāng)大黎屯人的豆腐在木框子里靜置的過程中,往地里割韭菜的回來了,到魚塘里捕捉鯇魚的上岸了,殺項雞的把雞肉剁成了肉醬——他們的豆腐餡用料最上乘! 把饟好的豆腐放進(jìn)大鑊頭里烤熟,是大黎屯人的拿手功夫。他們的豆腐,全是烤到兩面金燦燦的,沒有焦糊,也沒有留白,這對燒火的人來說,那火候可不能有半點差池! 當(dāng)熱乎乎的豆腐饟被端到桌子上的時候,一家人,還有親朋好友,享受這美食,便真有點迫不及待了!飯已經(jīng)裝好,擺在桌面上;酒已經(jīng)斟滿,等著人們舉杯。大黎屯人把其中年紀(jì)最長的人簇?fù)淼街魑簧希涯暧椎陌差D好,讓來客一一坐下,接著,就把第一塊豆腐饟夾到主位上那一位的飯碗里,這時,大家看著他提起了筷子,他于是客氣地招呼大家用餐??廴狻㈦u肉、豬腿肉、排骨、叉燒、青菜…….這些菜式,在中秋和春節(jié)等節(jié)日里,自然是少不了的,但在大黎屯,豆腐饟才是大家的最愛呀!眾人拿起筷子,不約而同朝著裝豆腐饟的大盤子伸過去,盡管已是垂涎欲滴,但還是笑著說一聲:“吃豆腐嘍!”眾人興高采烈地夾起豆腐饟,一邊吃一邊嘖嘖贊嘆:嫩、脆口、滑溜、香味淡雅、咸淡甜諸味適中……這真是下飯和喝酒的好菜!解過了第一道饞,滿桌人的飲食節(jié)奏頓時就舒緩下來了。在觥籌交錯之中,大家天南海北地聊起來,他們把話題扯到了東風(fēng)21D,扯到了航母,扯到了要從我們家鄉(xiāng)經(jīng)過的高鐵,扯到了我們國家向火星發(fā)射探測器的事……他們吃著、喝著、聊著,盤子里的豆腐饟要是吃光了,好客的主人家會馬上又端上一盤。一頓飯過后,桌上的扣肉、雞肉、豬腿肉、排骨、叉燒等,還剩下不少,再次端出來的豆腐饟卻差不多吃光了。 最好下一頓還有這豆腐饟! 豆腐饟是大黎屯人的飲食至愛,逢年過節(jié),每家每戶都少不了這道菜,萬一家里做不出豆腐,一家之主會充滿內(nèi)疚地向全家老小提前預(yù)告。豆腐饟是大黎屯每一個游子心中最甜美的思念,他們惦念著豆腐饟,惦念著家鄉(xiāng),惦念著親人。在大黎屯人記憶的深處,云龍大山腳下這個小村屯,在三個不同的地方,穩(wěn)穩(wěn)扎扎地安放著三臺石磨。這三臺石磨,似乎在無聲地叮嚀著大家:有石磨就有美好的生活。石磨轉(zhuǎn)動的咿軋聲,在大黎屯此起彼伏,長年不息,這種聲音常常在大黎屯人的耳畔響起,他們感到家鄉(xiāng)的日子仿佛是從磨縫里流淌出來的瓊漿,它是那么的芬芳,家鄉(xiāng)的歲月又是如此的靜美悠長!對豆腐饟的摯愛和熱忱,寄托了大黎屯人對美好生活長久的向往,對親朋好友滿腔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