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消融?雜交手術?外科迷宮手術?誰才能安全有效根治房顫?

“深讀君,我爸有房顫,醫(yī)生說要手術,到底是個啥手術?能治好嗎?術后有啥注意事項?”
關于房顫手術那些事,深讀君還是畫給你看。
大家坐穩(wěn),深讀君這就開車啦!
藥物治療房顫,以抗凝治療,抑制血栓形成為主。
而手術治療,就是針對異常放電灶下手,直接端掉犯罪窩點,精準打擊罪魁禍首,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常見的手術治療包括射頻消融、雜交手術和外科迷宮手術等。
射頻消融
房顫是心肌細胞在異常放電灶錯誤信號的影響下,使整個心房進入高速、不規(guī)則的顫動狀態(tài)。
要么直接清除異常放電灶,要么搞出隔離帶,讓錯誤信號無法傳出去影響心肌細胞,房顫自然就好了。
射頻消融術,簡單來說,就是把那些異常放電的心肌細胞“燒”死或者“燒”出一個隔離帶。

手術時,醫(yī)生會將一根細細的導管,通過大腿、手臂或者頸部的血管,一路送到心臟。
到達心臟后,找到異常放電灶,利用射頻電流產生高溫,將異常放電灶消滅掉或者隔離開。
射頻消融具有微創(chuàng)、無痛、安全、恢復快等優(yōu)勢,適用于絕大多數(shù)房顫患者。
深讀提醒
術后應繼續(xù)服用抗凝藥2~3個月,定期復查動態(tài)心電圖以評估手術效果。

雜交手術
有些房顫的異常放電灶不僅存在于心房內,還可能存在于心房外面。
導管射頻消融針對心臟內的異常放電灶很有用,而對于心臟外面的異常放電灶就無能為力了。
這時就需要雜交手術,它是內、外科聯(lián)合進行的微創(chuàng)手術。

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是在胸壁上打上幾個洞,利用腔鏡,將心房外面的異常放電灶消融掉。
然后再利用導管射頻消融手術,消融心房內的異常放電灶。
雜交手術一般適用于難治性的房顫患者,或是導管消融失敗的房顫患者。

外科迷宮手術
外科迷宮手術,被稱為外科治療房顫的“金標準”。
早期迷宮手術是按照特定路線,在心房上進行切割、縫合的一種手術。
切割、縫合心房肌肉,能直接損毀異常放電灶,形成的疤痕還能阻斷異常的電信號傳導,保證來自竇房結的電信號能按設計好的路線在心房內傳導,從而恢復正常的心律。

早期迷宮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操作復雜,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經被射頻消融技術代替了,減小手術創(chuàng)傷。
目前迷宮手術主要用于因合并其他心臟疾病、需要進行心臟手術治療的房顫患者。

“深讀君,你把房顫捋得那么清楚,簡直是行走的醫(yī)書!請受小弟一拜!”
瞎說什么大實話!老規(guī)矩,深讀君要作詩啦!
房顫發(fā)病老人多,稍有不慎會中風。
確診房顫很簡單,心電圖來看一看。
房顫治療分兩類,藥物治療和手術。
抗凝調律控心率,消融迷宮內外合。
《房顫專題》雖已完結,但深讀君在健康科普的路上從不停歇,深讀君帶上你,你帶上更多人,記得關注深讀君呦!么么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