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奧迪Q5L和特斯拉Model Y引發(fā)的SUV選購思考
作者 —— 咖加用戶:笛小凡
這部分是我自己這么多年接觸SUV車型后,對于SUV的快速崛起和消費者盲目選購的客觀分析。同時,我也想從自己的角度來說一說怎么樣去理性地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SUV產(chǎn)品。今年初有一個親戚將一輛老款的奧迪Q5置換為了新款的Q5L 45TFSI作為代步車,受到了一些朋友的質(zhì)疑。這也不免讓我想起自己家在6年前換購新款CR-V時聽到的聲音: "又換了一樣的車,為什么不換個更好點的呢?"

SUV 出現(xiàn)在市場上的起因是其相對于轎車更好的空間利用率、更高的坐姿和相對來說一定程度上更好的通過能力和不同環(huán)境適應性。而在最早期,市場上這樣的產(chǎn)品全都是硬派越野屬性,為了特定的使用需求相對來說弱化了城市駕駛的表現(xiàn)。但正如我在開頭所說,消費者需要的 SUV 確實不是野性的硬派越野車,他們也都想要一個"看著更大"、"坐著更高"、"感覺更豪華"的這么一款城市用車,希望不要有和轎車相比差距太大的駕駛感受,但是卻有著比轎車更高的坐姿,SUV 車型也正因此越來越受全球消費者的歡迎。
時至今日,SUV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產(chǎn)品定位改變。伴隨著SUV產(chǎn)品駕駛性的大幅提高,原本僅兩廂轎車把控的"小占地尺寸個人代步車"市場逐漸被SUV取代。我體驗過奧迪Q5L和特斯拉Model Y后,在遺憾于他們并不完善的靜態(tài)乘坐表現(xiàn)時,另一方面又被她們在這個價位表達出的機械素質(zhì)深深打動。
「 SUV,到底是小還是大?」
在我看來,很多人買 SUV 都是圖一個"大"字,哪怕不是真正的空間大和尺寸大,也最起碼要看起來顯得大、顯得虎。而在我看來恰恰相反,SUV 或者是許多這種向上占天的兩廂車型最大的優(yōu)勢是能夠一定程度上達到在同等空間下更小和靈活的絕對外部尺寸,或者在相同外部尺寸下更加優(yōu)化的內(nèi)部乘坐與裝載空間。所以說我的理解中,SUV 應該是一個相對于轎車或者傳統(tǒng)旅行掀背車更加小巧和靈活的外在尺寸表達,"小"一定是它的優(yōu)勢。

與此同時,我在之前某篇文章也提到過 CR-V 「?Compact Recreational Vehicle?」這個名字深得我心。既然想選擇同等尺寸下相比于多數(shù)其他車型更優(yōu)秀的空間優(yōu)化或者同空間需求下更小的車身整體尺寸,那么"小"就成為了我在理性選購 SUV 產(chǎn)品時的第一個產(chǎn)品需求點。
其實很多看著很大甚至很虎的車,在這點上表現(xiàn)都是負分的,寶馬 X5 就是在這個問題上非常負面的典型。我至今都無法接受 SUV 車型在產(chǎn)品外形尺寸巨大的基礎(chǔ)上僅僅給出了非常狹小的內(nèi)部空間,這我覺得不能說是"各車有各樣",只能說明有些車企可能至今不明白真正適合 SUV 這三個字母的車應該造成什么樣子。
所以說,我在選購 SUV 時,第一就是不想選絕對尺寸很大的車,最喜歡小尺寸加大空間的設(shè)計,空間利用性是首要考量因素。
「 SUV,當然要買四驅(qū)?」
總有人跟我提起,既然買 SUV,就難免要出去玩,那樣有四驅(qū)就可以簡單走走越野路段。我敢 100% 肯定說出這種話的人沒見過"越野路段"是什么樣子的,他們對 SUV 的很多產(chǎn)品使用場景還停留在幻想之中,總認為買了這種車就一定可以能夠"不怕艱難險阻地過小溪、穿林道、走荒漠、沖戈壁、上雪山,走到西藏,走出平原,追尋自由的生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
其實這些還是太過于理想,在我們生活中的多數(shù)自駕場景,都是走鋪裝路面從A地到B地,哪怕去到道路條件不佳的山間和人口密集度不高的西部,一般的旅游景點和目的地都是開著轎車就可以順利抵達的。如果真的惡劣到前往你目的地的道路條件艱險到正常轎車都無法順利通行,對車輛本身有通過能力的要求話,我建議即便是 SUV 也不應貿(mào)然單車前往,畢竟那已經(jīng)更接近"探險",而非我們常說的"自駕"。

那么又有人會說了,我確實開著它并不出遠門,那我怕冬天下雪。萬一積雪的時候我的車四驅(qū)系統(tǒng)能幫我脫困一次,那么我要這個四驅(qū)應該就有意義。還是那句話,請問你所在的地方是不是冬天轎車都開不了了?對于部分地區(qū)冬季持續(xù)幾個月的糟糕路面情況,最應該考慮的是更換適合季節(jié)的冬季/雪地輪胎,再好的四驅(qū)系統(tǒng)也不可能比換套雪胎提供的抓地力和給人的安全感更強,如果你所在的地方每年不會有時間很長的積雪季節(jié),僅僅是偶爾有幾天的路面積雪,那么就請在天氣不好的時候謹慎駕駛,在路況條件不好的地方降低車速,這樣也基本都可以保證出行品質(zhì)不受影響。SUV 對于積雪天氣或者地區(qū)的使用其實貢獻最大的是絕對的離地間隙,一定程度上會減少"車輛被埋"、"前杠鏟雪"、"車輛托底無法抓地"等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但這一切都和四驅(qū)本身關(guān)系沒有那么大,畢竟如果車輪都不觸地,在強的驅(qū)動能力也是白費,所以說,對于真正的"使用環(huán)境拓展",城市 SUV 的四驅(qū)功能并非剛需,多以噱頭為主。
【說到換輪胎,不禁想到一些比較"嚇人"的越野系列車評,常常會在某些穿越節(jié)目的結(jié)尾給出"四驅(qū)城市 SUV 換 AT 胎可前往",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引導。請記住一句話,如果你遇到了你的兩驅(qū)城市 SUV 無法通過的路況,請即刻放棄這條路線或這種不自量力的單車嘗試,更難的路況是它根本不應該出現(xiàn)的地方,讓你的車妥善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出行任務即可。切勿因為自己有所謂的"四驅(qū)"或者"AT 胎"而盲目放大自己車的能力,這可能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危險??!】
總結(jié)我對 SUV 的第二點需求:不主動需求四驅(qū)功能。
「SUV,肯定不好開?」
之前我說過,SUV 相比于傳統(tǒng)的越野車來說最大的改變就在于其相對來說更加轎車化的駕駛體驗,現(xiàn)在甚至被部分車型在其所屬價位表達出的機械素質(zhì)深深打動。尤其是隨著這么多年汽車行業(yè)進化,SUV 的駕駛感受也在越來越好,切勿再說"SUV 不要聊操控"、"XX 車是轎車,一定比 XX 那個 SUV 的操控性更好"。

除了操控之外,動力總成也是一個不可繞開的話題,這方面不同的產(chǎn)品差異更大,而這也是我要求比較高的部分,最起碼要保證足夠的平順、動力響應一定要足夠讓人滿意。所以說這部分的評判維度中,也是高下差異明顯的一個部分。
就我一年內(nèi)開過的中型SUV看來,我在此挑選三款作為此項的標桿產(chǎn)品:特斯拉Model Y、本田皓影/CR-V混動、奧迪Q5L,希望大家有機會在安全的條件下試到這幾款車型,保證在動態(tài)的表現(xiàn)比現(xiàn)款的寶馬 325Li 要出色的多。
總結(jié)我對 SUV 的第三點需求:動態(tài)駕駛感受要令人滿意。
「SUV,得買7座吧?」
對此觀點,我給出一個明確的否定結(jié)論。受制于 SUV 的車體架構(gòu),內(nèi)部的豎向高度尤其越向后部越不占優(yōu)勢,所以本質(zhì)上這樣的車廂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對于布置三排座椅是不利的。所以即便至今,我也沒真正體驗過哪怕一款 SUV 的三排座能夠都非常舒坦地乘坐成年人并且來一趟長途出行的!哪怕是圖中的全新一代漢蘭達也不行,真的一款都沒有?。?!

我自己家對于多人出行的場景還是比較有剛需的,之前在塞納和奧德賽的文章中多次強調(diào)過這點。不過我們非常明確地需要一輛奧德賽來滿足這個需求,而不是同價位的其他七座 SUV 產(chǎn)品。因為從當年因為無知購買了 QX60 這個大尺寸 7 座 SUV 并長期使用后深知無論怎么樣都沒法滿足 6-7 人的長途乘坐,與 MPV 相比真的是相去甚遠。有人說 SUV 的第三排就是個"應急",這其實也屬于上面那種幻想出來的使用場景。在我的體驗中,SUV 的第三排只能滿足10分鐘以內(nèi)的短時間"應急",同時基本還犧牲了所有的行李箱空間。真的要是這么短的距離,咱們實在不行打個車應該也沒啥問題,這種所謂"有總比沒有好"的"應急"概念屬實荒唐。

因此,我認為與其為了一個實用性極其有限的第三排座椅(同時大幅犧牲載物能力),不如踏踏實實買個五座的車,同時有著特別寬敞靈活的尾箱裝載能力,這才是極好的。
這也就是我對 SUV 的第四個主要需求:不要三排座,寬敞的五座搭配靈活好用的后備箱儲物能力才是墜好的!
「SUV,坐的高就行?」
關(guān)于坐姿,說到底還是因人而異,但是相比坐姿高,我更加看重的是兩排五個座位的乘坐舒適性。
這里需要分而視之。如果選購目標是作為家庭集體出行使用,那么兩排的乘坐舒適性則都需要被全面考量,這時候一輛更全面兼顧多人乘坐的SUV產(chǎn)品是更適宜的。
而如果你是一個尚未組成家庭的消費者,買車的99%時間只有前排坐人,此時的后排表現(xiàn)就沒有那么重要了。正如我開頭說的那個親戚,他家里有滿足全家出行的MPV,而這輛Q5L僅供他自己上下班代步,那這個時候Q5L本身后排糟糕的乘坐舒適性就不是他選購時的一個障礙了。

「 SUV,其實沒什么意義?」
很多人看了我上面說的,可能覺得這樣的需求里是不是沒什么購買 SUV 的意義了呢?我的態(tài)度是:雖然沒什么不可替代,但是 SUV 還是確有其產(chǎn)品使用價值的。在我自己的總結(jié)中,SUV 是一個兩廂車的很好替代者,是城市穿梭代步、通勤買菜的最佳選擇;SUV 有著相對來說更高的離地間隙和更厚的輪胎,一定程度上通過一些路面質(zhì)量不好的地方會更加從容(當然這里還可以滿足一些朋友"爬路牙石"的需求,我自己對這個需求本身并不感冒);SUV 還是一種特別適合一家三口出門遠行的車型,如我上面所說,一輛實用性出色、駕駛性優(yōu)秀、乘坐舒適、可靠的 SUV 可以舒服地拉著一家三口和一后備箱的行李和物資出行,讓車真正成為一個陪伴旅途的工具和伙伴,我認為這才是「舒適休閑車」的本質(zhì)。

所以于我們家,SUV 是一個非常好用的車型種類,不過,也不應該成為"盲目選擇"的車型。
「在體驗了Q5L和Model Y后,我對SUV有什么新認識?」
我自己作為一個多年的CR-V用戶,一直堅持著SUV的實用性至上原則。也正因為她全面的產(chǎn)品力確實一直打動我們家每一位家庭成員,所以我常說她是在我滿足 SUV 理性購車需求中非常合適的一個選擇。當年在我寫 2015 款 CR-V 時,我提到"不管什么樣的家庭,都應該有這么一輛車"。

過年前后,我和親戚換車開了兩個星期。在把奧迪Q5L當作代步車使用的時間里,本來以為會影響體驗的糟糕后排座椅一共才使用了一次,還是作為儲物空間放家里的小狗,自然沒有被投訴。與此同時,這輛車有一些方面卻給了我比較大的驚喜。

首先是動力總成,這輛45TFSI版本的Q5L幾乎做到了平順的換擋品質(zhì),同時在各個工況下都能有即使且迅速的動力響應,基本上可以說是"慢開平順,快開凌厲"。與此同時,這套動力總成的經(jīng)濟性也很不錯,在近似工況下,這輛車的綜合油耗居然和我拿去交換的1.5T CR-V相差不大。
另一方面則是這輛車的行駛動態(tài)高級感,這輛車行駛起來無論從隔音、濾震都極富高級感,不僅說是體現(xiàn)了這個價位該有的素質(zhì),就算是和終端售價更高的幾個豪華品牌直接競爭對手比起來也是優(yōu)勢非常顯著。
最后一點讓我滿意的,則是這輛車出色的駕駛質(zhì)感。車主在選擇這輛車的時候,要的就是一輛這個價位的"個人代步車",她對這輛車尺寸上的靈活性和在停車移庫等場景的便利性有一定的要求,這也正是同價位她沒有選擇奧迪A6L的原因。但為此選擇一輛高底盤的SUV車型,會不會在駕駛層面損失過多呢?答案依舊是否定的,這輛Q5L的駕駛感受可以說既細膩又跟手,完全能滿足這個車型消費者對駕駛的所有需求。
時隔一個月,我去東部一個城市旅游,接觸到了特斯拉品牌當前的最新車型——Model Y。這輛車給我?guī)砹诵袠I(yè)級的震撼,不僅刷新了我對這個價位產(chǎn)品性能表達對認知,也讓我對"性能SUV"有了全新的想法。
具體的內(nèi)容我打算另寫文章分析,這里簡單拋出結(jié)論:在擁有固定充電條件(即能夠?qū)崿F(xiàn)充電自由)的情況下作為一輛城市通勤的代步車/買菜車絕對堪稱利器。主要是特斯拉Model Y從駕駛層面令人驚艷的機械素質(zhì)到與行駛品質(zhì)和空間實用性的高度兼顧都做到了目前本品牌中的最高水平,實在令人難忘。除去能源方式帶來的使用場景限制外,而這輛車的缺點主要集中于兩點,一是目前不可調(diào)節(jié)的動能回收力度可能會讓部分駕駛員無法接受;第二則是車內(nèi)靜態(tài)(尤其是第二排)乘坐感受雖比Model 3提升巨大,但依舊還不算優(yōu)秀。
開完這兩款車后,我作為一個資深"實用SUV"控也開始轉(zhuǎn)變了觀點,如果僅僅作為一人或兩人的通勤代步車,選購一輛駕駛質(zhì)感和動態(tài)高級感出色的SUV(即便靜態(tài)有些缺陷)當作一輛尺寸相比轎車更小、偏重于駕駛的代步車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總結(jié)」
SUV風靡全球,不僅僅是"從眾心理"帶來的病態(tài)市場表現(xiàn),在我眼中SUV現(xiàn)在百花齊放的狀態(tài)其實是非常好的市場現(xiàn)象。
實用型產(chǎn)品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持續(xù)穩(wěn)固地位,出沒于城市街頭和長途出行的各個角落。我更認為當下隨著消費市場的逐漸成熟,這種產(chǎn)品力表達全面且在功能性層面極為突出的產(chǎn)品,應該會得到更多家用消費者的青睞。
與此同時,SUV也逐漸取代了原本屬于兩廂掀背或旅行車的市場,駕駛后令人津津樂道的產(chǎn)品也層出不窮。我相信,對于很多實用性需求不強的消費者,這也會是很好的選擇。
最后回應一句對SUV車型嗤之以鼻的朋友們:不是我說她好,只是你不承認她有多好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