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能從英國獨立?恐怕你想多了


文/曹穎
圖文:審稿-蟹黃撈飯、制作-木昜
封面圖:網(wǎng)絡(luò)
正文照片除標注外:均來自作者
威爾士能從英國獨立?我看未必。
去年6月初的一個雨夜,在英國西南一個普通的城市,遍地的小酒館里,飄著雨的街道上,人們揮舞著“紅龍旗”,用威爾士語歡呼勝利,慶祝他們的國家隊64年之后再度打進世界杯。英國夏季天黑的特別晚,人們清清楚楚地看到彼此歡呼雀躍的臉龐。

斯旺西城堡廣場上,人們放置了一頂巨大的紅帽子來慶祝威爾士踢進了世界杯。
圖:Shutterstock
那晚,威爾士隊在卡迪夫球場1:0擊敗烏克蘭,贏得歐洲最后一張世界杯門票。當時正值俄烏戰(zhàn)爭,難免有勝之不武之嫌,但正如威爾士球隊靈魂人物貝爾說的“這是一場比賽”,比賽是要有結(jié)果的。


感受一下現(xiàn)場球員和球迷的狂歡
圖:Shutterstock
去年世界杯,有人說英國有兩個隊伍參加,占了兩個名額,也太不地道了,但就像網(wǎng)上調(diào)侃的,原則上中國也可以有四個隊伍參加世界杯,中國隊、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只是我們進不了。
小組賽第一場威爾士對美國,1:1逼平美國隊。第二場與亞洲排名第一的伊朗隊硬扛了80幾分鐘后,佛系地被伊朗連進兩球。第三場戲劇性地對陣英格蘭,0:3敗給自家兄弟。
雖然戰(zhàn)績不佳,但在全世界面前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很多人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去搜一下,威爾士是個什么“國家”?
眾所周知,英國本土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四部分組成。威爾士位于大不列顛島西南,與愛爾蘭島隔海相望,在英語語境里確實是一個國家,有一小部分的自治權(quán),但沒有政治意義上的國家主權(quán)。

英國版圖中威爾士的位置
圖:威爾士官網(wǎng)
英國緯度跟我國黑龍江相當,受大西洋暖流影響,冬季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上,最低溫度一般也不低于零下十度。而威爾士在南邊,更多光照,冬天很少下雪,可謂冬暖夏涼。地貌多為丘陵山地,除了大片傳統(tǒng)英倫風的高山草甸,還有很多森林瀑布。



來欣賞一組要山有山,有水有水的自然風光
圖:Shutterstock
比起英格蘭地區(qū),這里的風景更加自然純凈。雖然距倫敦就200多公里,不堵車的話就2個多小時車程,但這里的人更淳樸更快樂,跟矜持又冷漠的倫敦人差別很大。在公園跑步,迎面而來散步的人會笑著打招呼;在街上,擦肩而過的人也會報以微笑;在酒吧里,會拉著你聊天然后一杯接一杯地給你買酒。


這里的人更淳樸更快樂
圖:Shutterstock
威爾士人是迦太基后裔和歐洲大陸遷徙來的凱爾特人的后代,歷史比英格蘭更加古老,羅馬入侵不列顛后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后來日耳曼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之后,幾百年間不斷攻打威爾士地區(qū),在13世紀的時候愛德華一世終于征服全境。
當時威爾士人要求由一位在威爾士出生、不會講英語、生下來第一句話說威爾士語的親王來管理威爾士。愛德華一世把即將分娩的王后接到威爾士,生下來的王子便是首位威爾士親王。此后形成一個慣例,英格蘭國王和后來的大不列顛國王總是把威爾士親王的頭銜賜給長子。

愛德華二世是首位威爾士親王
圖:The Royal Family
去年伊麗莎白女王二世過世之前,查爾斯三世就一直是威爾士親王, 也一直在形式上履行親王的義務(wù)。伊麗莎白女王過世不久,查爾斯榮登國王之后很快再次訪問了他的福地,并把接力棒交給他的大兒子威廉王子。為了當好這個親王,他們父子倆甚至掌握了跟英語完全沒有關(guān)系的威爾士語,為了王室的鞏固, 也是很拼了。

1969年7月1日,
伊麗莎白二世為21歲的查爾斯加冕。
圖:The History Extra

2014年夏季,查爾斯三世例行訪問時
受到當?shù)孛癖姷臒崆榻哟?/p>
圖:Shutterstock
威爾士語的存在,堪稱奇跡。不列顛聯(lián)合統(tǒng)治的七八百年間,在英格蘭文化的不斷滲透下,這門號稱歐洲最古老語言之一的土語還一直生生不息綿延至今。
在東部地區(qū)與英格蘭相鄰的一些郡,在路上聽到威爾士語的可能性就像在柏林聽到英語的可能性一樣低。然而在威爾士西北部的安格西爾島,三分之二的居民都說威爾士語。過去的幾十年,人們?yōu)榱吮Wo這門古老的語言做了不懈的努力。

BBC在卡迪夫的總部大樓
圖:BBC
60年代電臺便有了威爾士語節(jié)目,70年代起,各個學校積極開設(shè)威爾士語課程,80年代出現(xiàn)了專門的威爾士語頻道:S4C。人們漸漸遏制了威爾士語的衰勢,現(xiàn)在平均20%的人會說威爾士語,10到14歲的人群中,說威爾士語的比例達到了25%以上。

威爾士的北部和西部地區(qū),
會說威爾士語的比例較高。
圖:BBC

進入21世紀迎來,雖然整體上看威爾士語的普及率有所下降,但好在下滑的百分比并不懸殊,再加上威爾士近些年移民增多,可見威爾士語的影響力還是在的。
圖:BBC
反映到生活中,城市里大部分人平時都說英語,只有在部分鄉(xiāng)村家庭還保留說威爾士語的習慣。但城市大街小巷的路標、招牌都有雙語標注,這種看起來像北歐語言的文字+英語的雙語標注,讓人覺得彷佛不是身在英國。
政府以及一些公共機構(gòu)在招聘時也會優(yōu)先錄用會威爾士語的應(yīng)聘者,既推動了語言傳承,也保護了本地人的利益。

“歡迎來到威爾士”的雙語路標,
第一行是威爾士語。
圖:Shutterstock
在威爾士,除了足球比較普及,另一項起源于英國的傳統(tǒng)運動板球也很受歡迎。威爾士最大的板球俱樂部“格拉摩根俱樂部”是由當?shù)剜l(xiāng)紳于17世紀創(chuàng)立的。
幾百年來,不只對陣英格蘭的板球俱樂部,也經(jīng)常與英聯(lián)邦其他國家比賽。現(xiàn)在最大的一座板球場是1967年開始使用的索菲亞花園,位于首府卡迪夫市中心,平均每周都有一兩場比賽。

板球,又稱木球,是一項鍛煉手眼的協(xié)調(diào)能力,集上肢動作控制能力、技巧與力量為一體的綜合性運動。
圖:Shutterstock

格拉摩根俱樂部經(jīng)常舉辦各種板球訓練和賽事活動,并且從娃娃抓起,非常注重青少年的培訓。
圖:glamorgancricket.com
但由于比賽不是天天有,很多員工都是兼職,像服務(wù)員都是附近大學生去兼職。我之前有空的時候就去酒吧餐車做收銀員,一天6個小時,40磅左右,約合人民幣300塊,權(quán)當補貼生活費了。

索菲亞花園的板球場
圖:glamorgancricket.com
威爾士的首府卡迪夫是一座晚近才發(fā)展起來的首都城市。工業(yè)革命之前, 這里只是個釣魚捕魚的港灣。18-19世紀,隨著南威爾士煤礦的發(fā)現(xiàn),便利的水運加上運煤鐵路的修建使得卡迪夫灣(CardiffBay)一度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港。
卡迪夫的城市建筑、文化藝術(shù)也發(fā)展到了頂峰,威爾士國家博物館、市政廳以及很多大學巍峨的主樓都在那個時期修建。

卡迪夫灣的周邊風景
圖:Shutterstock

運送煤礦的鐵路至今仍在發(fā)揮作用
卡迪夫城市的發(fā)展與布特家族密不可分,這個家族的名號在整個英國也是響當當?shù)模?6世紀布特一世從蘇格蘭來到卡迪夫,通過跟當?shù)孛T千金聯(lián)姻獲得了房產(chǎn)、封地和威爾士南部的采礦權(quán)。
直到布特二世掌控了南威爾士豐富的煤礦資源,并將獲得的巨額財富投入卡迪夫城市、鐵路、運河及船塢碼頭的建設(shè)。


1947年,布特五世將卡迪夫城堡及周邊的公園、索菲亞花園等贈送給了卡迪夫政府。
圖:cardiffcastle.com
二戰(zhàn)之后隨著煤礦的衰落,以及英國政府為了重振經(jīng)濟將資源型產(chǎn)業(yè)收歸國有,布特家族在卡迪夫的大部分私產(chǎn)通過國有化轉(zhuǎn)變以及捐贈的形式逐漸變成市政府的資產(chǎn),最著名的就是位于市中心的卡迪夫城堡和布特公園。

紅龍守護卡迪夫城堡,好像童話故事里的騎士。
圖:Shutterstock

布特公園
圖:Shutterstock
卡迪夫城堡位于市中心,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羅馬人時代,是當?shù)厝说木裣笳?,城堡旁的布特公園則是日常生活的家園。
整個公園占地130英畝,古木參天,郁郁蔥蔥,中間塔夫河穿流而過,里面有板球場,足球場,一個養(yǎng)馬場。很多居民每天都來公園遛狗,周末天氣好就在草坪上野餐,在塔夫河釣魚,在步道上跑步。春賞玉蘭,秋賞落葉,走累了還有好幾家咖啡館可以充電。

布特公園是當?shù)孛癖妸蕵沸蓍e的好地方
圖:Shutterstock


布特公園里的流動咖啡餐車
卡迪夫不可忽略的一個地方就是卡迪夫灣,作為曾經(jīng)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港口,從南威爾士煤礦通過內(nèi)陸運河運來的一船船煤炭都在這里交易、裝船、運往英國其他城市和歐洲大陸,再把從各個殖民地運來的物資從這里上岸,運送到不列顛島的各個地方。

卡迪夫灣的煤炭交易大廳(1910年前后)
圖:www.walesonline.co.uk
工業(yè)革命的進程中,英國崛起了很多城市,其中海岸線上的港口城市因為有航運優(yōu)勢,完全不輸內(nèi)陸的大城市,如利物浦、紐卡斯爾等。
大部分城市在那時就奠定了中心城區(qū)的基本架構(gòu),修建了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建筑。在大英帝國雄厚的財力支持下,建筑巍峨雄偉,氣勢恢宏,歷數(shù)百年風霜而愈發(fā)厚重,讓整個城市成為一部鮮活的歷史書。

懸崖上的別墅遠遠地守望著退潮后的卡迪夫灣

如今的卡迪夫灣像個安靜的小漁村,
港口里停著居民的游船和一些小漁船。
卡迪夫博物館始建于1905年,收藏了許多印象派繪畫作品,如莫奈的《睡蓮》。主樓雖不及大英博物館那般雄偉,但十根巨大的羅馬柱也襯托出歷史的莊嚴。里面自然館,油畫館,瓷器館等應(yīng)有盡有,30幾萬人口規(guī)模的城市擁有這樣一個博物館也是很奢侈了。

卡迪夫博物館

卡迪夫博物館中有諸多展藏的藝術(shù)品,
包括莫奈的《睡蓮》。
圖:museum.wales
卡迪夫博物館和市政廳正對面就是市中心最繁華的商業(yè)街,有現(xiàn)代化的圣大衛(wèi)商場,也有三四層的維多利亞式建筑,連成了成片的拱廊街。玻璃頂棚下式彎彎曲曲的小巷,遍布著酒吧,雜貨鋪,裁縫店,理發(fā)館等。
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可能就是有上百年歷史的家族店,每家店都獨具特色。隨著大量移民的涌入,現(xiàn)在像理發(fā)店很多小店都是東歐或者中東人開的,雜貨鋪也有中東店、印度店、中國超市等面向不同族裔。

步行街入口
這一片最有特色的當屬建于1886年的卡迪夫市場,像大巴扎一樣,很多英國城市都保留著這樣傳統(tǒng)的市場,至今仍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從果蔬攤,肉鋪,海鮮攤,奶酪鋪到書店,花店,香料店,糖果店,成衣店,皮具店,涵蓋了大部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走累了還有小餐廳和咖啡館,逛一逛坐一坐,半天就悠閑地度過了。這種煙火氣和舒適感是超市無法取代的。



誰說老外不吃內(nèi)臟的,牛心,牛舌,牛肝等等,有的在中國都不一定買得到。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威爾士的文化底蘊和經(jīng)濟發(fā)展不及英格蘭,其實只是各有千秋。
且不說悠久的歷史,現(xiàn)在威爾士的科技業(yè)水平甚至高于英格蘭的平均水平。文化方面,除了特有的語言,教育也是他們引以為傲的地方。除了最好的卡迪夫大學,還有威爾士皇家音樂戲劇學院,斯旺西大學等一眾高校,教育資源非常豐富。

卡迪夫大學主樓

威爾士千禧中心是世界知名歌劇院
威爾士國立歌劇院駐地。
圖:Shutterstock
近幾年一直有聲音說北愛、蘇格蘭,甚至威爾士人民尋求從英國獨立,其實在我與威爾士本地人的交談中,他們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獨立的傾向。

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支持威爾士獨立的呼聲
從2020年的11%升至14%。
圖:BBC
威爾士文化固然是獨特的存在,但在歷史中與英格蘭的碰撞與交融,不也是威爾士文化的一部分嗎?
與大倫敦地區(qū)的距離才兩百公里,又是英國王儲的封地,比起北愛和蘇格蘭,這里算是英格蘭的基本盤了,要獨立談何容易,偶爾的獨立游行更多是一些政治家的操弄,畢竟獨立建國會產(chǎn)生一個新的統(tǒng)治階層,但未必會增加人民的福祉。

威爾士是否獨立,還是要看民心
圖:iwa.wales
在民族主義浪潮甚囂塵上的今天,相信以威爾士人2000多年的生存智慧,能掌握好文化獨立與政治統(tǒng)一之間的平衡?;仡櫄v史,入侵者從羅馬人到諾曼人,再到昂撒人,威爾士人一直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去年還通過世界杯讓全世界人民重新認識了一下。不斷在歷史中煥發(fā)新的生命力,如千年來靜靜流淌的塔夫河。

如千年來靜靜流淌的塔夫河,蜿蜒向前
END
本內(nèi)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環(huán)行星球立場。
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授權(quán)請后臺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