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快完結了,來說兩句

隨著時間和故事的推移,陪伴了我們十年的巨人也快要完結,這部作品帶給我們的感動與精彩情節(jié)將永遠在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讓人回味...反思。這就是一部好的作品所能有的價值,與世間所有其他分割開來,成為獨特而美麗的存在。
然而,一些人卻以自身的狹隘獨斷巨人的價值和所想表達的思想,為了讓這部作品能夠在網(wǎng)絡上保有應有的尊嚴,我覺得我們應該來談談。
首先,在開始之前,必須聲明的是,《進擊的巨人》一開始從本質(zhì)上就是一部嚴肅的作品。
或許在墻外的劇情開始之前,它是多么多么的熱血,也有一點搞笑,滿足了某些比較年輕的人的心理需求,所以也就吸引來了“某些人”,他們希望在這部作品里看到的是艾倫一行人的故事能有擊敗一切苦盡甘來的故事,這也是過往大多數(shù)作品的慣用手段...但很顯然,作者狠狠的打了所有人的臉,但在我眼里,這卻讓這部作品的美麗更上一層樓。
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實,殘酷,但他們依然相愛著,并為彼此付出一切。
他們感激著彼此,也憐憫著世界,因為像他們同樣善良但經(jīng)受著無妄之災的人還有很多...
總之,這絕不是一個能用刀,糖這種網(wǎng)絡詞匯來概括的作品,這絕對不是一部用來在工作之余閑暇時取樂的作品,它的存在不僅僅只是為了調(diào)動觀眾情緒這么簡單...
這是一個仇恨與救贖的故事,而自由的意義,則正是思想的解放。
自墻外劇情開展以來,粉絲們就爭議不斷,而且大多是貶低作者貶低作品,但實際上,這只不過是這部作品太過真實而導致它對某些人失去價值使得某些人失去了繼續(xù)看下去的動力,也失去了思考深層含義的動力罷了。
總有人說《進擊的巨人》變了,但實際上它一直沒變,就跟艾倫一樣,至始至終,初心不改。
《進擊的巨人》從一開始就是一部在地獄般世界中尋找人性的光輝并將其展現(xiàn)在觀眾眼前的作品,從最開始艾倫為三笠圍上圍巾,到艾倫和阿爾敏一起遐想人生的寶藏,冰之大地,火焰之水,沙之雪原,再到墻外劇情開始后賈碧來到帕拉迪島后,卡亞說出了那句你們只是恰好出生在馬萊而已,莎夏父母也選擇原諒賈碧終結仇恨的連鎖循環(huán),這些都是人性的閃光點。
相信到這里會是最有爭議的地方,大家都很討厭甚至仇恨賈碧這個角色,但是你們是否忘了?賈碧她也是因為仇恨才做出了不可原諒的事阿,更何況賈碧是個小孩,從來到帕拉迪島開始就一直在經(jīng)受著心靈上的痛苦,為什么兒童要經(jīng)歷這些?只要是正常人看到難道不都會心疼嗎?兒童所做所為難道不是因來自思想的傳播嗎?我們中國人到底經(jīng)受了怎樣的教育?為什么我們離正常人越來越遠了?


正因為放下仇恨選擇原諒十分的困難,莎夏父母和卡亞做出的選擇才顯得更加偉大不是么?
在墻外劇情開展后爭議太多,因為這些都是因選擇導致的結果,在敵人從巨人變成人類之后,一切都復雜了起來,但這又何嘗不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社會實驗呢?
而在這場實驗里,中國人做出的選擇實在是可以用恥辱來形容。
更是有不少up在背后推波助瀾 = =
將愚蠢的,只帶個人主見的,毫不客觀的,不過大腦的,甚至云觀眾的見解大肆傳播。
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恥辱,我們沒能盡到大人的義務,我們沒能將正確的思想傳播匡扶,而是將錯誤的可笑的思想邏輯肆意傳播。這一次,正義真的死了,是從思想的層面上徹底死了。

諫山創(chuàng)絕對是我見過的最負責任的作者,作品中很多人物有犯下罪行,大部分都有被原諒,雖然乍一看無法理解,但絕對有解釋的片段。
在這個時代下,這樣需要細細品味的作品不被大多數(shù)人認可,可能是因為工作太忙沒時間看,但不理解可以別做不能理解的事行么?不理解你都可以虛心閉嘴為什么不可以?
故事里的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珍視的事物付出一切,甚至是獻出生命在戰(zhàn)斗,這個故事教會了我們中國人什么?他們故事里是如此艱辛的付出戰(zhàn)斗,經(jīng)受著心里無比巨大的痛苦,現(xiàn)實里的我們呢?我們在做著什么?我們又如何呢?這樣的對比與反差令我感到惡心。
這個時代下的我們?nèi)鄙俣窢?,所以社會冰冷,所以人心冰冷,所以什么人都能活著,什么思想都能活著,我們真的吃的太飽了,給自己定個下限吧,說真的 = =
還有什么有爭議的地方說一下,我相信只要是完完整整看過動漫的都能理解每個人物的行為的,他們的刻畫已經(jīng)盡可能的人性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