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巖石復習題
礦物巖石學
一 名詞解釋
1.晶體:結晶質,指具有空間格子構造的固體。或者說,內部質點在三維空間呈周期性重復排列的固態(tài)物質。
2.類質同象:礦物晶體在結晶過程中,晶體格子中的某種質點(原子、分子、離子)的位置被性質相似的質點所替代,替代后除晶格常數略有變化外,晶體的結構類型并不發(fā)生改變的現象。
3.碳酸鹽巖:是以鈣、鎂碳酸鹽礦物(方解石、白云石等)為主組成的沉積巖。它的主要巖石類型為石灰?guī)r和白云巖。
4.片麻狀構造:是在變質程度較深的情況下出現的一種變質構造,其特征是以粒狀變晶礦物為主,其間有鱗片狀、纖柱狀變晶礦物呈斷續(xù)定向分布。
5.陸源碎屑巖:由大陸區(qū)的各種母巖經風化作用機械破碎形成的產物,經過搬運、沉積、膠結而形成的巖石。
6.變質作用:是指在地殼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中,由于物理化學條件的改變,早先形成的巖石(包括巖漿巖和沉積巖)在固態(tài)條件下所發(fā)生的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的變化,稱變質作用。
7.層理:是沉積巖中最常見的一種原生構造。它是通過成分、結構和顏色等在垂向上的變化而顯示出來的一種層狀構造。
8.花崗結構:在花崗巖類巖石中,暗色礦物和斜長石相對為自形,堿性長石大多為半自形,而石英呈它形粒狀充填于不規(guī)則結晶間隙中,這種大部分礦物的半自形粒狀結構就稱為花崗結構。
9.解理:礦物受力后沿著某一固定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質。
10.巖石的結構:組成巖石的礦物結晶程度、粒度大小、形態(tài)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所呈現的形貌特征。
11.片狀構造:是變質巖中極為常見的構造類型,它主要由大量的片、柱狀和針狀等礦物和部分粒狀礦物(連續(xù)定向)平行排列而成。
12.特征變質礦物:對溫壓條件變化靈敏的礦物,也就是說它只在很狹窄的溫壓范圍內穩(wěn)定。如紅柱石、藍晶石和矽線石。
13.砂巖:粒度在2——0.063mm的陸源碎屑含量在50%以上的沉積巖。
14.輝綠結構:巖石中斜長石的自形程度高于輝石,在斜長石組成的三角架空隙中充填著它形粒狀的輝石。
15.變晶結構:巖石在固態(tài)條件下由重結晶和變質結晶作用形成的結構。
三 填空題
1.方解石具有菱面體解理,該礦物與石英的區(qū)別是??硬度小于石英 ?、??有三組菱面體解理?、和??遇到稀鹽酸強烈氣泡 ?。
2.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巖漿的必要條件是:??溫度 ?升高,??壓力??降低和?流體組分??的加入。
3.條紋長石是鉀長石和鈉長石的交生體,鈉長石為客晶 ????????????????????????????稱為正條紋長石,???鉀長石為客晶 ??稱為反條紋長石。
4.巖漿巖中的礦物主要是硅酸鹽礦物,它們在不同類型的巖石中分布很不均勻。橄欖巖中含量最多的礦物是?橄欖石??和??輝石 ?,其總和占巖漿巖礦物總含量的90%以上 。這些礦物通常被稱為主要礦物。
5.地球表面出露最多的侵入巖是?花崗巖?,出露最多的噴出巖是?玄武巖。
6.變質巖中的片麻狀構造的特征是:?片狀、針柱狀礦物斷續(xù)定向排列。
7.長石是自然界最常見的礦物,常分為?堿性長石??和??斜長石 ??兩亞族,中長石屬于斜長石亞族。
8.晶體中可能存在146種結晶單形和47種幾何單形。
9.根據光波的振動特點不同,可以把光分為自然光和偏光。
10.泥質巖及粉砂巖中,紋層互相平行稱為水平層理;中、粗砂巖中紋層互相平行,稱為平行層理。
11.均質體的光率體是一個圓球體,而二軸晶的光率體是一個三軸不等的橢球體。
12.斜長石以聚片雙晶為其最主要的特征,從基性→酸性,聚片雙晶的形態(tài)總體趨勢是由寬疏變?yōu)?/span>細密,由參差不齊為變?yōu)?/span>比較平整。
13.根據礦物在巖漿巖分類和命名中的作用,可將其分為主要礦物、次要礦物和副礦物。
14.物理風化主要形成碎屑物質、化學風化主要形成溶解物質和殘余物質。
15.區(qū)域變質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巖石是板巖、千枚巖、片巖和片麻巖。
16.火山爆發(fā)產生的火山碎屑物可分為巖屑、晶屑和玻屑三種類型,統(tǒng)稱為“三屑”,是火山碎屑巖分類命名的主要依據。
17.根據各種元素離子的最外電子層結構不同,可將離子分為惰性氣體型離子、銅型離子和過渡型離子。
18.碎屑巖主要由碎屑、雜基和膠結物三部分物質組成。
19.由巖漿巖變質而成的巖石稱為正變質巖,由沉積巖變質而成的巖石稱為副變質巖。
20.變質巖中的礦物成分,按成因要分為:新生(變晶)礦物,原生礦物和
殘余礦物。
21.某侵入巖礦物組成為石英10%、微斜長石45%、斜長石40%、角閃石5%,該巖石名稱為石英二長巖。
22.常見的粘土礦物主要有高嶺石、伊利石、蒙脫石和綠泥石等。
23.巖漿巖的結構包括結晶程度、自形程度、顆粒大小以及礦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24.石膏試板的光程差為575nm,云母試板的光程差為147nm,而石英楔子的光程差一般為0——1680nm。
25.根據光學性質的不同,可以把透明礦物分為光性均質體和光性非均質體。
26.粒屑灰?guī)r中的填隙物是??亮晶方解石和??泥晶方解石????。
27.巖漿是形成于地殼深部和?上地幔 ??的以??硅酸鹽 ??為主要組分的熾熱、粘稠狀富含揮發(fā)性組分的熔融體。其粘度與 ??SiO2 ??含量最為密切。
28.普通角閃石與普通輝石的解理都平行{110},兩者解理夾角卻不同,其原因是晶體結構不同,即前者?雙鏈結構硅酸鹽??,后者?單鏈狀結構硅酸鹽??。
29.接觸變質作用依據變質作用過程中是否發(fā)生交代作用可以分為?熱接觸變質 和??接觸交代變質 ?兩種類型。其中,變質熱源來自???巖漿作用(巖漿巖體) ?。
30.金剛石和石墨之間的轉變叫做???重建??式??同質多像???轉變。
四、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
1.世界上絕大多數油氣田都分布在變質巖中。(×)
2.紅柱石、藍晶石、矽線石是變質巖中常見的同質三相變體。( ?√ ?)
3.粘土礦物通常是指在沉積巖、松散沉積物和土壤等物質中以微粒狀態(tài)存在,且含水的層狀、層鏈狀結構的硅酸鹽礦物及少數非晶質礦物。 ( ?√ ??)
4.在變質巖中,礦物的生成一般是在溫度上升的情況下結晶的,而巖漿礦物是在溫度下降的情況下結晶的。( ?√ ??)
5.光波在該介質中傳播速度愈大,該介質的折射率愈小。(√)
6.一軸晶光率體為一旋轉橢球體,無論光性正負,其直立軸永遠為N。(√)
7.結晶習性就是同種晶體在一定的生長條件下總能發(fā)育成一定的形狀。(√)
8.整合侵入巖體的形態(tài)有巖床、巖盆、巖蓋和巖株等。( × )
9.輝石族礦物最大的鑒定特征就是成短柱狀、橫切面為假八邊形或假四邊形,具兩組解理,其夾角為56°或124°。( × )
10.天然長石主要由鉀、鈉、鈣和鋇長石四種基本組分組成。( √ ?)
11.方解石是石灰?guī)r、大理巖、矽卡巖等的主要造巖礦物。( √ ?)
12.斜長石是三大巖類的主要造巖礦物,其以具有聚片雙晶為最主要的特征。( ?√ ??)
13.白云巖、石膏、石鹽都屬于蒸發(fā)巖類。( ??× ?)
14.氣孔、杏仁狀構造是巖漿巖特有的構造,而捕虜體是變質巖中含有圍巖的碎塊。( × )
15.煌斑巖是一種暗色脈巖,具煌斑結構,其特征是暗色礦物作斑晶,而且暗色礦物在斑晶和基質中都很自形,最常見的是黑云母。 ? ( √??)
四 選擇題(答案可能多于1個)
1.石英是巖石中分布最廣泛的礦物之一,石英有如下基本特性?A C ????。
A.油脂光澤無解理; ?B、常與副長石共生;
C、常與酸性斜長石共生,在沉積巖中亦經??梢姡籇、半透明硬度小于小刀。
2.變質巖中的特征變質礦物是???C ??E?????。
A、穩(wěn)定的貫通礦物; B、蝕變礦物;
C、穩(wěn)定范圍很窄的礦物;D、原生礦物;E、新生礦物;
3.中性噴出巖代表性巖石為安山巖和粗面巖,它們分別對應的侵入巖為????D ?。
A、閃長巖;B、正長巖和輝長巖;C、閃長巖和二長巖;D、閃長巖和正長巖;
4.輝石是最常見的造巖礦物之一,有如下的特性:???A ??D ?????????。
A、屬斜方晶系或單斜晶系;
B、有二組完全解理且夾角為124度;
C、僅產于巖漿巖中變質巖與沉積巖中不可見;
D、為鏈狀硅酸鹽亞類中單鏈型硅酸鹽礦物。
5.英安巖對應的侵入巖是?
A 花崗巖;B閃長巖;C花崗閃長巖;D輝長巖
6.斜長石是最常見礦物之一,關于斜長石正確的表述有:??A B D ?????。
A、均有[010]及[001]二組完全至中等解理;
B、常發(fā)育鈉長石雙晶及卡-鈉復合雙晶;
C、屬島狀硅酸亞類,硬度一般≥7;
D、廣布于多種巖漿巖、變質巖及沉積巖中。
7.下列哪種巖石是半晶質結構?
A 花崗巖;B閃長巖;C玄武巖;D橄欖巖
8.變質巖礦物成分主要受到那些因素影響:???A B C ?????。
??A 原巖化學成分; B 變質作用的條件;
C 外來介質的加入; D 礦物生成順序;
9.里特曼指數反映了巖漿巖的哪方面特征?
A基性度;B酸性程度;C堿度;D密度
10.變斑晶的形成:??????B ???????。
??A 早于基質礦物,其中的包裹礦物先形成;
B 晚于基質礦物,其中的包裹礦物先形成;
C 早于基質礦物,其中的包裹礦物后形成。
11.類質同象替代按照不同組分在替代中的范圍分為:??A ??B ?????。
A、完全類質同象替代;B、不完全類質同象;
C、等價類質同象替代;D 異價類質同象替代;
12.鈣堿性系列巖石是依據s?指數劃分:?????A ???????。
A s<?3.3; B、s=3.3-9;C、s>9;
13.蛇綠巖套包括:????A ????????。
A、枕狀基性熔巖+結晶輝長巖+地幔橄欖巖三位一體;B、深海沉積物+枕狀基性熔巖+結晶輝長巖三位一體;C、枕狀熔巖+席狀巖墻群+地幔橄欖巖三位一體;
14.由于變質重結晶作用進行得不完全,原來巖石的礦物成分和結構特征被部分地保留下來,這種結構叫:
A變余結構 ?B變晶結構 ?C交代結構 ?D包含結構
15.巖漿巖中的似斑狀結構:??B D ????。
A、斑晶和基質為不同物理化學條件下形成;B、斑晶與基質成分相同;
C、基質為隱晶質結構; ? ? ?D、基質為顯晶質結構;
16.以下哪種物質屬于巖石?
A方解石 ?B石油 ?C隕石 ?D閃鋅礦
17.紅柱石是常的變質礦物,有如下重要特征:??A ?C ?D ??。
A、屬島狀結構硅酸鹽亞族礦物;
B、單斜晶系,常呈柱狀晶習,發(fā)育[110]二組解理,解理夾角近于90度;
C、與藍晶石及硅線石為同質多象變體;
D、是典型變質礦物,主要產于變質巖中,在沉積巖中不可能出現。
18.下列哪種巖石屬于侵入巖?
A輝綠巖;B安山巖;C玄武巖;D流紋巖
19.磷灰石是花崗巖中的?
A主要礦物;B次要礦物;C蝕變礦物;D副礦物
20.下面哪種沉積巖地區(qū)容易出現巖溶地貌?
A砂巖;B泥巖;C碳酸鹽巖;D礫巖
21.一般來說,在某一沉積巖中可以同時存在的主要礦物最多幾種?
A ?1種;B ?10—20種;C ?5—6種;D ?160種
22.某巖石中,石英60%,長石5%,燧石15%,石英砂巖巖屑18%,花崗巖巖屑2%,雜基16%,該巖石名稱為:
A石英雜砂巖;B石英砂巖;C長石雜砂巖;D巖屑砂巖
23.下列哪種礦物在風化作用中最穩(wěn)定?
A基性斜長石;B酸性斜長石;C鉀長石;D角閃石
24.富含有機質的沉積物一般呈現:
A綠色;B紅色;C褐色;D黑色
25.以下哪些沉積構造屬于底面構造?
A交錯層理;B波狀層理;C波痕;D槽模
26.影響交代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A壓力;B溫度;C具有化學活動性的流體
27.紅柱石角巖屬于哪種變質巖?
A區(qū)域變質巖;B熱接觸變質巖;C交代變質巖 D動力變質巖
28.泥晶灰?guī)r變成大理巖,變質作用的控制因素主要是
A溫度;B壓力;C具化學活動性的流體
29.使原先均勻的巖石發(fā)育成分分層的變質過程是
A變質結晶;B變質分異;C混合巖化
30.各類變質巖中對溫壓條件最敏感的是哪種變質巖?
A泥質和基性;B鈣質和鎂質;C長英質
31.某巖石主要組成礦物為角閃石和斜長石,具粒狀纖維狀變晶結構,定名為:
A閃長巖;B斜長角閃巖;C角閃石巖
32.某巖石主要組成礦物為角閃石和斜長石,具半自形粒狀結構,定名為:
A閃長巖;B斜長角閃巖;C角閃石巖
33.角石閃族礦物具兩組解理,其夾角約為?
A.86°或94° ?B.87°或93° ?C.56°或124°
34.花崗巖不可能形成下列哪種產狀?
A.巖基; ?B.巖株; ?C.巖床; ?D.巖被
35.下列哪種巖石是橄欖石蝕變的產物?
A.輝石巖; B.閃長巖; C.蛇紋巖; D.角閃巖
36.下列哪種巖石的全堿值最高?
A 英安巖; B.安山巖; C.玄武巖; D.響巖
37.不屬于侵入巖的構造是:
A 流動構造; B塊狀構造;C氣孔和杏仁構造; D斑雜構造
38.下列哪種巖石不能用色率判斷基性程度?
A 輝石巖; B輝長巖 ?C閃長巖 ?D安山巖
39.沉積巖的形成過程不包括以下哪幾個階段?
A原始物質的生成階段; B原始物質向沉積物的轉變階段;
C沉積物固結和成巖階段;D變質階段
40.一軸晶光率體為一
A旋轉橢球體,其直立軸永遠為Ne. ?B.旋轉橢球體,其直立軸永遠為No軸。
C.三軸不等的橢球體。
41.陸源碎屑巖中,石英的含量為70%,長石的含量為25%,巖屑的含量為5%,該巖石的名稱為:
A石英砂巖;B巖屑砂巖;C巖屑石英砂巖;D長石砂巖
42.單偏光鏡下主要觀察礦物的??????光性性質。
A.形態(tài)、解理、顏色和多色性,與礦物折射率有關的突起、糙面、貝克線等。
B.礦物的雙晶、消光類型和消光角;
C.礦物的干涉色級序、雙折射率、延性符號等。
43.SiO2含量最高的沉積巖是:
A.灰?guī)r; ?B.石英砂巖; ?C.頁巖; ?D.白云巖
44.絕大部分碳酸鹽巖形成于下列哪種環(huán)境?
A.濱海; ?B.干旱的高緯度地區(qū); ??C.溫暖的海洋; D河流
45.影響重結晶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
A.壓力; ?B.溫度; C.具有化學活動性的流體
46.副變質巖是由下列哪種變質形成的:
A.巖漿巖 ?B.沉積巖 ?C.變質巖
47.下列不屬于千枚狀構造的明顯特征是
A.折劈; B.微褶皺; C.礦物粒徑>0.1mm;?D.扭折帶
48.矽卡巖屬于:
A.區(qū)域變質巖;B.接觸熱變質巖;C.接觸交代變質巖
49.自然界中分布最廣的硫化物礦物是?
A.黃鐵礦;B.方鉛礦;C.閃鋅礦;D.黃銅礦
50.變質巖中密度最大的巖石是:
A.角閃巖類;B.麻粒巖類;C.榴輝巖類 D.大理巖
51.不是巖漿巖主要鑒別標志的是:
A巖體中常有圍巖的“捕虜體”; ?B.巖體具層理構造; ?
C.無任何生物遺跡; ? ? D.與圍巖具有明顯的界線。
52.不屬于變晶結構的特點是:
A.礦物的自形程度不高,多為它形或半自形晶; B.礦物的自形程度反映了礦物結晶的先后順序; ?C.一般變斑晶形成較晚,基質形成較早。
?
?
二 簡答題(共20分,每小題4分)
1.用以下幾組數據確定侵入火成巖的名稱:
(1) 暗色礦物 30%(角閃石 25%、黑云母 5%),斜長石 55%,鉀長石 7%,石英 8%;石英閃長巖
(2) 暗色礦物 15%(角閃石 5%、黑云母 10%),斜長石 55%,鉀長石 10%,石英 20%;英云閃長巖
(3)暗色礦物 40%(單斜輝石 25%、紫蘇輝石 10%、黑云母 5%),斜長石 60%。蘇長輝長巖
(4)暗色礦物 98%(橄欖石 65%、透輝石 20%、頑火輝石 13%),尖晶石 2%。
二輝橄欖巖
2.巖漿巖的塊狀構造和斑雜狀構造成因?
塊狀構造巖石一般為全晶質結構,礦物結晶粒度、顏色、成分無明顯的差異性變化,反映的是巖漿在相對穩(wěn)定、緩慢降溫條件下結晶的特點。
斑雜狀構造的巖石,礦物成分、粒度、顏色等在巖石內部分布不均勻,呈現大小各異的斑塊狀。主要體現出巖漿對圍巖或者捕虜體不均勻的同化混染作用。
3.什么是晶體?晶體與非晶體有何本質區(qū)別?
晶體又被稱為結晶質,指具有空間格子構造的固體?;蛘哒f,內部質點在三維空間呈周期性重復排列的固態(tài)物質。
與非晶的區(qū)別:晶體具有空間格子構造,非晶不具備。
4.為什么變質巖中的斜長石很少出現環(huán)帶結構?
斜長石的環(huán)帶構造一般是巖漿巖在結晶過程中,斜長石結晶時巖漿不斷存在成分的變化,或者說晶體周圍有持續(xù)的巖漿補給,使得斜長石出現由中心到邊緣成分成不同的變化的環(huán)帶。
變質巖的變質過程一般是在固態(tài)條件下進行,所以,斜長石變質沒有外來組分的參與,一般不能形成還帶結構。
5.簡述鮑溫反應系列及其巖石學意義。
用圖解的方式說明鮑溫反應系列的組成特點:連續(xù)系列和不連續(xù)系列,各系列從高溫到低溫的礦物轉化關系等;
意義: (1)可以解釋巖漿中礦物的結晶順序和共生規(guī)律;
(2)兩個系列結晶溫度相當的礦物可以共生;
(3)解釋了暗色礦物間的反應邊結構和斜長石的正環(huán)帶結構;
(4)玄武質巖漿經分離結晶可逐漸形成較酸性的巖漿。
6.簡述云母片巖的主要特征。
答:云母片巖主要由云母礦物為主,其次為石英、斜長石、石榴石、藍晶石、十字石等組成,鱗片—鱗片粒狀變晶結構或斑狀變晶結構,片狀構造,云母等片狀礦物呈定向連續(xù)排列,其間沒有被石英等粒狀礦物隔開,變晶粒度大于0.1mm,肉眼均可以識別,其中云母的含量大于30%,石英和斜長石等粒狀礦物的含量小于70%,其中斜長石的含量小于25%。
7.簡述花崗巖類的基本特征及分類;
答:花崗巖類是酸性深成巖類。其中SiO2含量為﹥65%,鐵、鎂含量低,鉀鈉含量高;故暗色礦物含量也是各類巖漿巖中最少的,一般在10%以下;而淺色礦物最多,一般>90%,礦物種類與前述幾類巖漿巖也有所不同。主要是石英含量較高,達20%以上。
多為淺肉紅色、淺灰色、灰白色等,中粗粒、細粒結構,塊狀構造,也有一些為斑雜構造、球狀構造、似片麻狀構造等;主要礦物為石英、鉀長石和酸性斜長石,次要礦物則為黑云母、角閃石,有時還有少量輝石;石英含量是各種巖漿巖中最多的,其含量可從20~50%,少數可達50~60%;鉀長石的含量一般比斜長石多。
8.畫出砂巖成分——成因分類的三角圖,標出分類數據和各類巖石的名稱。
答:1——石英砂巖;2——長石石英砂巖;3——巖屑石英砂巖;4——長石砂巖 ?5——巖屑長石砂巖 6——長石巖屑砂巖 ?7——巖屑砂巖
9.簡述片麻狀構造與片狀構造的區(qū)別?
答:片狀構造中片狀柱狀礦物的含量大于30%,片麻狀構造中片狀柱狀礦物的含??量小于30%;片狀構造中片狀柱狀礦物在有時中連續(xù)定向排列,片麻狀構造中片狀柱狀礦物在有時中斷續(xù)斷續(xù)排列;片狀構造中石英含量大于長石,片麻狀構造中長石含量大于石英;片狀構造的巖石沿片理面易剝離,片麻狀構造不易剝離。
10.簡述超基性巖石常見的產出方式及其可能成因?
超基性巖石常見的產出方式:
(1)層狀基性-超基性侵入體:主要為巖漿成因,通常超基性巖在雜巖體的底部或者下部,巖體邊部存在冷凝邊,圍巖部分存在烘烤邊。被認為是地幔部分熔融的基性巖漿結晶分異形成。
(2)環(huán)狀超鎂鐵-鎂鐵質雜巖體:超基性巖體通常分布在環(huán)狀雜巖體中心,其外圍是基性程度較低的輝石巖、輝長巖等,巖體的外圍存在接觸變質暈,如阿拉斯加環(huán)狀雜巖體,被認為是原生巖漿分異派生巖漿結晶形成。
(3)阿爾卑斯型超基性巖:主要指在造山帶出露的以橄欖巖為主的獨立的超鎂鐵巖體。阿爾卑斯型超鎂鐵質巖最常見的巖石類型為方輝橄欖巖和二輝橄欖巖,其次是純橄欖巖、輝石巖,巖體與圍巖之間通常以構造破碎帶接觸。被認為是地幔部分熔融殘留體。
(4)蛇綠巖巖中的超鎂鐵質-鎂鐵質巖組合:蛇綠巖被認為代表了洋中脊處的洋殼+地幔剖面,是古老洋殼和下伏地幔巖的代表,通常出現在造山帶位置,是洋殼仰沖到陸殼上的殘留體。
(5)堿性玄武巖或金伯利巖中的超基性巖包裹體:巖性主要為二輝橄欖巖及方輝橄欖巖,因其巖性特點和其中常有寄主巖石熔漿冷凝體被認為是殘留地幔巖。
?11.簡述各類巖漿巖中礦物成分的變化特點?
不同類型巖石中礦物組合有規(guī)律變化,從酸性巖-中性巖-基性巖-超基性巖,鎂鐵質礦物逐漸增多,硅鋁質礦物逐漸減少。
(1)超基性巖:主要巖石類型為橄欖巖和輝石巖。橄欖巖主要礦物為橄欖石+輝石,其中橄欖石含量大于40%。輝石巖主要礦物為輝石+橄欖石,橄欖石含量少于40%,還可以含有少量的基性斜長石和角閃石。
(2)基性巖:主要巖石類型為輝長巖和玄武巖。主要礦物組合為輝石+斜長石+少量角閃石,可以含少量橄欖石和黑云母。
(3)中性巖:主要巖石類型為閃長巖-安山巖、正長巖-粗面巖。石英含量少于20%為標志。
閃長巖亞類主要礦物組合為角閃石+中性斜長石,少量輝石和云母,堿性長石含量少于長石總量的1/3;
正長巖亞類主要礦物組合為正長石,少量黑云母、斜長石和角閃石。
除此之外,中性巖類還包括二長巖亞類,是指堿性長石與斜長石含量近于相等的中性巖部分。
(2)酸性鹽類:主要巖石類型為花崗巖。其中,礦物以出現大量的石英為標志,含量一般大于20%。主要礦物組合為:石英+長石(堿性長石、斜長石)+黑云母,可以含有少量的角閃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