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鞭炮聲
大年初一的鞭炮聲
2021-02-12
不是說現(xiàn)在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嗎?怎么感覺我旁邊就是敘利亞戰(zhàn)場!
這個應該是今年最惹人眼的一個評論了,這個評論特別有意思,畢竟這主要是用調(diào)侃的形式在述說一個簡單而熱鬧的場景,可以是調(diào)侃,可以是無奈,但是卻是自己年味的表達。
昨天我就說了,年味其實并沒有消失,只是我們不再是主角了,才會有這樣的感覺,畢竟改變的僅僅只是形式而已,而并不是年這個主體。不管是看電視,還是看手機,該看春晚的還在看春晚,而不看的依舊也不會看,這個是很正常的。
在我的老家,這樣的事情就更加常見了,其實不僅僅是我老家,在任何不是城市的地方,鞭炮聲是必然會存在的,煙花爆竹必在。甚至很多人都在回味這個事情,畢竟這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年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感覺,畢竟感覺不到,氛圍來湊!
在很多農(nóng)村地區(qū),對于年看的特別重,這個重是在表面上,心里都是一樣的,特別是疫情的一年,很多行業(yè)不好,那么就有更多的人會在過年的時候搞一些事情,南方人抱團,北方人過節(jié)。
我們村我們本姓的人因為是外地遷來的,所以每年大年初一都會放很多煙花爆竹,說是祭祖,而實際上,這個主要是宣揚本姓人的實力和一種表達,祭祖大早上都會做的。
也就是如此,大年初一一開始的零點,鞭炮聲就會存在了,一直持續(xù)到大年初三,這幾年好一點了,慢慢減少了,但是至少都會把整個大年初一給占著的。

大年初一的鞭炮聲,可以說有很多層次的意思,但是一般情況下,不會隨便真的放爆竹的,畢竟放的這些都是錢,貨真價值的錢??!
我說的祭祖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早上我還接到電話,要開始了,今年多少錢等等。當然,這個祭祖也是分兩個層次的,一個是本姓人共同的,一個是自家的,很多時候自家的要簡單點,沒有什么特別的意思,就是主要為了省錢,如果有錢的話,就會多點,但是本姓的是不會變的;
其次呢?就是一種習慣、傳統(tǒng),我記得我爸新年的第一時間都會放炮,整個村子都是鞭炮聲,這個就是習慣了,雖然這個習慣不久,但是也是一個習慣,只是這個習慣一開始來自于對于美好未來的向往,準確來說是對于新一年的美好期許。
再然后就是對于這一年的滿意和對于新一年的期待,這個一般都是很開心的,主要還是賺到錢了,或者就是對于下一個階段有更準確和實際的追求,這些就是另外一個層面的了,卻有著最美好的期許。
最后就主要是因為孩子了,孩子要玩,孩子要看,就因為這個,就有很多家長會去買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其實并不便宜,或者是因為大過年的吧,所以不管怎么說,這個都是一個硬通貨,至少在孩子中間如此。畢竟我們之所以說沒有年味了,就是因為這一個主角不在是我們了,而也就是因為如此,才有了這樣的感慨。但是他們是現(xiàn)在還在經(jīng)歷的一群人,所以他們才是主體,那些零星的鞭炮聲,雖然很少很小,但是卻此起彼伏,源遠流長,而這些都來自于他們。
準確來說,大年初一的鞭炮聲或許并不是鞭炮本身,也并不是聲音,而是一種期許,一種對于未來,對于下一代,對于每個人的期許……
無論如何,至少他們的聲音聽上去還是如此的歡快!
————完————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