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fā) | 指彈中國豎琴吉他課程分享?第一課:認識豎琴吉他


一直以來,很多讀者都在期待我們可以發(fā)布教學類的內(nèi)容。今天,我們就請來了袁超龍老師,為大家?guī)硪黄谔貏e的課程。下面,讓我們把時間交給袁老師。

主講老師
-------------------------
袁超龍
?
2007年參加吉他教育工作,2008年受邀參加南京電視臺《音樂專題》,2009 年學習指彈吉他彈奏,同年成為南京電臺《音樂藝術人》采訪嘉賓,2010?年接觸到 Celtic?音樂風格,并深受法國指彈吉他演奏家Pierre Bensusan的影響,
勵志將這一風格推廣給更多熱愛音樂的朋友。2017 年底任南京芬格琴行吉他學校校長。
大家好,我是袁超龍。今天,給想給大家介紹一種全新的吉他,它在中國也算的上是一種嶄新的樂器,那就是豎琴吉他(Harp Guitar)。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它與平常我們使用的吉他有所不同,它比平常吉他大一些,并多出來了一塊臂膀一樣的,上邊還加裝了幾條琴弦,它看起來很獨特,也非常的酷。
?
接下來,大家可以跟隨我們的教程來認識和學習一下豎琴吉他。希望通過這套教材能讓大家領略到豎琴吉他的魅力,希望能有更多的琴友可以喜歡上豎琴吉他,并且用它來創(chuàng)造音樂。
Part 01
豎琴吉他簡介1569-1913

據(jù)資料顯示,早期的豎琴吉他出現(xiàn)在世界上的三個地方。


其中最早出現(xiàn)在1659年的意大利,當時出現(xiàn)的豎琴吉他只是在普通吉他的基礎上加裝了低音琴弦,并不是雙琴頸。


在1840年,瑞典出現(xiàn)過雙琴頸的豎琴吉他,低音弦部分并且有品絲,但低音弦的品絲只做裝飾作用,幾乎用不到它。

在1860年的維也納也出現(xiàn)了雙琴頸的豎琴吉他,主要以加裝2-4條低音琴弦為主,后來也漸漸發(fā)展到了7-11條低音琴弦。

早期這三個地方的豎琴吉他都因為沒有人為它們寫作作品,也沒有人演奏它們,后來就漸漸消失了。

直到1895年,在美國有一位叫Chris Kuntsen的人設計出了第一把由低音箱體延伸到琴頭的吉他。當時他把這把吉他叫做“六弦吉他”。

到了1897年的時候,他把這種吉他設計正式取名為“單臂吉他”,并在上邊加裝了幾條琴弦,最后申請到了一個“5+6”的11弦吉他設計專利,并引起了其他一些吉他制琴師的關注,大家把這種吉他叫做空心臂吉他。

到了1900年-1906年期間,在美國有許多的吉他制琴師對這種吉他進行了大量的改良,分別出現(xiàn)過10弦、12弦、14弦、16弦、18弦甚至20弦的豎琴吉他。最后是豎琴吉他以“6+6”12弦的中空臂吉他為主,后被許多音樂家們使用。





直到1913年的時候,也許是音色和低音琴弦定音的原因,最終大家都把這種吉他叫做了“豎琴吉他”(Harp Guitar),并正式的進入了美國的詞典。

在美國及其他一些國家,都有專門的音樂家為它寫作作品,也有專門的豎琴吉他演奏家。
約翰.多恩
在中國,這種吉他的普及率幾乎為白紙,我們希望大家通過本系列教學體驗能夠更加的了解豎琴吉他,并成為它的愛好者。
?
主講:袁超龍
編輯:指彈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