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說初盛唐詩》筆記·王維《觀獵》
《觀獵》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于強勁的秋風之中能夠聽到角弓的鳴聲。角弓乃是用牛角制成,在發(fā)射的時候會發(fā)出非常清脆響亮的聲音。為什么會聽到角弓之聲,畫面一轉(zhuǎn),原來是將軍在渭城打獵。這兩句,他把理性的說明和感性的感受結(jié)合得非常好。王維不僅在結(jié)構(gòu)層次上安排得好,而且用字也相當貼切。比如“勁”、“鳴”,僅僅兩個字就掌握了事物的特點。再比如“將軍獵渭城”,“將軍”是人物,“渭城”是地點,“獵”是動作行為。如果他不用“將軍”二字,只是寫一個普通人在打獵,那就失去了幾分威武;而打獵的地點不是溫潤旖旎的江南,而是在西北邊的渭城,則多了一份粗獷,少了一份柔媚,整句詩讀起來就協(xié)調(diào)了;如果人物和地點都不變,卻做的是其他的事情,那么威武之氣則又減弱了幾分。所以只有“將軍”——“獵”——“渭城”才是最好的組合。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因為是秋天,所以草已經(jīng)枯萎了,這樣地面上的獵物也就看得更清楚。古代人打獵喜歡左手臂上架一只鷹,看到獵物的時候就放鷹去撲,“疾”是快的意思,這里說鷹眼快,實際上也是在說鷹的動作很迅速,看到獵物后馬上就撲下來了。除了獵鷹,還有獵馬?!把┍M馬蹄輕”,是說秋天的雪很快就融化了,所以獵馬跑起來就顯得“輕”。怎么看出來的呢?因為它跑得飛快,就好像在飛一樣。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此處使用了典故?!昂鲞^”是說很快地經(jīng)過,“新豐市”在陜西臨潼縣東北,是古代產(chǎn)美酒的地方。這里說這個將軍不但出獵了,還匆匆路過新豐市在那里飲酒。然后歸來,回到了細柳營?!凹毩鵂I”在陜西長安縣,是漢朝名將周亞夫的屯軍之地。作者用這個典故是在稱贊這位將軍用兵的功績可以媲美漢朝的周亞夫。
這兩句分別用了兩個典故,表示兩個地點,不但用得很貼切,而且在“忽過”與“還歸”的敘述之間,給人一種短暫匆忙的感受。既可以使我們感受到將軍獵罷歸來的迅疾,還可以使我們想見將軍意氣風發(fā)的氣度。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這首詩的題目是《觀獵》,“射雕”正是獵的一種行為。從開頭的打獵到經(jīng)過新豐飲美酒,回到自己的細柳營,然后回首看向剛才射雕的地方,只見到一片遙遠的天空,天上是日暮黃昏時的云彩,一直積壓到地面上來。
這首詩從一開始就使我們感受到一種強勁的力量,能夠感受到將軍那種意興與豪情,一直到最后射獵完畢,將軍意興猶存,豪情尚在,那種強勁的力量始終沒有消失,所以這首《觀獵》是王維寫得很完整、很好的一首詩。

這首詩我自己發(fā)揮的內(nèi)容很少,算是摘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