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兩王一后來應援,潘瑋柏四處顯擺,鄭鈞組發(fā)人深思!
《乘風破浪》8月5日收官,《披荊斬棘》8月19日開播,可以說幾乎是無縫銜接了。
偶像也分時代
提及《披荊斬棘》這一季的陣容,應該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有的人認為是群星閃耀,也有的人會覺著平平無奇。究其原因,很多哥哥堪稱元老級,而且近些年來屬實是不怎么活躍,年紀小的觀眾難免會覺著陌生。

例如杜德偉,本人作為一名85后,說實話只是知道確有其人,但絕對談不上了解。還有溫兆倫,小時候的確看過很多由其主演的港劇,但由于年代過于久遠了,他的歌曲真心記不得了。85后尚且如此,00后就更不用說了,認識杜德偉和溫兆倫的人恐怕已是寥寥無幾了。

因而在不同年齡段的觀眾眼中,對于大牌明星的界定也會存在著誤差,只能說每一個時代都會有自己的偶像。
驚艷與搞笑
要說首期節(jié)目有什么驚艷之處,平心而論不在場內(nèi),因為哥哥們的表演著實太短了。反倒是場外,準確而言是親友團的應援,居然有王菲、張學友和梁朝偉。三人合在一起可以稱之為“兩王一后”了,足見被應援者鄭鈞、杜德偉的江湖地位了。

驚艷之余,搞笑也不能少,尤其是潘瑋柏。一出場就開始顯擺,顯擺自己瘦身13公斤,顏值重回巔峰了。即使是在與其他哥哥攀談時,也一直在炫耀自己的減肥成果,等待著大家的夸獎。不僅如此,表演過后還要向觀眾詢問自己瘦了沒有,實則是在主動求表揚。好吧,恭喜潘瑋柏,但個人還是覺著微胖時的潘帥更有親和力。

“人紅歌不紅”和“歌紅人不紅”
當然了,看過了這么多哥哥的表演,肯定會有所感觸的。單純就個人而言,鄭鈞、信、郝云和馬頔的舞臺,算是發(fā)人深思了。實話實說,在此之前,真的是不認識郝云和馬頔。但是《活著》和《南山南》這兩首歌聽過,相信不僅僅是我,不少人可能都是如此。原因很簡單,郝云和馬頔不紅,達不到所謂“臉熟”的程度。

仔細想想,其實是一件很反常的事情,如此有才華的歌手居然連個“臉熟”都沒混上?;剡^頭再去看看如今站在華語樂壇塔尖上的那些人,其中不乏壓根兒沒有代表作的歌手,但專輯的銷售額往往可以輕松拿下幾千萬乃至破億。

有人說了,華語樂壇眼下正處于最低谷,原因是“人紅歌不紅”和“歌紅人不紅”成為了普遍現(xiàn)象。按理來說,歌手之間的較量,比拼的就是誰的歌好聽。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顏值、人設(shè)……逐漸變成了上位的捷徑,歌是否好聽反而沒人在乎了。

久而久之,好聽的新歌越來越少了,也難怪越來越多的人鐘情于老歌。講得夸張一點,任賢齊一個人的代表作數(shù)量便超過了所有“人紅歌不紅”的歌手,典型的一代不如一代。因而華語樂壇想要重回頂點,必須讓歌手用音樂來證明自己,而不是那些虛無縹緲的糟粕。誰的歌傳唱率高,誰就是天王、天后,實力決定一切。
結(jié)語
《乘風破浪》也好、《披荊斬棘》也罷,在不引入偶像養(yǎng)成類節(jié)目“打投”模式的前提下,之所以能夠火起來,老藝人和老歌一定是功不可沒的。至于“人紅歌不紅”的歌手,一旦粉絲不再氪金了,瞬間就打回原形了。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