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萬里歸途》,讓我想起一個外交官吵架的心路歷程
看《萬里歸途》,讓我想起一個外交官的心路歷程?!爱斖饨还伲绻鲁臣?,那就是還沒入門;不怕吵架,才算剛剛?cè)腴T;吵架時還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那才算開始找到吵架的感覺?!遍L篇小說作者盧山(楊優(yōu)明)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作為從事外交三十余年,如今寫出首部關(guān)于外交官這個職業(yè)的主題小說,楊優(yōu)明實際上感悟很深,外交工作看起來十分神秘,實際上是由一群外交人員組成的,這是一個人龐大的群體,我們從新聞中看到的宏偉場面,正是這群人努力的結(jié)果。
實際上,具體到某一國,某一件事,外交官的工作不是談情說愛,不可能只揀好聽地說。相反,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外交官需要隨時做好吵架的準備。

外交官間的吵架當然不能像潑婦罵街那樣大喊大叫,臟話連篇。吵架時講究收放自如,什么時候講重話、什么時候拍桌子,尺寸火候都要拿捏得恰到好處。這種功夫,不是一兩年就能學會的。
吵架是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在吵的過程中,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還不夠,還要想辦法讓對方接受,這是吵架的意義所在。有些時候,外交官間不吵架不能解決問題,彼此對此當然也心知肚明。
外交是國家間利益的博弈,正式會談時氣氛友好,但很可能在之前工作層面會談時,雙方外交官剛剛唇槍舌劍地吵過一架。我們常說,只有在工作層面吵明白了,在正式會談時才會更有成效。

《萬里歸途》里,影片用較長的時間將鏡頭對準了外交官吵架的一面,一方面是同事之間的,可以看作是一種調(diào)侃和親切;另一方面是宗大偉與邊境官哈桑的對決,堪稱經(jīng)典。
一開始是宗大偉對哈桑的態(tài)度讓人意想不到,原本以為宗大偉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爭取早日過關(guān)。沒想到宗大偉編起了故事,將自己描述成章寧,雖然是套近乎,但是卻反映了外交官的思維和我們不一樣,充分考慮的事態(tài)和當?shù)匚幕尘啊?/p>
雖然,這一辦法沒能奏效,但是宗大偉接下來的行動應(yīng)該贏得了哈桑的信任,那就是面對不明隊伍前來時,宗大偉不顧危險的回到哈桑辦公室,想要營救哈桑。

尤其是影片末尾,宗大偉和哈桑的對話,讓人動容。宗大偉安慰哈桑說:“我們中國也是從百年戰(zhàn)亂中一步步崛起富強起來的”,哈桑眼里全是淚光。
看似無厘頭的爭吵,到最后卻是一場博弈與情誼,外交官真實的一面一覽無余。很多時候,外交工作不是波瀾壯闊,也不是一片和氣,看完影片,讓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宗大偉的主角光環(huán)并不突出,而是一個真實的外交工作人員,用盡生命的力量,去營救每一位國人。
我們看到了宗大偉的膽怯,也看到了他關(guān)鍵時候的勇敢,有血有肉,更加真實,也更加理解外交工作的不易之處。