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意外驚喜——《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這是一篇安利文。
春天過半,氣溫仍然不算高,睡覺仍然需要毯子,貴如油的春雨卻像中東的油價一樣下個不停。在這種陰冷陰冷的天氣里,窩著看番打游戲是對我而言最好的選擇了。而一月新番中的季番也陸陸續(xù)續(xù)迎來了尾聲。
說起來,這一季里我最期待的是《紫羅蘭》;
但給我觀感上最好、最出乎意料、最讓我有想看下去的欲望的動畫,是今天的主角——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以下簡稱《南極》)
【以下內容涉及重度劇透,還沒看的……趕緊去看?。。。。?!】

咳咳,說回正題。去年12月,網上《紫羅蘭》和《國家隊》交戰(zhàn)正酣,《小櫻》和《骨傲天》也來神仙打架的一地雞毛里,我看到了一部被很多人忽視的動畫,正是這部“去南極”的動畫。一開始我只是默默地收入追番列表,原因很簡單:
水瀨祈?額,還行。香菜?嗯,不錯。搞笑藝人?額,挺好挺好,只不過不是主役,不過也行。
早見沙織?!小天使?。ukino??!深雪??!
這番我追定了!
上一次因為聲優(yōu)而追番,那還是《石膏Boys》的時候了。
1月2號,《南極》開播了。作為最早開播的動畫之一,我原本只是拿來做開胃菜的。但看完第一話,我跑去又查了一下其他的制作人員:
導演石塚敦子(寫的平假名我一分鐘沒反應過來),游戲人生的導演也是她;藤澤慶昌負責音樂,LoveLive的曲好些是他寫的;吉松孝博,骨傲天的人設。
腳本:花田十輝。
emmmm……
額,這個嘛……
花田老師我再也不黑你了!艦娘這鍋你不背了!境界的彼方也不用了!玉子市場……那個萌片就算了……
簡單來說,《南極》這番的陣容沒有國家隊那么豪華,也沒有京紫那么抄老底,也沒有小櫻那種原班人馬。但南極隊是真的穩(wěn)??!
作為系出同門的《小櫻》和《骨傲天》,畢竟有前作基礎;《紫羅蘭》因為提前了一年半就開始的放消息、試映會、各種宣傳轟炸,才有此話題度;《國家隊》雖然同為原創(chuàng),但人家制作團隊就是一張招牌了。
《南極》什么都沒有。

但是《南極》就是不跟你玩套路。
第一話《青春百萬元》已經告訴了我“這是一部寫實向動畫,沒有超能力,沒有主角光環(huán),沒有后宮,沒有倒貼,動畫里甚至得考慮錢的問題?!?/p>
第二話《歌舞伎町弗里曼德爾》卻透露出一個大問題:“去南極又沒有錢怎么辦?打工。”此時我開始慌了,有《輕音少女》的前車之鑒,不會是從《少女南極旅行》變成《少女打工旅行》,最后一話才踏上科考船吧?!但是OP和ED始終在告訴你,這幫子人,確實去南極了,而且戲份還會不少。
直到第三話才以一個戲劇化的方式落實了“誰出錢去南極”這個現(xiàn)實性大問題,才算是讓所有吃了一顆定心丸:還是能去的,馬上就出發(fā)了。結果直到第九話末尾,才正兒八經的踏上了南極(的邊緣冰蓋)。這個劇本設計其實很巧妙地,富有節(jié)奏地把整部十三話的動畫分成了四個部分:
怎么去南極?(Ep.1~3)
去南極之前的準備(Ep.4~5)
去南極的路上(Ep.6~9)
到達南極做些什么(Ep.10~13)
為什么這部動畫是我這個季度最喜歡的,甚至可以和《冰菓》、《悠風號》、《白箱》、《花開物語》爭一波我最喜歡的動畫呢?
因為這部動畫能引起我強烈的共鳴。
每個人年少時都向往詩中的遠方,都希望見從未所見,及別人未及之地,這就是好奇,就是活力,這就是青春。因為一個貪圖安逸而老態(tài)龍鐘的人不會想要出遠門,不會想要冒險,不會想見識新的風景。
隨著每個人學業(yè)、工作漸漸繁忙,個人時間和興趣愛好被生活和社會的壓力漸漸壓縮,熱情逐漸被現(xiàn)實的冰涼擊垮,人們往往會淡忘掉那個年少的夢想。而《南極》里,主人公要去的是南極,是那個比宇宙更加遙遠的地方。當我們被現(xiàn)實一遍又一遍地沖刷洗禮過后,我們在內心上會認為“女高中生去南極是不可能的”,但正是這種“不可能”的判斷,卻推動了觀眾“想看看她們是怎么做到”的好奇心。當她們真的踏上南極時,內心會深深地感嘆一句:“她們真厲害!”進而得出結論:“這就是青春啊。”
這就是青春啊。
這就是青春??!
這就是……青春啊……
你是否曾在夜深人靜時,回想起當年自己的雄心壯志呢?
你是否曾在別人未曾知曉的內心,會想象當年那是詩中的遠方呢?
你是否曾在各種壓力之下,想拋之腦后放下一切,去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呢?
這就是我所說的,這部動畫給人直擊骨髓的代入感。正是這種每個人內心或多或少地共鳴,讓這部動畫在平淡中卻有深入內心的共鳴。

24分鐘的現(xiàn)實,這個時候就請不要再折磨我了。
讓人感到輕松治愈的動畫多半是日常番,但《南極》的劇本卻在講述一個連貫而富有邏輯的故事的同時,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明亮的、積極的、鼓舞人心的故事??傮w上,劇情始終牢牢圍繞在“四個少女去南極”這個主心骨周圍,多的廢話半句都不說。整體的故事也是陳述了“如何一步步地實現(xiàn)去南極這個目標”,總體是上升的,前進的。兩三集過后,就在潛意識里告訴觀眾們:下一集會進一步前進的,請敬請期待。這就讓人越看越想繼續(xù)看下去,話說了半句總是想聽完的。
每一集的分集劇情而言,花田十輝不虧腳本界老司機,每一話起承轉合、思維邏輯嚴絲合縫,滴水不漏。隨便舉幾個例子:
第6話《歡迎觀看榴蓮秀》:起(到達新加坡)——承(新加坡的游玩)——轉(三宅護照丟失,及眾人的對策)——合(找到護照,旅行得以繼續(xù))
第8話《咆哮 瘋狂 尖叫》:起(登船出發(fā))——承(船上的日常)——轉(暈船,和暈船的反應)——合(暈船恢復,向南極繼續(xù)進發(fā))
上面兩話是我隨手抽出來說的,但是《南極》的每一話都有非常清晰的脈絡,同時又很好地承接了上一話留下的懸念,又為下一話做好了鋪墊。追番的人期待下一話夜不能寐,補番的人一口氣看到底更是爽快無比。

演出的話,我只能說一個字:秒!很多的細節(jié)、很多的暗示手法、很多的前后對應。以小見大,在細節(jié)中暗示和搭配主題。包括這部番讓我徹底圈粉的,是第二話歌舞伎町的奔跑,我看過的能與之媲美的,也就只有悠風號里久美子在橋上奔跑的那一段了,多的話就不說了,看圖就好。
反復出現(xiàn)的企鵝,暗示了南極的主題:



注意姬友左側的背景路人,表白—相處—吵架:



暗示的例子:


對女主性格的補充:


臺詞和音樂方面而言,不多說,舒服。臺詞給人的代入感非常非常強。一般的日常對話,和電影動畫電視劇的對話感覺是不一樣的。前者隨意、語速快、會夾雜黑話、會有省音和不按語法來的情況,而后者一板一眼,一字一頓,用詞遣句和文法結構都很標準。
舉個例子,你打游戲的時候掛了,下意識說出來的第一句話肯定不是“哎呀,可惜了,就差一點?!倍隙ㄊ恰拔襒XXXXXX的XXX搞死XX。”(敏感詞部分請隨意添加臟話,這里我就不寫了)?!赌蠘O》這個動畫,雖然仍是濃重的“臺詞感”,但很多很多地方會向真實的對話的風格靠攏,讓你潛意識感到“這不是演出來的,是她們親自經歷的故事啊?!?br/>
音樂方面,OP和ED活潑、明亮、開朗,詞也是激勵大家奮發(fā)向上的,配樂方面同樣貼合劇情,畫龍點睛,如果用古典樂打個比方的話,致郁系的故事的配樂大抵有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悲愴感,而《南極》卻有韋瓦第《四季》的輕快活潑的味道。
我其實特別特別想說的一點,是第七第八話結尾高潮時的插曲《ハルカトオク》和《One Step》,和劇情搭配在一起,絕!真叫一個絕!

以我而言,一想到今晚要更新倒數第二集,下個星期就完結這個事,我就會有一股咸魚感油然而生,進而陷入一種深深的無力感,視頻也不想做,單詞也不想背。
但是,奈何,奈何,動畫畢竟是商業(yè)產品,評判一部動畫,是要以買了多少小圓盤,賺了多少錢為評判標準的。相對其他四大名著個個破千萬播放,動輒兩三百萬的追番量,《比宇宙更遠的地方》卻只有66.4萬的追番,同時只有562萬的播放(僅bilibili,截止2018.3.20-19:29),酒香也怕巷子深啊,這個戰(zhàn)績,實在是顯得有些寒摻
嗎?
目前《南極》的BD1是亞馬遜18年3月榜第17位,甚至超過了《紫羅蘭》(BD1,第44位)、《西片太太》(BD1,第36位)、《搖曳露營》(第20位)。順帶一提,BD2、3、4的排名分別是24、26和第27位(雖然只是預售而已)。

emmmmm............
我還能說什么?
快去試試這番啊,看一話你吃不了虧你上不了當,喜歡那就是賺到哦!
行了不多說了,我現(xiàn)在滿腦子只有去南極,我要去洗個澡等更新了。
結月超可愛?。?!
EdwardGLiu
201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