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 腿涼,感覺寒氣滲入骨頭里?一個方子,溫陽散寒
大雪過后天氣是越來越冷,很多朋友后臺留言說穿得已經(jīng)很厚了,可是還是感覺很冷。其中有一位,心腎脾虛多年,現(xiàn)年七十的,畏寒,感覺雙腿從屁股到腳都是發(fā)涼的,有種冷風吹到身體上的感覺,上肢從臂彎到手也都是冰涼的,不知道該怎么辦。

那么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呢?

從中醫(yī)上來說,導致發(fā)涼、怕冷的原因,大多數(shù)與腎臟、脾臟有關。脾與腎是先天與后天的關系,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脾主運化,倘若脾臟功能失調(diào)、下降,那么它的運化功能也會與之相對應地下降,就會導致無法及時地供給氣血,致使四肢發(fā)涼。腎為人之元陽,倘若因為各種原因傷了陽氣,陽氣對于人體有著溫煦的作用,之所以會穿地厚還會感覺到冷,就是因為身體內(nèi)陰氣過于的旺盛,致使陽氣的溫煦作用下降了,腎陽不足,就會出現(xiàn)怕涼、怕冷的情況。

不過也不用太過于擔心。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溫陽祛寒、益氣健脾的中成藥,叫“附子理中丸”,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解讀一下這個中成藥。

人參、白術、干姜、甘草——溫中祛寒、補氣健脾。其中人參補氣、健脾,并且有溫中的效果;白術性質(zhì)溫和,為輔,補脾氣,而燥脾濕;干姜具有溫中、散寒、回陽等的功效;甘草性質(zhì)平和,有補脾、益氣的作用。這些呢為理中丸的成分。

那么附子理中丸就是在理中丸的基礎上加入了一味補火溫陽的附子,使溫陽祛寒、益氣健脾的功效發(fā)揮到最佳的狀態(tài)。
如果你因為體內(nèi)陽氣溫煦作用下降而導致怕涼、怕冷的情況,用它就有比較好的作用,當然一定要在辯證后才可以使用,如果不懂可以在文章下邊評論區(qū)留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