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VE1一些沒怎么提到的事情


簡單匯總一下ZVE1評測里沒有被廣泛提到的細節(jié)
尺寸
整體體積和A6000系列比較接近,這里直接看外網(wǎng)評測的截圖即可。



如果有ZVE10的話,底部加一個L型手柄差不多就是ZVE1的尺寸了(就是兔籠砍掉頂部和左側(cè)擴展的東西)

重量:
ZVE1重量是483克
作為對比,ZVE10是343克。
ZVE10+騰龍11-20 F2.8,總重 678克
ZVE1+騰龍17-28 F2.8,總重902克
ZVE1+索尼PZ 16-35mm F4,總重836克
也就是說,ZVE10配騰龍11-20,頂上再放一個安卓手機,差不多就是ZVE1+廣角鏡頭的重量

硬件
屏幕104萬像素,支持觸屏,但亮度嚴(yán)重不足,室外效果很差,比佳能R6M2差很多
觸屏可以側(cè)面和上滑動,彈出額外按鈕和菜單,整個菜單也是A7S3的升級版,比老菜單好用很多。
看素材的時候,無法快速拖動進度條,比如快速從開頭跳到結(jié)尾
ZVE1有IBIS傳感器穩(wěn)定,但不是最牛逼的5檔的穩(wěn)定系統(tǒng)
ZVE1沒有機械快門
ZVE1有單獨的AI芯片,但是A7S3等老點的相機沒有,還有一個有AI芯片的是A7R5
USB支持3.0速率??梢援?dāng)攝像頭,走UAC協(xié)議,USB3.0連接的情況下,可以1080P60或者4K30,USB2.0只支持720P。
USB當(dāng)做4K30的攝像頭的話,也會過熱
C口支持PD充電但輸入功率不足的話,內(nèi)部電池依舊會掉電甚至沒電。

拍攝:
4K120是6月份,去官網(wǎng)給的網(wǎng)站下載秘鑰后解鎖。會有10%的裁切,并不是無裁切。
一些外網(wǎng)評測說,這個功能在某些國家要收費的。1080P240也會跟著一起解鎖。
H265只能24或60,不能錄30
清晰影像縮放在拍攝4K的時候,最大還是1.5倍,但依舊可以保持主動穩(wěn)定,物體跟蹤和人眼對焦!ZVE10和ZV1在進入清晰縮放的時候,這些功能都沒了。
1080P可以120幀。在60幀的情況下,可以錄50M 422 10bit,420 8bit,25M 420 8Bit的視頻規(guī)格。
4K60的話,150M 420 8bit或者200M 422 10Bit。
個人折騰SLOG2下來,感覺還得依靠10Bit才能放心用。ZVE10的8 bit 420真的支撐不了SLOG2曲線,尤其是自己不注意曝光的情況下。
HDMI不能外錄RAW
AI構(gòu)圖功能在4K的時候進行直接裁切,畫質(zhì)損失比較嚴(yán)重,但設(shè)置里可以調(diào)裁切的幅度。但1080P下好像還能有點超采。所以這個功能更適合1080P模式。
平時拍攝1080P的視頻,是超采的。不是ZVE10的那個肉的一批完全不能用的1080P。
照片支持HEIF格式,420或者422
FZ100,4K視頻能錄制95分鐘,但沒說錄制什么規(guī)格,1080P50幀的話,電池可以錄制2小時30分鐘左右。
暗光對焦能力特別特別牛逼

過熱
直接看表格,來自外網(wǎng)評測

簡單來說,室溫差一兩度,對機身散熱有很大影響。
并且外錄4K60,或者USB直播4K30,都會過熱。
所以白色可能更好點?至少太陽光的熱量會少吸收一些。
另外一個評測里說,太陽直射的室外,萬里無云,4K60幀直接5分鐘過熱
還有個評測說,室內(nèi)22度,錄制4K60,ZVE1 35分鐘過熱,佳能R6M2 37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