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努力考研一年,只花了兩萬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算過考研的成本?或者說,你的考研預算有多少?今天可樂姐帶大家算筆賬,為了考研,你得付出什么……
經濟成本
說起考研的成本,我們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經濟成本。專業(yè)課書籍、公共課復習資料、歷年試題、相關輔導書、資料打印費,向學長學姐買筆記,再考慮要不要報個班…七七八八算下來,沒有小一萬也有大幾千。
下面的公式供大家參考一下:考研成本=書本費+資料費+輔導班+報名費+生活費,如果參加復試的話,還需加上復試時候的交通費、住宿費、面試費、體檢費用等等。
那考研究竟要花費多少呢,相信學長學姐們的的年度賬單會給出一個具體答案!
@_付??支付寶年賬單不忍直視,準備考研的一年,我特么還花了將近兩萬五~
@小仙女??考研這一年我怕是養(yǎng)了小白臉~
@安嶼??我真的想告訴大家支付寶賬單出了我都不知道我這么富有,果然是考研的人。
時間成本
如果說花了多少錢是有形的成本,那么為考研所付出的時間算是無形的成本了。
大部分同學差不多在大三開始準備,一般花費一年的時間,基礎差一些的同學會選擇在大二就啟動復習,更有甚者從進大學開始就以考研為目標,可以說他們花費的時間成本是非常高的,幾乎把所有的大學時光都奉獻給了考研。
健康成本
熬夜、久坐復習、飲食不規(guī)律……相信這是很多考研黨的備考常態(tài)。雖說提倡規(guī)律作息,但真正能夠做到的僅有極少數。時間一長,眼睛疲勞,脊椎疼痛,腸胃疾病,各種癥狀都會找上你。
心理成本
每天精神高度緊張,曾經幾度看書看到奔潰,只能找個無人的角落,嚎啕大哭。壓力山大,緊張的復習氣氛,在每天走進圖書館,走進自習室的那一秒,就感覺到了。
人脈成本
在決定考研后,你就要好迎接單調的學習生活的準備。為了專注備考,遠離人群,與舍友也鮮少交流,漸漸地習慣了獨來獨往。而在考研之后,學碩三年,專碩兩年。當你的老同學在工作的時候,你還在熟悉的校園生活里徘徊。
風險成本
考研的同學除了繁重的復習任務,還要擔心有考不上的風險。到了學校的招聘季,周圍的同學都在忙著找實習找工作,你還得坐在自習室備考,到了初試結束后,有些同學已經將工作落實差不多了,你還要一邊焦急地等待成績出來,一邊準備復試。
所以,有形成本加上無法定量計算的無形成本,考研還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希望同學們都花在刀刃上,順利考上,還要快快回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