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多納:當命運之神成為剪輯大佬

如果命運之神也玩剪輯會怎樣?
?
1986世界杯1/4決賽,第51分鐘,馬拉多納打入了“上帝之手”,開始召喚隊友慶祝。
然后,裁判示意手球,進球無效,并對他出示了黃牌。
他震驚、抱怨,像所有不滿的球員一樣,他激烈的情緒會讓你質(zhì)疑裁判是否誤判。
僅僅3分鐘后,他連過5人打進世紀一球。神乎其技,像極了籃球場上撲滅對方氣焰的Answer Ball.
他讓所有人堅信,即便遭到誤判,他一人也足以為隊伍帶來勝利。
但第80分鐘,萊因克爾為英格蘭扳平了比分。1:1,雙方來到加時。
第101分鐘,英格蘭右路傳中,弧頂一腳勁射,守門員撲了一下,球彈到橫梁,斜向下墜打在門線上彈出。
哨響,主裁把手指向中圈,球進、有效!英格蘭隊員在一瞬沉默后,開始慶祝。
馬拉多納與兩三個隊員走向裁判,他目中帶火喋喋不休,把頭頂向了裁判的胸口。裁判迅速起身跑開,掏出紅牌,指向場外。
最終隊友和安保人員拉住了他,他獨自返回更衣室,沒人知道他在里面經(jīng)歷了什么……
場上已發(fā)生的不會改變,英格蘭2,阿根廷1, 剩下的時間毫無懸念。第120分鐘,英格蘭甚至打進了他們的第3球。
?
如果故事停在這里,你會怎樣評價馬拉多納?
?
接下來是1990意大利之夏。
禁賽一年復出的他,以風卷殘云之勢加冕那不勒斯之王,帶著他的老隊伍回來了。
這趟旅程卻更加艱辛。
首戰(zhàn)落敗,小組賽蹣跚出線。
1/8奪命助功絕殺巴西,接著是兩場點球大戰(zhàn),他們淘汰了東道主晉級決賽。
阿根廷是真的幸運。
因為他不但被馬拉多納扛著前進,還被門神戈耶切亞加護。對了,還有首次參賽的風之子卡尼吉亞,他不但貢獻了兩粒靈光乍現(xiàn)的進球,還在半決賽逃過了一張黃牌。
但他們面對的是比四年前更為強大的衛(wèi)冕冠軍德國隊,奇跡還能繼續(xù)嗎?
有賽前輿論覺得德國和阿根廷也許會踢出射門24比1的決賽,但事實上他們卻旗鼓相當。
那是最精彩的0比0,射門數(shù)是13比12,阿根廷甚至還多了一次。
當然,德國隊要責怪他們自己。因為他們在第85分鐘錯失了一次點球。
戈耶切亞撲向他的右側(cè),將布雷默的低射拒之門外。
他們在點球決戰(zhàn)也犯了錯誤,最后一個主罰的,是隊長馬特烏斯,他直接放了高射炮。
阿根廷隊贏了,遲到了四年,但終于還是贏了。
這是第一次有球隊通過連續(xù)三場點球大戰(zhàn)在世界杯奪冠。
德國隊也會因為這場點球大戰(zhàn)被人們銘記,因為在此前后幾十年間他們的點球紀錄都無懈可擊,他們只輸了這一次,卻輸?shù)袅耸澜绻谲姟?/span>
四年前的BGM“阿根廷,別為我哭泣”依然應景響起,但淚流滿面的卻是馬特烏斯,或許他會懊悔,如果他沒有讓出常規(guī)時間的點球就好了。
阿根廷人是不會哭泣的,因為他們的淚水來自幸福的歡歌!
馬拉多納坐在隊友肩上手捧金杯忘情慶祝的鏡頭將載入史冊,他在更衣室和隊友狂歌勁舞,一遍遍高呼“Argentina!Argentina!的回響將永遠蕩漾在人們耳畔。
?如果故事進程變成這樣的“王者歸來”,馬拉多納帶給人們的精神激勵又會有什么不同?
?
回首馬拉多納的高光時刻,我曾得出對立的觀點:
1. 成王敗寇是對的,因為“勝者即是正義”,對世界,結(jié)果就是一切;
如果沒有最后的冠軍,“上帝之手”不過是一次狡詐的投機取巧。
2. 成王敗寇是錯的,因為“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對我們自己,過程才是一切。
如果沒有影像記錄下一次次驚世駭俗的歷史,球王也不過是來自遠古的斷簡殘編。
但現(xiàn)在,我開始明白,對于英雄,圍繞成敗加以論斷本身就是蒼白的。
正如電影《奪冠》中鞏俐飾演的郎平所說出的臺詞:
“我們?yōu)槭裁磿敲丛诤踺斱A,是因為我們的內(nèi)心還不夠強大,等我們真正強大的時候,我們才不會把“贏”作為比賽唯一的價值?!?/span>
做為普通人,輸贏成敗就是我們的極限。
但對英雄而言,不管怎樣毀譽參半,也不管怎樣調(diào)整他們的故事,都會得到傳頌不盡的史詩。
那是無數(shù)讓我驚嘆“人類的強大不止于此!”、”不要太看輕自己”的瞬間。
那是馬拉多納們值得懷念的地方,也是我輩在凡塵里仰望星空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