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將苑 作者:諸葛亮 蜀漢

2020-06-11 10:45 作者:拉失德史  | 我要投稿

兵權(quán)

夫兵之權(quán)者,是三軍之司命,主將之威勢。將能執(zhí)兵之權(quán),操兵之勢,而臨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隨所遇而施之。若將失權(quán),不操其勢,亦如魚龍脫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勢,奔濤戲浪,何可得也。


逐惡

夫軍國之弊,有五害焉:


一曰,結(jié)黨相連,毀譖賢良;


二曰,侈其衣服,異其冠帶;


三曰,虛夸妖術(shù),詭言神道;


四曰,專察是非,利以動眾;


五曰,伺候得失,陰結(jié)敵人。此所謂姦偽悖德之人,可遠(yuǎn)而不可親也。


知人性

夫知人之性,莫難察焉。美惡既殊,情貌不一。有溫良而為詐者,有外恭而內(nèi)欺者,有外勇而內(nèi)怯者,有盡力而不忠者。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


一曰,間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三曰,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七曰,其之以事,而觀其信。


將材

夫?qū)⒉挠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而知其饑寒,察其勞苦,此之謂仁將。


事無茍免,不為利撓,有死之榮,無生之辱,此之謂義將。


貴而不驕,勝而不恃,賢而能下,剛而能忍,此之謂禮將。


奇變莫測,動應(yīng)多端,轉(zhuǎn)禍為福,臨危制勝,此之謂智將。


進(jìn)有厚賞,退有嚴(yán)刑,賞不逾時,罰不擇貴,此之謂信將。


足輕戎馬,氣蓋千夫,善固疆場,長于劍戟,此之謂步將。


登高履險,馳射如飛,進(jìn)則先行,退則后殿,此之謂騎將。


氣凌三軍,志輕強(qiáng)虜,怯于小戰(zhàn),勇于大敵,此之謂猛將。


見賢若不及,從諫如順流,寬而能剛,勇而多計,此之謂大將。


將器

將之器,其用大小不同。若乃察其姦,伺其禍,為眾所服,此十夫之將。


夙興夜寐,言詞密察,此百夫之將。


直而有慮,勇而能斗,此千夫之將。


外貌桓桓,中情烈烈,知人勤勞,悉人饑寒,此萬夫之將。


進(jìn)賢進(jìn)能,日慎一日,誠信寬大,閑于理亂,此十萬人之將。


仁愛洽于天下,信義服鄰國,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識地理,四海之內(nèi),視如室家,此天下之將。


將弊

夫?yàn)閷⒅?,有八弊焉?/p>


一曰貪而無厭,


二曰妒賢嫉能,


三曰信讒好佞,


四曰料彼不自料,


五曰猶豫不自決,


六曰荒淫于酒色,


七曰奸詐而自怯,


八曰狡言而不以禮。


將志

兵者兇器,將者危任,是以器剛則缺,任重則危。故善將者,不恃強(qiáng),不怙勢;寵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懼;見利不貪,見美不淫,以身殉國,一意而已。


將善

將有五善四欲。


五善者,所謂善知敵之形勢,善知進(jìn)退之道,善知國之虛實(shí),善知天時人事,善知山川險阻。


四欲者,所謂戰(zhàn)欲奇,謀欲密,眾欲靜,心欲一。


將剛

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qiáng),以柔制剛。純?nèi)峒內(nèi)?,其勢必削;純剛純彊,其勢必亡;不柔不剛,合道之常?/p>


將驕吝

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將不可吝,吝則賞不行,賞不行則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則軍無功,無功則國虛,國虛則寇實(shí)矣??鬃釉唬骸叭缬兄芄胖?,使驕且吝,其馀不足觀也已。”


將強(qiáng)

將有五強(qiáng)八惡。高節(jié)可以厲俗,孝弟可以揚(yáng)名,信義可以交友,沉慮可以容眾,力行可以建功,此將之五強(qiáng)也。謀不能料是非,禮不能任賢良,政不能正刑法,富不能濟(jì)窮阨,智不能備未形,慮不能防微密,達(dá)不能舉所知,敗不能無怨謗,此謂之八惡也。


出師

古者,國有危難,君簡賢能而任之。齋三日,入太廟,南面而立;將北面,太師進(jìn)鉞于君。君持鉞柄以授將,曰:「從此至軍,將軍其裁之?!箯?fù)命曰:「見其虛則進(jìn),見其實(shí)則退。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dú)見而違眾,勿恃功能而失忠信。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暑,等勞逸,齊甘苦,均?;?。如此,則士必盡死,敵必可亡?!箤⑹茉~,鑿兇門,引軍而出。君送之,跪而推轂,曰:「進(jìn)退惟時。軍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將出?!谷舸?,則無天于上,無地于下,無敵于前,無主于后。是以智者為之慮,勇者為之斗。故能戰(zhàn)勝于外,功成于內(nèi),揚(yáng)名于后世,福流于子孫矣。


擇材

夫師之行也,有好斗樂戰(zhàn),獨(dú)取彊敵者,聚為一徒,名曰報國之士。有氣蓋三軍,材力勇捷者,聚為一徒,名曰突陣之士。有輕足善步,走如奔馬者,聚為一徒,名曰搴旗之士。有騎射如飛,發(fā)無不中者,聚為一徒,名曰爭鋒之士。有射必中,中必死者,聚為一徒,名曰飛馳之士。有善發(fā)彊弩,遠(yuǎn)而必中者,聚為一徒,名曰摧鋒之士。此六軍之善士,各因其能而用之也。


智用

夫?yàn)閷⒅?,必順天、因時、依人以立勝也。故天作、時不作而人作,是謂逆時;時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謂逆天;天作、時作而人不作,是謂逆人。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時,亦不逆人也。


不陣

古之善理者不師,善師者不陣,善陳者不戰(zhàn),善戰(zhàn)者不敗,善敗者不亡。昔者,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樂其業(yè),至老不相攻伐,可謂善理者不師也。若舜修典刑,咎繇作士師,人不干令,刑無可施,可謂善師者不陣。若禹伐有苗,舜舞干羽而苗民格,可謂善陳者不戰(zhàn)。若齊桓南服彊楚,北服山戎,可謂善戰(zhàn)者不敗。若楚昭遭禍,奔秦求救,卒能返國,可謂善敗者不亡矣。


將誡

《書》曰:“狎侮君子,罔以盡人心;狎侮小人,罔以盡人力?!惫市斜?,務(wù)攬英雄之心。嚴(yán)賞罰之科,總文武之道,操剛?cè)嶂g(shù),說《禮》《樂》而敦《詩》《書》,先仁義而后智勇。靜如潛魚,動若奔獺;喪其所連,折其所彊;耀以旌旗,戒以金鼓;退若山移,進(jìn)如風(fēng)雨,擊崩若摧,合戰(zhàn)如虎;迫而容之,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卑而驕之,親而離之,彊而弱之。有危者安之,有懼者悅之,有叛者懷之,有冤者申之,有彊者抑之,有弱者扶之,有謀者親之,有讒者覆之,獲財者與之。不倍兵以攻弱,不恃眾以輕敵,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先計而后動,知勝而始戰(zhàn)。得其財帛不自寶,得其子女不自使。將能如此,嚴(yán)號申令,而人愿斗,則兵合刃接而人樂死矣。


戒備

夫國之大務(wù),莫先于戒備。若夫失之毫釐,則差若千里,覆軍殺將,勢不踰息,可不懼哉!故有患難,君臣旰食而謀之,擇賢而任之。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不知懼,此謂燕巢于幕,魚游于鼎,亡不俟夕矣!《傳》曰:“不備不虞,不可以師?!庇衷唬骸霸錈o虞,古之善政?!庇衷唬骸胺湎娚杏卸?,而況國乎?”無備,雖眾不可恃也。故曰:“有備無患”。故三軍之行,不可無備也。


習(xí)練

夫軍無習(xí)練,百不當(dāng)一;習(xí)而用之,一可當(dāng)百。故仲尼曰:“不教而戰(zhàn),是謂棄之?!庇衷唬骸吧迫私堂衿吣辏嗫梢约慈忠??!比粍t即戎之不可不教,教之以禮義,誨之以忠信,誡之以典刑,威之以賞罰,故人知勸。然后習(xí)之,或陳而分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走而卻之,別而合之,散而聚之。一人可教十人,十人可教百人,百人可教千人,千人可教萬人,萬人可教三軍,然后教練而敵可勝矣。


軍蠹

夫三軍之行,有探候不審,烽火失度;后期犯令,不應(yīng)時機(jī),阻亂師徒;乍前乍后,不合金鼓;上不恤下,削斂無度;營私徇己,不恤飢寒;非言妖辭,妄陳禍福;無事喧雜,驚惑將吏;勇不受制,專而陵上;侵竭府庫,擅給其財。此九者,三軍之蠹,有之必敗也。


腹心

夫?yàn)閷⒄?,必有腹心、耳目、爪牙。無腹心者,如人夜行,無所措手足;無耳目者,如冥然而居,不知運(yùn)動;無爪牙者,如飢人食毒物,無不死矣。故善將者,必有博聞多智者為腹心,沉審謹(jǐn)密者為耳目,勇悍善敵者為爪牙。


謹(jǐn)候

夫敗軍喪師,未有不因輕敵而致禍者,故師出以律,失律則兇。律有十五焉:一曰慮,間諜明也;二曰詰,誶候謹(jǐn)也;三曰勇,敵眾不撓也;四曰廉,見利思義也;五曰平,賞罰均也;六曰忍,善含恥也;七曰寬,能容眾也;八曰信,重然諾也;九曰敬,禮賢能也;十曰明,不納讒也;十一曰謹(jǐn),不違禮也;十二曰仁,善養(yǎng)士卒也;十三曰忠,以身徇國也;十四曰分,知止足也;十五曰謀,自料知他也。


機(jī)形

夫以愚克智,逆也;以智克愚,順也;以智克智,機(jī)也。其道有三:一曰事,二曰勢,三曰情。事機(jī)作而不能應(yīng),非智也;勢機(jī)動而不能制,非賢也;情機(jī)發(fā)而不能行,非勇也。善將者,必因機(jī)而立勝。


重刑

吳起曰:“鼓鼙金鐸,所以威耳;旌幟,所以威目;禁令刑罰,所以威心。耳威以聲,不可不清;目威以容,不可不明;心威以刑,不可不嚴(yán)。三者不立,士可怠也?!惫试唬簩⒅?,莫不心移;將之所指,莫不前死矣?!?/p>


善將

古之善將者有四:示之以進(jìn)退,故人知禁;誘之以仁義,故人知禮;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勸;決之以賞罰,故人知信。禁、禮、勸、信,師之大經(jīng)也。未有綱直而目不舒也,故能戰(zhàn)必勝,攻必取。庸將不然,退則不能止,進(jìn)則不能禁,故與軍同亡。無勸戒則賞罰失度;人不知信,而賢良退伏,諂頑登用;是以,戰(zhàn)必敗散也。


審因

夫因人之勢以伐惡,則黃帝不能與爭威矣;因人之力以決勝,則湯、武不能與爭功矣。若能審因而加之威勝,則萬夫之雄將可圖,四海之英豪受制矣。


兵勢

夫行兵之勢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天勢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彗孛不殃,風(fēng)氣調(diào)和。地勢者,城峻重崖,洪波千里,石門幽洞,羊腸曲沃。人勢者,主圣將賢,三軍由禮,士卒用命,糧甲堅(jiān)備。善將者,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所向者無敵,所擊者萬全矣。


勝敗

賢才居上,不肖居下,三軍悅樂,士卒畏服,相議以勇斗,相望以威武,相勸以刑賞,此必勝之徵也。士卒惰慢,三軍數(shù)驚,下無禮信,人不畏法,相恐以敵,相語以利,相囑以禍福,相惑以妖言,此必敗之徵也。


假權(quán)

夫?qū)⒄撸嗣鶓乙?,成敗之所繫也,禍福之所倚也,而上不假之以賞罰,是猶束猿猱之手,而責(zé)之以騰捷;膠離婁之目,而使之辯青黃;不可得也。若賞移在權(quán)臣,罰不由主將,人茍自利,誰懷斗心?雖伊、呂之謀,韓、白之功,而不能自衛(wèi)也。故孫武曰:“將之出,君命有所不受?!眮喎蛟唬骸败娭新剬④娭?,不聞有天子之詔?!?。


哀死

古之善將者,養(yǎng)人如養(yǎng)己子。有難,則以身先之;有功,則以身后之。傷者,泣而撫之;死者,哀而葬之。飢者,捨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禮而祿之;勇者,賞而勸之。將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三賓

夫三軍之行也,必有賓客,群議得失,以資將用。有詞若懸流,奇謀不測,博聞廣見,多藝多才,此萬夫之望,可引為上賓;有猛若熊虎,捷若騰猿,剛?cè)玷F石,利若龍泉,此一時之雄,可引為中賓;有多言或中,薄技小才,常人之能,此可引為下賓。


后應(yīng)

若乃圖難于易,為大于細(xì),先動后用,刑于無刑,此用兵之智也。師徒已列,戎馬交馳,彊弩才臨,短兵又接,乘威布信,敵人告急,此用兵之能也。身衝矢石,爭勝一時,成敗未分,我傷彼死,此用兵之下也。


便利

夫草木叢集,利以游逸;重塞山林,利以不意;前林無隱,利以潛伏;以少擊眾,利以日暮;以眾擊寡,利以清晨;彊弩長兵,利以捷次;踰淵隔水,風(fēng)大暗昧,利以搏前擊后。


應(yīng)機(jī)

夫必勝之術(shù),合變之形,在于機(jī)也。非智者孰能見機(jī)而作乎?見機(jī)之道,莫先于不意。故猛獸失險,童子持戟以追之;蜂蠆發(fā)毒,壯夫徬徨而失色。以其禍出不圖,變速非慮也。


揣能

古之善用兵者,揣其能而料其勝負(fù)。主孰圣也?將孰賢也?吏孰能也?糧餉孰豐也?士卒孰練也?軍容孰整也?戎馬孰逸也?形勢孰險也?賓客孰智也?鄰國孰懼也?財貨孰多也?百姓孰安也?由此觀之,彊弱之形,可以決矣。


輕戰(zhàn)

蟄蟲之觸,負(fù)其毒也;戰(zhàn)士能勇,恃其備也。是以,鋒銳甲堅(jiān),則人輕戰(zhàn)。故甲不堅(jiān)密,與肉袒同;射不能中,與無矢同;中不能入,與無鏃同;探候不謹(jǐn),與無目同;將帥不勇,與無將同。


地勢

夫地勢者,兵之助也。不知戰(zhàn)地而求勝者,未之有也。山林土陵,丘阜大川,此步兵之地。土高山狹,蔓衍相屬,此車騎之地。依山附澗,高林深谷,此弓弩之地。草淺土平,可前可后,此長戟之地。蘆葦相參,竹樹交映,此槍矛之地也。


情勢

夫?qū)⒂杏露p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貪而喜利者,有仁而不忍者,有智而心怯者,有謀而情緩者。是故,勇而輕死者,可暴也;急而心速者,可久也;貪而喜利者,可遺也;仁而不忍者,可勞也;智而心怯者,可窘也;謀而情緩者,可襲也。


擊勢

古之善斗者,必先探敵情而后圖之。凡師老糧絕,百姓愁怨,軍令小習(xí),器械不修,計不先設(shè),外救不至,將吏刻剝,賞罰輕懈,營伍失次,戰(zhàn)勝而驕,可以攻之。若用賢授能,糧食羨馀,甲兵堅(jiān)利,四鄰和睦,大國應(yīng)援,敵有此者,引而計之。


整師

夫出師行軍,以整為勝。若賞罰不明,法令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進(jìn),雖有百萬之師,無益于用。所謂整師者,居則有禮,動則有威;進(jìn)不可當(dāng),退不可逼;前后應(yīng)接,左右應(yīng)旄,與之安而不與之危。其眾可合而不可離,可用而不可疲矣。


厲士

夫用兵之道:尊之以爵,贍之以財,則士無不至矣;接之以禮,厲之以信,則士無不死矣;蓄恩不倦,法若畫一,則士無不服矣;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則士無不勇矣;小善必祿,小功必賞,則士無不勸矣。


自勉

圣人則天,賢者法地,智者師古。驕者招毀,妄者稔禍;多語者寡信,自奉者少恩;賞于無功者離,罰加無罪者怨,喜怒不當(dāng)者滅。


戰(zhàn)道編輯

夫林戰(zhàn)之道,晝廣旌旗,夜多金鼓;利用短兵,巧在設(shè)伏;或攻于前,或發(fā)于后。


叢戰(zhàn)之道,利用劍楯,將欲圖之,先度其路;十里一場,五里一應(yīng);偃戢旌旗,特嚴(yán)金鼓,令賊無措手足。


谷戰(zhàn)之道,巧于設(shè)伏,利以勇斗;輕足之士凌其高,必死之士殿其后,列彊弩而衝之,持短兵而繼之;彼不得前,我不得往。


水戰(zhàn)之道,利在舟楫,練習(xí)士卒以乘之,多張旗幟以惑之,嚴(yán)弓弩以中之,持短兵以捍之,設(shè)堅(jiān)柵以衛(wèi)之,順其流而擊之。


夜戰(zhàn)之道,利在機(jī)密,或潛師以衝之,以出其不意;或多火鼓,以亂其耳目,馳而攻之,可以勝矣。


和人

夫用兵之道,在于人和,人和則不勸而自戰(zhàn)矣。若將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謀不用,群下謗議,讒慝互生,雖有湯、武之智,而不能取勝于匹夫,況眾人乎!


察情

夫兵起而靜者,恃其險也;迫而挑戰(zhàn)者,欲人之進(jìn)也;眾樹動者,車來也;塵土卑而廣者,徒來也;辭彊而進(jìn)驅(qū)者,退也;半進(jìn)而半退者,誘也;杖而行者,飢也;見利而不進(jìn)者,勞也;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旌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數(shù)賞者,窘也;數(shù)罰者,困也;來委謝者,欲休息也;幣重而言甘者,誘也。


將情

夫?yàn)閷⒅?,軍井未汲,將不言渴;軍食未熟,將不言飢;軍火未燃,將不言寒;軍幕未施,將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張蓋,與眾同也。


威令

夫一人之身,百萬之眾,束肩斂息,重足俯聽,莫敢仰視者,法制使然也。若乃上無刑罰,下無禮義,雖貴有天下,富有四海,而不能自免者,桀、紂之類也。夫以匹夫之刑,令以賞罰,而人不能逆其命者,孫武、穰苴之類也。故令不可輕,勢不可逆。


東夷

東夷之性,薄禮少義,捍急能斗,依山塹海,憑險自固,上下和睦,百姓安樂,未可圖也。若上亂下離,則可以行間;間起則隙生,隙生則修德以來之,固甲兵而擊之,其勢必克也。


南蠻

南蠻多種,性不能教,連合朋黨,失意則相攻,居洞依山,或聚或散,西至崑崙,東至洋海,海產(chǎn)奇貨,故人貪而勇戰(zhàn)。春夏多疾疫,利在疾戰(zhàn),不可久師也。


西戎

西戎之性,勇悍好利,或城居,或野處,米糧少,金貝多,故人勇戰(zhàn)斗,難敗。自磧石以西,諸戎種繁,地廣形險,自負(fù)彊很,故人多不臣,當(dāng)候之以外釁,伺之以內(nèi)亂,則可破矣。


北狄

北狄居無城郭,隨逐水草,勢利則南侵,勢失則北遁。長山廣磧,足以自衛(wèi),飢則捕獸飲乳,寒則寢皮服裘,奔走射獵,以殺為務(wù),未可以道德懷之,未可以兵戎服之。漢不與戰(zhàn),其略有三:


漢卒且耕且戰(zhàn),故疲而怯;虜?shù)莲C,故逸而勇。以疲敵逸,以怯敵勇,不相當(dāng)也,此不可戰(zhàn)一也。


漢長于步,日馳百里;虜長于騎,日乃倍之。漢逐虜則齎糧負(fù)甲而隨之,虜逐漢則驅(qū)疾騎而運(yùn)之。運(yùn)負(fù)之勢已殊,走逐之形不等,此不可戰(zhàn)二也。


漢戰(zhàn)多步,虜戰(zhàn)多騎;爭地形之勢,則騎疾于步,遲疾勢懸,此不可戰(zhàn)三也。


不得已,則莫若守邊。守邊之道:揀良將而任之,訓(xùn)銳士而御之,廣營田而實(shí)之,設(shè)烽堠而待之,候其虛而乘之,因其衰而取之。所謂:資不費(fèi)而寇自除矣,人不疲而虜自寬矣。


將苑 作者:諸葛亮 蜀漢的評論 (共 條)

使用qq登录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开原市| 吴旗县| 利辛县| 辽宁省| 武陟县| 淳安县| 新源县| 广水市| 昌宁县| 红河县| 墨竹工卡县| 河南省| 江永县| 乐昌市| 南华县| 简阳市| 安化县| 茶陵县| 汉寿县| 黄石市| 大余县| 筠连县| 江油市| 南川市| 莱西市| 安化县| 深水埗区| 宁南县| 商河县| 信宜市| 瑞昌市| 大悟县| 额济纳旗| 涿鹿县| 达州市| 格尔木市| 涟源市| 黄陵县| 星子县| 伊川县|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